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有机磷农药急性有机磷
农药中毒(AOPP)是最常见的农药中毒,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本院急诊科自2003~2006年共收治315例有机
磷中毒,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315例急性
有机磷中毒患者中,男121例,女194例;年龄16~69岁,平均37.28±12.87岁。经口服中毒217例,经皮肤中毒98例。口服农药量10~250ml。接触毒物至来院时间:10min~72h。毒物种类:敌敌畏186例,马拉硫磷49例,对硫磷37例,乐果19例,甲拌磷13例,敌百虫11例。入院当日血胆碱酯酶活力21%~55%,平均36.2%。
轻度中毒63例,中度中毒151例,重度中毒101例。中毒分级参照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出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2治疗方法清除毒物口服中毒者插胃管洗胃,并在洗胃后将20%甘露醇250ml加温开水200ml,注入胃管内导泻;经皮中毒者,迅速弃掉带毒衣物,用清水反复清洗身体的污染部位。药物解毒首先给予首剂负荷量,轻度中毒:阿托品2mg静脉注射,氯磷定0.5g稀释后静脉注射;中度中毒:阿托品5mg静脉注射,氯磷定0.75g稀释后静脉注射;重度中毒:阿托品10mg静脉注射,氯磷定1.0g稀释后静脉注射。然后根据病情变化给药,尽快达到阿托品化。所有病例均给予速尿、甲氰咪胍、地塞米松等对症支持治疗,以保护肾、肝和脑等重要脏器功能。315例中毒患者中63例合并呼衰,予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和呼吸机支持治疗。3结果全部病例以中毒症状消失且血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正常(≥5000U/L)为治愈标准[1]。经救治315例患者,309治愈,治愈率98%。阿托品总剂量10~460mg(平均197.2±112.7),氯磷定总剂量1~8.5g(平均4.6±3.3)。住院时间3~25天(平均15.5±4.9)。出院半年后随访均无后遗症。在6例死亡患者中,3例因服毒量大、就诊时间晚,来院时已出现呼吸循环衰竭;3例因年老多病,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4讨论4.1彻底清除毒物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口服中毒患者应早期、反复、彻底洗胃,在抢救时首先早期足量给予抗胆碱药和复能剂,以减少呼吸道和口腔分泌物,避免插胃管时发生
吸入性肺炎以及窒息,更重要的是抢在中毒酶老化前使用复能剂,能提高CHE活力恢复的速度。呼吸功能严重障碍者先予气管插管,再行洗胃。洗胃液总量要大,但每次洗胃水量常在300~400ml,这样能减少胃内表面积对农药的吸收。经研究表明,首次彻底洗胃后胃液中有机磷对外源性胆碱酯酶的抑制仍可达100%,7天后再次洗胃,胃液中仍可检出游离的有机磷农药[2],AOPP的洗胃时间不应受传统6h生理排空时间的限制。胃肠道是有机磷农药的短暂贮存库,具有再释放的特点[3]。洗胃必须反复多次。4.2血液灌流在AOPP抢救中的应用。有机磷农药大多有较高的脂溶性,血液灌流通过活性炭可直接从血液中吸附有机磷毒物,降低已吸收入血的有机磷,使有机磷中毒症状明显减轻。因解毒剂同时被吸附,应注意继续应用阿托品及复能剂,以维持阿托品化。临床观察表明,血液灌流在AOPP抢救中有较好疗效。因血液灌流只能清除毒物,不能纠正毒物已经引起的病生理改变,所以应尽早进行。通过抢救证实,在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2h内实施血液灌流疗法,效果满意。4.3胆碱酯酶活力下降与中毒轻重并不平行是有机磷中毒的特点。胆碱酯酶活力测定是诊断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标志酶,但此酶活性下降与病情轻重并不平行[4]。由于中毒的途径不同,经皮中毒的有机磷农药先侵入皮下组织,扩散至外周血管,再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而口服中毒的有机磷农药先侵入消化道,吸收入血,再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血管及全身。有机磷农药进入机体后,分布并不均匀,这与农药种类、侵入途径、剂量、组织结构和组织血流量有关,胃肠黏膜和皮下脂肪组织为有机磷农药的短暂贮存库。由于贮存库中的农药量无法准确估计,所以仅凭血胆碱酯酶活力不能划分病情轻重。共2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