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2 13:09:32 来源:news.sina.com.cn
淋巴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病理学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性检查。诊断应包括病理类型及病变范围(分期)。对只有深部病变而无浅表淋巴结肿大者,诊断往往较困难,需要借助于辅助检查,介绍如下: 一、活体组织检查 为肯定诊断所不可少的检查方法。一般应选择下颈部或腋部的淋巴结,因颌下及腹股沟部淋巴结常有慢性炎症,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斜角肌脂肪垫活检,对纵隔或肺部病变有一定诊断意义。 二、纵隔镜检查 纵隔镜可经胸膜外进入纵隔作活检,比较简便安全。 三、下肢淋巴管造影 对腹膜后淋巴瘤的诊断、分期、判断疗效和观察复发方面是一项准确性较高、安全简单和并发症少的检查技术,且在某些方面优于CT和声象图,它能发现正常大小的病变淋巴结内部结构变化。 四、CT、核磁共振和声象图检查 可发现胸内、腹膜后、肠系膜之淋巴结病变及肝脾病变。 五、剖腹检查 可明确脾、肝及腹腔内淋巴结是否受累,为采用放射治疗,确定照射野所必不可少的(病理分期)。如同时作脾切除,还可以避免因脾区放疗对邻近组织器官的损伤。 六、骨髓活检 对诊断和查明病期比骨髓涂片阳性率高。凡血清硷性磷酸酶升高,不能解释的贫血、血小板减少、X片疑有骨侵犯以及Ⅲ期以上病人均应作骨髓活检。 鉴别诊断 临床上恶性淋巴瘤易被误诊。以表浅淋巴结肿大者,需要和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转移瘤、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嗜酸性淋巴细胞肉芽肿等鉴别。以深部纵隔淋巴结起病者,须与肺癌、结节病、巨大淋巴结增生等病相鉴别。以发热为主要表现者,须与结核病、恶性组织细胞病,败血症、风湿热、结缔组织症等鉴别。 淋巴瘤的播散规律及分期 一、霍奇金病认为是单中心起源,主要沿淋巴管播散,并有下列特点 (一)淋巴结播散呈连续性,并非跳跃性播散。 (二)左下颈部病变易侵犯膈下。有双侧颈或左颈部病变者,50%同时有膈下病变。而单独右颈部病变者仅2%有膈下病变。 (三)局限性上颈部病变很少同时累及腹部。 (四)临床诊断为膈上病变者约有25~35%发生膈下侵犯。 (五)有脾受累者,25%有肝侵犯。有肝侵犯者几乎必先有脾受累。 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播散规律不明显 但其原发于腹腔者比HD为多,且滑车上、N窝、耳前、腹股沟、肠系膜淋巴结及咽淋巴环的侵犯远比HD多见,因此,认为是呈离心性或跳跃性播散。 分期 临床分期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疾病的播散程度,以便选择相应治疗方案。现均采用AnnArbor会议分期法(表5-6-5)。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结果,而B型超声波、CT扫描、下肢淋巴管造影,下腔静脉造影等技术对准确分期有重要帮助。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