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狼疮性肾炎

小儿肾病、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狼疮性

时间 : 2009-12-02 12:20:54 来源:www.etsbw.com

[摘要]

肾病科是医院重点科室,开设床位80张,设有门诊、住院病房、血液净化室、中药离子导入室,肾病实验室、免疫学实验室及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等;配备有进口血液透析机、细胞分离机、离子导入机、中药熏蒸机等多台专科设备;

医疗指南狼疮肾炎概述发布时间:2009-2-28  (1)诊断标准:狼疮患者有下列任一项肾受累表现者即可诊断为狼疮肾炎
  1、蛋白尿(>0.15g/24hr或>4mg/kg/hr)
  2、血尿RBC>5个HPF离心尿)
  3、肾功能下降
  4、肾小管功能异常
  5、肾活检异常
 (2)临床分型:参照肾小球疾病临床分型
  1、单纯性血尿和/或蛋白尿型
  2、急性肾炎型
  3、肾病综合征型
  4、急进性肾炎
  5慢性肾炎型
  6、肾小管间质损害型
  7、亚临床型
(3)病理分型:参照ISKDC标准
 Ⅰ型:正常肾小球
  a.光镜、免疫荧光和电镜均正常
  b.光镜正常,免疫荧光和/或电镜有少量沉积物
 Ⅱ型:单纯系膜病
  a.系膜区增宽和/或轻度细胞增多
  b.系膜细胞明显增生
  Ⅲ型:局灶节段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a.活动性坏死性病变
  b.活动性和硬化性病变
  c.硬化性病变
  IV型:弥漫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a.不伴节段性坏死性病变
  b.伴节段性坏死性病变
  c.伴节段性活动性和硬化性病变
  d.伴硬化性病变
  V型:弥漫膜性肾小球肾炎
  a.单纯膜性肾小球肾炎
  b.伴Ⅱ型病变(a或b)
  c.伴Ⅲ型病变(a、b或c)
  d.伴IV型病变(a、b、c或d)
  VI型:进行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4)治疗
  治疗原则:
  l)积极控制狼疮活动;
  2)积极改善和阻止肾脏损害;
  3)坚持长期、正规治疗,尽可能减少药物副作用,加强随访。
  l、一般对症治疗:
  与其它肾脏病的治疗原则相同。
  2、一般临床表现为单纯血尿和/或蛋白尿者,可参照病理Ⅱ型或Ⅲ型给予治疗;表现为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者,可参照病理Ⅲ型、IV型或V型治疗;急进性肾炎首先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而后参照病理IV型治疗。
  狼疮肾炎的临床表现与病理分型并不完全一致,应尽可能早地争取肾活检获得正确的病理分型,指导治疗。
  3、根据病理分型治疗:
  1)I型、Ⅱ型:按系统性狼疮的常规治疗;当尿蛋白>1g/d时,给予强的松治疗,
  并按临床活动程度调整剂量和疗程。
  2)Ⅲ型、IV型:强的松十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
  强的松:1.5-2mg/kg/d,6-8周,根据治疗反应缓慢减量(尽可能变为隔日),至相当于10-15mg/d或20-30mg/qod时维持至少2年。
  初发时或疾病爆发时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15一30mg/kg/d,3天为一疗程,根据病情可重复l~3疗程。
  免疫抑制剂:
  CTX静脉冲击有2种方法可选择:
  a剂量750mg/M2/次,每月一次,共6次;继之为每2-3月一次,至完全缓解1年,但不超过3年。
  b剂量8-10mg/kg/次,每2周连用二次,总剂量达到150mg/kg时逐渐减为每3月连用2次,至完全缓解,再巩固1年,此期间内每半年连用2次。
  无冲击条件者亦可给予口服CTX或其它免疫抑制剂(如:环胞菌素A、酶酚酸酯、硫唑嘌呤等)。
  3)V型:强的松1-1.5mg/kg/d,逐渐减量至10mg/d,维持1-2年。增殖明显者按病理Ⅲ型、IV型治疗。
  4)VI型:具有明显肾功能不全者,予以肾替代治疗;如果同时伴有活动性病变,仍应给予强的松和免疫抑制剂治疗。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小儿肾病、肾病综...”相似的文章

更多>>

狼疮性肾炎疾病

(一)尿常规 检查可有不同程度的尿蛋白,镜下血尿,白细胞,红细胞及管型尿。 (二)多数有中度贫血,偶呈溶血性贫血,血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多数少于100×109/L,血沉较快。 (三)免疫学检查:血清多种自身...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