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淋巴瘤

夺命淋巴瘤

时间 : 2009-12-02 16:41:46 来源:www.thefirst.cn

[摘要]

文/张良如

6月5日清晨,罗京患淋巴瘤去世了。今年3月14日李钰死于淋巴瘤。

2006年霍英东死于淋巴瘤。这不能不让人正视全球平均每9分钟就新发1例的淋巴瘤!

  认识淋巴瘤

  淋巴细胞有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两种,它们都是人体特异性免疫的主力军。

  淋巴瘤,就是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在生成过程中,因种种原因出错了,它不再受人体的控制了,过度增生了。

  罗京患的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B淋巴细胞叛乱了。

  六大因素致淋巴瘤

  至今尚不明确,但本质上和其他癌症一样,是“内因在外因作用下的结果”。

  1.遗传因素:肿瘤本身并不遗传,家族遗传的是发生肿瘤的素质,某些人的身体素质在致癌物质作用下,容易产生变化,或对异常细胞免疫力明显下降,导致癌症发生。

  2.神经与精神因素:压力,是精神因素。神经与精神因素是致癌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大脑皮层对人体各器官的病理过程起着重要作用。如果神经系统持续地受到压力的刺激,可导致大脑控制失调,细胞生长失去控制而异常增殖。

  3.内分泌失调:生活无规律,会引起内分泌失调。内分泌参与调节机体器官组织的代谢功能,这种过程与癌症病理过程的发生有直接关系,因此现代医学认为,有些肿瘤的发生是由于内分泌系统出现了紊乱。

  4.代谢失调:代谢失调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代谢失调,可以让机体产生过多的自由基。如果我们进食过多的高能食物,或蔬果摄入不足,在短时间内,机体的代偿功能可以自行调节,但是若持续如此,就可能发生问题。

  5.机体的自然防御机制:免疫系统是人自身的国防部,正常情况下,“国防部”紧紧监视每一个异常细胞,及时把它消灭。如果“国防部”弱了,监测失灵了,那些“叛逆”细胞就会乘机繁殖,这样癌症就发生了。

  6.物理、化学因素:致癌因素还有物理、化学因素等。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研究,以及2004年的研究,都显示染发,特别是长期使用深色染发产品,以及职业原因与染料接触,与某些癌症的发生有关,其中包括淋巴瘤。

  淋巴癌的预防

  预防癌症的秘诀十分简单,就是常吃碱性食物以防止酸性废物的累积,因为酸化的体液环境,是正常细胞癌变的肥沃土壤,调整体液酸碱平衡,是预防癌症的有效途径。(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2)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3)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多在阳光下运动。(5)生活要规律,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使各种癌症疾病远离自己。(6)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要防止病从口入。

  》淋巴瘤诊断

  1.淋巴结肿大罗京病逝后,引起很多人的紧张与恐慌,都说自己的淋巴结有肿大现象。但是,淋巴肿大很可能是良性的。良性病变指的是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也就是淋巴在作战时,因为损伤和病菌、异物的刺激引起的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进而引起的淋巴结肿大。

  但是在下列情况下(1)无明确原因的进行性淋巴结肿大。

  (2)“淋巴结结核”经抗结核治疗,或者“慢性淋巴结炎”经抗炎治疗无效。

  (3)淋巴结肿大和发热经治疗有时好转,但经常有反复,并且总的趋势为进展性的。这样的情况一定进一步检查。

  2.全身症状因为全身,包括各脏器上都布着淋巴系统网络,所以淋巴瘤在全身各组织器官都可发生。体检时如果摸到肝脾肿大,一定要进一步再检查,脾脏是淋巴免疫系统中的重要器官之一。
网站编辑:
关键词: 电子报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夺命淋巴瘤”相似的文章

更多>>

淋巴瘤疾病

一、血象。 早期一般无特别,贫血见于晚期或合并溶血性贫血者,白细胞除骨髓受累之外一般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以HD常见。 二、骨髓象。 骨髓未受淋巴瘤侵犯之前,一般无异常,在HD的骨髓涂片 中找支Reed...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