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2 05:22:14 来源:www.bh01.com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简称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最常见的内脏损害,由免疫复合物在肾脏沉积而引起,其最主要病变在肾小球,而肾小管和间质病变也很常见.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简称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最常见的内脏损害,由免疫复合物在肾脏沉积而引起,其最主要病变在肾小球,而肾小管和间质病变也很常见。临床常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浮肿,在病程中缓解期与临行发其交替出现,随着病情的发展,将出现肾功能不全。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率改为5~50/10万人,其中肾脏受累的发生率约为50~60%,若根据电镜及免疫荧光检查,则几乎所有患者均有程度不等的肾脏病变。发病年龄以青年女性多见。SLE肾炎的预后近年来有所改善,这与及时发现轻型病例、激素和细胞毒药物的合理治疗等有关。本病的死亡原因除肾衰外,主要为狼疮性脑病及并发感染。
根据SLE肾炎的临床表现,可归属祖国医学“阴阳毒”、“湿毒发斑”、“水肿”、“腰痛”、“虚劳”等证范畴。
【临床表现】一、全身表现大部分狼疮肾炎的患者均起病于全身SLE病变之后1~3年以内,少数患者则以肾脏受累为其首发临床表现。本病的全身表现以发热、关节炎和皮疹最为常见。伴随受累的系统有肝脏、心脏、中枢神经系统、造血器官及多发性浆膜炎等。
二、肾损害的表现本病表现与原发性肾炎类似,临床以水肿、夜尿、程度不等的蛋白尿及镜下血尿为多见,常伴管型尿及肾功能损害。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几型:无症状蛋白尿或(及)血尿型:1、比较常见,2、临床无水肿、高血压等症,3、主要表现为轻、中度蛋白尿或(及)血尿。
急性肾炎综合征型:1、较少见,2、临床酷似链球菌感染后的急性肾炎,3、起病急,有血尿、蛋白尿、管型尿,4、可有浮肿、高血压、偶可发生急性肾衰。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