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连续性肢端皮炎

连续性肢端皮炎

时间 : 2009-12-02 19:41:19 来源:www.xp110.cn

[摘要]

连续性肢端皮炎

连续性肢端皮炎是西医病名,其又被称为肢端脓疤疮,是一种慢性、复发性、无菌
性、脓疮性皮肤病,多发于指趾,常在外伤后发病的一种皮肤病。其相当于中医的“傲
指疮”,《外科秘录》曾说“疮疮生于手足,最不易治。”《疡医大全》则说:“此证指顶
如泡,贯脓以后,破烂流水。”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平日饮食不节,z食肥甘厚味,辛辣烧烤及醇酒、浓茶、浓咖啡之类,则
会损伤脾胃的运化功能。李东垣说:“酒者,大热有毒,气味俱阳”,“助火而泻元气,且
能生湿”。李时珍认为,茶多饮则有寒胃助湿生痰之弊。脾蕴湿热,则会热恋湿,湿助
热,湿热聚而不散,郁久化毒,循经外达肢未,则会使手足指(趾)脓疙不断,蒸腐血
肉。亦或六淫之邪,客于休表,恋居肢未,郁久化火化毒,外邪秽浊,伤及经络,蒸腐血
肉,肉腐则可成脓,脓疙反复发作,则腐烂成府,缠绵难愈。
西医认为,‘病因目前不清,有人认为,皮损处有时可以查到葡萄球菌,以及内分泌失
调及植物神经紊乱与本病有关;也有人认为,本病为局限性脓疙性银屑病的一型。
【诊断要点】
1,皮损为小水疤或无菌性脓疤,顽固长期存在于指(趾)端,逐渐向上端漫延扩大,
基底潮红发亮,表面破溃后,可有脓液渗出,亚露出鲜红糜烂面,干枯后可形成脓性痴
皮,但在痴皮下会反复出现脓疤。
2,皮损多局限于单侧手指或足趾,偶发于掌、96.但不超过腕蹂关节。
3.病程较长,严重者甲板增厚、脱落,指端变细,甚至指(趾)骨发生改变。
4.自觉痰痒、灼热和轻度疼痛。
5.口腔粘膜可受累,并有沟状舌。
6.发展缓慢,易反复发作。
【鉴别要点】
1.脓疮性银屑病:皮损为小脓疙,除可见于掌趾外,身体其它部位可见,指甲表面
可见顶针状凹陷。
2.掌拓脓疱病:脓疱主要发生于手掌足肠的中心,或见于大小鱼际,不累及粘膜。
3.脓疱性细菌疹:皮损为脓疱或水疱,很快变为脓疱,亚蔓延;对称分布,以四肢
为主,亦可发于全身。
【辨证要点】
1.毒热型:皮损多为在指(趾)顶端成批出现脓疮,肿胀而掀红,破溃后有脂水或
脓液渗出,指(趾)甲四周肿胀更甚,久之则指(趾)甲增厚、变形、甚至脱落,亚自
觉有灼热、痉痒或疼痛。舌红、苔薄黄,脉洪数。
2.湿热型:皮损多为指(趾)端皮肤掀红湿烂,脓汁侵淫频流,业有鲜红淡疡面露
出,间见水疱、脓疱相兼而生,业向上端蔓延,缠绵不断,反复发作。舌红、苔黄微腻,
脉濡数。
【治疗原则]
1.清热解毒,泻火除邪。
2.清热化湿,活络解毒。
【治疗方法】
毫针法:
取穴:上肢:内关、曲池、外关。
下肢: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
方解: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俞穴,又通阴维脉,可以泻心火,清热解毒;曲池为手
阳明之合穴,具有泻火、清热、凉血、消毒之作用;外关为手阳三焦经之俞穴,又通阳维
脉,可通利三焦,化湿降浊之作用;三穴共同作用,则可清上肢之湿热,毒火,以养肢
末。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具有清热、化湿、活络之作用;阳陵泉为足少阳胆经之
合穴,可以清利湿热;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之俞穴,又为太阴、少阴、厥阴之交会穴,可
以健脾利湿,以消湿热;诸穴共同作用,则可以清下肢之湿热、毒邪,以治之。
操作:
①用毫针迅速刺人上述诸穴,得气后留针30分钟。
②留针期间行针3一5次,施补法。
③每日1次。
【注意事项I
1,饮食要注意,不可吃辛辣、油腻及烧烤食物和烟酒,宜多吃水果和蔬菜及豆制品。
2.患处宜保持清洁,避免感染。
不可自行随意处置皮损处。
本病病程较长,宜守方坚持治疗。
关键字:皮肤病皮炎上一篇:网状青斑下一篇: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连续性肢端皮炎”相似的文章

更多>>

连续性肢端皮炎疾病

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或一过性嗜酸粒细胞增多。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