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2 17:36:47 来源:www.qjzxyy.com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最常见的肿瘤,大多数为恶性。膀胱肿瘤绝大部分为移行细胞肿瘤。其预后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生长方式和浸润深度密切相关。
血尿是膀胱肿瘤最主要的症状,为间歇无痛性全程性肉眼血尿;合并感染时,可出现尿频、尿急和尿痛。
肿瘤以多源、多发和复发为临床特点。多数患者术后会复发,但复发的患者仍有治愈可能,因此任何保留膀胱的手术病人都应严密的随诊,使能够得到早期治疗。
膀胱镜检查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通过膀胱镜可直接观察到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同时可取活检做病理诊断,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静脉尿路造影有助于排除肾盂和输尿管同时合并肿瘤的存在;B超和CT检查对膀胱肿瘤的分期具有重要价值;尿脱落细胞检查多用于肉眼不能发现的肿瘤和监测术后复发。
浅表型的膀胱肿瘤体积比较小,有蒂,呈乳头样生长,一般经膀胱镜肿瘤切除术;局限的浸润性膀胱肿瘤,可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对多发,基底宽,浸润广泛或位于三角区的肿瘤,宜行膀胱全切除术,同时行尿流改道或原位膀胱再造。
膀胱肿瘤切除后多数患者会复发,为预防复发,术后应定期行膀胱内灌注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卡介苗、丝裂霉素、阿霉素和羟基喜树碱等。
任何保留膀胱的手术后病人都应有严密的随诊,每3个月膀胱镜检查一次,2年后酌情延长复查时间。这种复查应视为治疗的一部分。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病因仍不完全清楚,随着年龄增长睾酮、双氢睾酮以及雌激素在体内的改变是重要的原因。近年重视上皮和基质的相互影响,各种生长因子的作用也是发病因素之一。
良性前列腺增生开始于围绕尿道精阜部位的腺体。前列腺癌多数起源于外周带。前列腺增生有两种类型,即基质型和腺泡型。可以是以腺体增生为主,也可以兼有基质增生。增生的前列腺体有明显可将外周的腺体压扁形成假包膜,与增生腺体有明显的界限。增生使前列腺段尿道弯曲、伸长,尿道受压变窄最终引起排尿的异常。
正常的前列腺重量为20g,增生的前列腺可达100-200g者,增生程度与尿流梗阻的程度并不一定程比例,而与增生部分的位置有直接关系。前列腺增生引起膀胱出口梗阻,膀胱逼尿肌增厚,粘膜表面出现小梁,严重时形成小室和假性憩室。长期排尿困难使膀胱高度扩张,可导致输尿管末端丧失其活瓣作用,发生膀胱输尿管返流;梗阻和返流可引起肾积水和肾功能损害。
凡50岁以上的男性有进行性排尿困难,首先考虑有前列腺增生的可能。体检时,注意下腹有无膨胀的膀胱。排尿后,直肠指诊可触到增大的前列腺表面光滑、质韧、有弹性、中央沟消失或隆起;若增生腺体突入膀胱,前列腺增大可不明显。应常规应用超声检查测量前列腺体积和其内部结构。
尿流动力学检查在前列腺增生早期即可发生排尿的功能改变,如最大尿流率及平均尿流率降低,排尿时间延长,尿流阻力增加等;膀胱内残余尿量测定可了解梗阻的程度;B超检查可了解前列腺的大小;膀胱镜检查能直接看到增大的前列腺,增大程度及其部位,以及膀胱小梁、假性憩室、输尿管间嵴肥厚和结石等。
1.膀胱颈硬化症(膀胱颈挛缩):由于慢性炎症所致,发病年龄较轻,40~50岁出现病状。临床表现与前列腺增生相似,但前列腺不增大。
2.前列腺癌:前列腺坚硬,结节状,鉴别须行活组织或针吸细胞学检查.
3.膀胱癌:膀胱颈附近的膀胱癌临床也表现为膀胱出口梗阻,常有血尿,膀胱镜检查容易鉴别。
4.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临床所见与前列腺增生相似,有排尿困难和尿潴留,但神经性膀胱功能障碍常有明显的神经系损害的病史和体征,往往同时存在有下肢感觉和运动的障碍,有时伴有肛管括约肌松驰和反射消失。应用尿流动力学检查均可明确鉴别。
前列腺增生理想的治疗是手术去除前列腺的增生部分。梗阻较轻或难以耐受手术治疗的病例可采取用非手术疗法或姑息性的手术。
1.药物治疗: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1)α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平滑肌张力,减少尿道阻力,改善排尿功能。常用特拉唑嗪或哌唑嗪和酚苄明。(2)5α还原酶抑制剂可降低前列腺内双氢睾酮含量,大约服药3个月可以使前列腺缩小,改善排尿功能。(3)激素类药物:常用的有雌激素,但副作用太大,特别是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4)其他药物有降胆固醇药物以及植物药等。其作用效果不肯定。
2.手术治疗:梗阻严重的前列腺增生伴有并发症的患者,以及残余尿量超过60ml或最大尿流率小于10ml者应考虑手术治疗。前列腺切除术是切除前列腺增生的部分,并非整个前列腺。手术分为经尿道前列腺切除和开放手术前列腺切除术两种。
此方法治疗适用于临床高危患者通常的方法有:(1)激光治疗;(2)经尿道球囊高压尿道扩张术;(3)经尿道前列腺热疗;(4)前列腺尿道支架网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的危重病人。
肾癌又称为肾细胞癌,是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肾癌发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1.血尿:以无痛、间歇性全程肉眼血尿为特点。
2.肿块:体积较大肿瘤在腹部或腰部可触及肿块。
3.疼痛:肿瘤增大,肾包膜受到牵拉而产生腰部钝痛。
除上述的症状外少数病人可有低热、消瘦、贫血、衰弱、血沉增快、红细胞增多症、高血压、高血钙、肝功能异常等,这些症状统称为肾癌的“肾外症状”。
随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知识的普及,,随着影象学诊断技术水平的提高,更多的患者得以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使得大多数患者的预后有明显的改善。
随着影象学诊断技术水平的提高,更多的患者得以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使得大多数患者的预后有明显的改善。
有一半以上的患者是通过B超普查发现的,这些患者多数是处于疾病的早期,由于该病没有确定的肿瘤标记物,通过血液化验尚不能检查出该病的存在。
B超检查主要起到筛查的作用;而确定诊断则需要CT检查,如果还不能明确诊断,可以进一步选择核磁共振和肾动脉造影检查。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