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细胞性脉络丛
脑膜炎是一种春季易发的传染病(根据英文名称缩写,简称为LCM),是由LCM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患者多见于15岁―40岁的人群。本病流行于世界各地,我国于1954年报告了首发病例,以后有很多地区相继发生。
本病潜伏期长短不一.短者36―72小时.长者14天。发病时呈现流行性感冒样症状较为多见。体温波动在37―41摄氏度之间:有些病人有眶后痛或移动性眼球痛,颈、肩、背及腿部较大肌群疼痛;少数病人的面部、躯干及四肢,可持续出现2天一5天的潮红
斑疹或内含液体的疱疹;有的病人可发生手足部关节炎、
脱发、
睾丸炎、精神错乱、定向障碍、运动失调、谵语、健忘、语言困难、膀胱弛缓等,亦可出现
脑膜刺激症状。
本病的LCM病毒可在脑、血液、脾、肺及尿中生存,对啮齿动物、猴、狗、猫及人都有致病作用。LCM病毒对高温抵抗力较弱,于室温下只能存活1天~2天。但在50%甘油中。于4摄氏度的冰箱中可存活6个月以上,于零下70摄氏度冰冻或干燥冷冻可以保存更长时间。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和宿主是鼷鼠、仓鼠;LCM病毒可通过病鼠或带毒鼠的鼻咽分泌物、唾液、粪便、尿、精液不断排出体外,接触鼷鼠、仓鼠及其分泌物,是人类感染本病的主要途径。染有本病的孕妇可经胎盘将LCM病毒传给胎儿。本病毒还可通过空气、飞沫进行传播。
对于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只能对症治疗,因此,预防发病更显重要。主要是彻底消灭老鼠及其他传染源,加强对动物饲养人员、饲养场所及试验动物的卫生防护;对新购入之动物必须严格消毒,以防传播;消灭虱子、跳蚤、蟑螂等传播媒介;老弱者少去公共场所。对于LCM病人应送医院隔离治疗,病人排泄物及痰液要消毒处理。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