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2 18:41:13 来源:www.runsky.com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亦称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少尿、高血压、水肿甚至氮质血症为临床特征的一组疾病。以链球菌感染(呼吸道或皮肤感染)后为多见,其他细菌、病毒及原虫等也可引起。本病发病率与前驱感染密切相关,多为散发,偶见小规模流行,温带地区冬春季节易流行,热带亚热带地区夏秋季节多见,儿童及青年发病率高,男女之比为2:1,本病诊断不难,大部分预后良好,有自限性。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对症支持治疗。如治疗不及时,少数病例在急性期亦可由于严重并发症而死亡,或病程迁延,转为慢性肾炎。
临床表现:1.病前2-3周有上呼吸道或皮肤感染史。如咽炎、扁桃体炎、脓疱疮。
2.全身表现如乏力、厌食、恶心、呕吐、腰痛及头痛。
3.血尿及蛋白尿:尿色深如洗肉水样,轻至中等量蛋白尿。
4.少尿及水肿:尿量可少于400ml/天,晨起眼睑水肿,面色苍白,呈“肾炎面容”,严重时波及全身,早期指压凹陷性不明显。
5.高血压:一过性的轻中度高血压。
6.严重病例早期可出现急性左心衰竭、脑病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表现。
诊断依据:1.上呼吸道或皮肤感染后2-3周出现血尿、蛋白尿、少尿、水肿、高血压甚至氮质血症等。
2.血补体C3急性期下降,并于6-8周恢复,抗链球菌“O”抗体(ASO)滴度升高,血沉加快,尿比重增高。
3.B超示双侧肾脏均匀性肿大。
4.肾穿刺示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治疗原则:1.卧床休息,低盐饮食,水肿时限制饮水量;
2.对症治疗:利尿消肿、降压、预防心脑并发症;
3.治疗感染源(首选青霉素);
4.中医中药治疗;
5.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可作透析治疗。
用药原则:1.单纯的病例休息、对症治疗加用中药即可。对于重症伴合并症者,用“A”“B”药物治疗无效时,再选用“C”项药物。
2.合并心衰、脑病者积极降压、利尿及抗心衰或作透析治疗。
3.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者可行透析治疗。
4.有明显感染源存在者,根据临床和药敏试验选择有效抗生素,及手术切除感染源如扁桃体或烂牙。
辅助检查:1.对单纯的典型急性肾炎综合征患者检查以框限“A”为主。
2.对诊断不明确、部分治疗效果差,或病程超过8周无好转,且出现合并症(如心衰、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检查可包括框限“A”、“B”或“C”。
疗效评价:1.治愈:水肿消失,血压正常,尿常规化验正常,维持1年以上;肾功能正常。
2.好转:水肿消失,血压正常。尿蛋白较原来减少,含量在(±-+)或(和)镜下血尿持续时间在1年以内。
3.未愈:症状及体征、尿检查均未见好转。
【相关论坛】【打印】【关闭窗口】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