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2 19:08:40 来源:www.tenyun.com
专业论文代写 ●于志升 130000吉林省洮南市中医院 ●陶剑英 130000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关键词 补肾活血法 老年眩晕 中医疗法 老年性眩晕在临床上较
●于志升 130000吉林省洮南市中医院 ●陶剑英 130000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关键词 补肾活血法 老年眩晕 中医疗法 老年性眩晕在临床上较为多见。近几年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运用补肾活血法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86例病人中,男58例,女28例,年龄60~80岁。20例为经常性眩晕,时轻时重;66例为阵发性眩晕,其中5例曾出现过晕厥。病程1周~10年。西医诊断为颈椎病22例,高血压病28例,脑动脉硬化30例,梅尼埃综合征6例。 治疗方法 基本方药:女贞子、黄精、熟地、枸杞、菟丝子、当归、川芎、丹参、葛根、肉苁蓉。加减:气血亏虚者加阿胶、黄芪;肝阳上亢者加天麻、钩藤、菊花;痰湿中阻者加陈皮、半夏、白术;恶心呕吐者加竹茹、旋复花;纳呆加三仙、内金。 疗效标准 ①显效:头晕目眩症状消失,随访半年症状无复发;②有效:头晕目眩症状明显好转,随访半年症状呈间歇性发作,但发作时症状较前减轻;③无效:症状无减轻。15天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结果。 结 果 临床显效36例,有效4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6%。 病案举例 患者,男,75岁,离休干部,2003年3月15日初诊。主诉:眩晕加重半月余,时有耳鸣。该患近2年时有头晕、耳鸣,头部昏重不清,记忆力明显减退,常感腰膝酸软。半月前因劳累使眩晕加重,伴耳鸣,纳呆,虽经治疗(用药不详),症状无好转。诊见:面色萎黄无华,精神萎靡不振,形寒肢冷,动则头晕、恶心、心悸,舌质暗,舌下脉络发紫,苔薄白,脉沉细。此因肾精不足,元气虚少,血流不畅而涩滞,髓海失养所致。治宜滋补肾精,益气活血化瘀,通络荣脑。方药:熟地15g,枸杞15g,菟丝子15g,肉苁蓉15g,黄精15g,黄芪20g,葛根15g,白术15g,党参15g,当归15g,川芎15g,丹参15g,阿胶(烊化冲服)10g,三仙各10g,内金10g。每日1剂,水煎分3次口服。半月后症状明显好转,效不更方,继服半月,症状完全消失,随诊半年未复发。 讨论 老年眩晕多以肾虚、气血亏虚为主,《灵枢・海论》曰:“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目过其度;髓海不足,则眩转耳鸣,胫酸昏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盖肾之藏精,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今肾精亏虚,元气不足,气虚血行涩滞,髓海失养而发眩晕。我们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老年眩晕不仅与肾虚有关,而且血液流变学亦发生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血液黏稠度和血小板凝聚功能的异常。方中熟地、肉苁蓉、枸杞、菟丝子、黄精、阿胶滋肾填精,健脑益智;党参、白术、三仙、内金健脾开胃,以滋化源;丹参、当归、川芎、葛根活血化瘀,通络荣脑;加黄芪以补气,增强活血药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补肾药能明显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而改善肾虚症状;活血化瘀药能改善老年人心脑血液循环,促使脑组织得到充分的血氧供应,改善脑缺血而使眩晕得到缓解。 相关链接 老年性眩晕的辨证施治 肝阳上亢:症见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恼怒或烦劳而加剧。治以平肝潜阳,滋养肝肾。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药用天麻、钩藤、石决明、菊花、牛膝、杜仲、续断、桑寄生、夏枯草、白蒺藜、益母草等。痰浊中阻者症见眩晕耳鸣、头重如裹、胸闷腹胀等。治以燥湿化痰,健脾补肾。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药用半夏、白术、天麻、苍术、茯苓、泽泻、葛根、五味子、黄芪、淫羊藿等。 气血亏虚:症见眩晕耳鸣,动则加剧,遇劳即发等。治以益气养血,健脾补肾。方用归脾汤加减,药用黄芪、党参、白术、当归、熟地黄、首乌、桂圆肉、五味子、陈皮、炙甘草等。肾精不足者症见眩晕耳鸣、精神萎靡、少寐多梦、健忘、腰膝酸软。偏于阴虚者,治以滋阴补肾,方用左归丸加减;偏于阳虚者,治以补肾助阳,方用右归丸加减。老年性眩晕病机乃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以肾精不足为主,其次为气血亏虚;标实主要为肝风、痰浊、气滞、血瘀。肾虚血瘀常贯穿于整个病程,故治疗上,在调肝健脾、益气养血、理气化痰的同时,补肾填精、活血化瘀应贯彻始终。 对老年人用药宜慎重而精炼,轻灵而平稳。药味一般以10味左右为宜,药量一般每味不超过15g,以免加重胃肠负担。(王保健) 补肾活血法治疗老年眩晕86例临床观察于志升等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