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粒细胞缺乏症

因药而起的粒细胞缺乏症(家庭用药)

时间 : 2009-12-02 03:55:23 来源:www.100md.com

[摘要]

家庭用药,因药而起的粒细胞缺乏症

最近,武警山东总队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了多例因服药导致的粒细胞缺乏症(简称粒缺)患者,病人大都有起病急骤,突感畏寒,发热,出汗,极度乏力,进行性衰竭:咽痛,口腔及多处粘膜有坏死性溃疡;易并发败血症和脓毒血症;淋巴结肿痛,少数人有肝脾肿大黄疸。粒缺为内科急重症,患者经过积极救治,均已痊愈出院。门诊经常可以遇到一些病人主诉头昏、乏力、肢体酸软、发热等症状,血常规检查发现其白细胞减少。追究其原因,常常会发现病人发病前曾服用过诸如解热镇痛药、抗生素等一类的药物。这种因服用某种药物而引起的药物性白细胞减少症(或粒细胞缺乏症)在临床上并非少见,应引起广泛的重视。

临床上常见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的药物有:解热镇痛药如安乃近、扑热息痛、氨基比林、消炎痛、布洛芬等;抗生素类药物如β-内酰胺类青霉素、氯霉素、磺胺类、四环素类等;抗结核药如异烟肼、利福平、对胺水杨酸;抗甲状腺药物如硫氧嘧啶、他巴唑等;治疗糖尿病药如甲苯磺丁脲(D860);利尿药如氢氯噻嗪、利尿酸:抗高血压药如利血平、肼苯达嗪、甲基多巴、开博通;治疗精神病的药物如氯丙嗪等;治疗痛风的秋水仙碱,以及一些抗肿瘤药物等。

药物性白细胞减少症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药物的毒性作用于骨髓,使白细胞的生成发生障碍。药物引起白细胞减少的程度与用药时间长短及剂量大小有密切关系,常在用药数天或数周后发生,但也有少数病人对某种药物产生特异性反应,药物剂量不大,服药时间很短即可发生白细胞减少,甚至严重减少,即粒细胞缺乏症。另一类药物如氨基比林、消炎痛等进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产生对抗白细胞的抗体,造成白细胞大量破坏。初次服用这类药物5~7天后可发生白细胞减少,在机体已被上述药物致敏后,当再次服用同样药物后数小时内即可发生白细胞急剧下降甚至缺如。

白细胞有吞噬、消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当白细胞减少时,机体抗感染的能力降低,严重的粒细胞缺乏症,可因抵抗力极度低下引起严重感染甚至死亡,死亡率过去高达50%~90%,近期在抗菌素,成分输血及GCSF等支持下,死亡率仍近25%。因此,人们应警惕药物性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生。有病必须请医生诊治,并严格按医嘱服药,不可擅自服用药物。尽量避免应用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的药物。必须使用时,在医生指导下,可配合服用提高白细胞的药物如鲨肝醇、利血生、肌苷等。并经常检查白细胞计数与分类。如有感染发热,必须及时选用适当而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对粒细胞缺乏症的病人应及时住院治疗。(武警山东省总队医院血液肿瘤科武贵存主治医师)
关键词: 粒细胞 缺乏症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因药而起的粒细胞...”相似的文章

更多>>

粒细胞缺乏症疾病

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是最主要的实验诊断依据。粒细胞浆内可有毒性颗粒和空泡,常提示存在细菌性感染。单核细胞比例常代偿性增多。如杆状核的比例增加(>20%)提示骨髓有足够的粒细胞生成能力。骨髓象随原发病而异...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