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2 22:34:05 来源:www.yongyao.net
类鼻疽又名伪鼻疽,是由类鼻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类鼻疽病1911年首次发现于缅甸仰光,并从死者肺中分离出类鼻疽杆菌,1921年被命名为类鼻疽。类鼻疽病好发于热带国家。类鼻疽杆菌为短卵圆或细长多形态杆菌,
在流行地区,根据接触病畜史、临床症状及细菌学检查可确定诊断。病原菌从痰、尿、脓液的直接镜检难以检出,须赖分离培养和鉴定。本病血清学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以耐热多糖抗原或类鼻疽菌素作间接血凝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在急性期一周末常出现强阳性,2~5周时90%患者都可出现阳性。
[隐藏]治疗方案:编辑本段回目录脓肿应切开引流,对抗生素的治疗反应个体差异较大。四环素、氯霉素、链霉素及磺胺药为敏感的抗生素。有些病例应用四环素每日2~3g,至少用1个月,才能使症状显著改善。[显示]脓肿应切开引流,对抗生素的治疗反应个体差异较大。四环素、氯霉素、链霉素及磺胺药为敏感的抗生素。有些病例应用四环素每日2~3g,至少用1个月,才能使症状显著改善。
[隐藏]预防及预后:编辑本段回目录保健小贴士: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