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2 03:42:04 来源:lw.china-b.com
[摘要]目的探讨有效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SOPP)的方法。方法积极彻底洗胃,合理、有效地应用解毒剂及复能剂,同时进行密切观察与护理。结果56例急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中,男18例,女38例,年龄19~81岁,平均(28。8±20。8)岁。氧化乐果中毒9例,敌敌畏(ddvp)中毒26例,辛硫磷中毒8例,辛硫磷和敌敌畏混合中毒8例,氧化乐果和辛硫磷混合中毒5例。均经口服中毒,服毒量30~500ml,平均(150±40)ml。服药后30min就诊45例,1h内就诊7例,另4例服毒时间不详。入院多数呈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缩小,全身湿冷,呼吸微弱,全部患者胆碱酯酶显著下降,55~429u/L(光电比色法,正常值4500~10000u/L),均符合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诊断标准[2]。
1。2治疗方法56例ASOPP患者均采用彻底洗胃、导泻、静脉应用阿托品、解磷定注射液、输液、利尿,根据病情予以给氧、吸痰、应用抗生素和呼吸兴奋剂等综合治疗。
56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抢救成功51例,成功率91。1%;死亡5例,死亡率8。9%。
3。1急救与护理
3。1。1基础生命支持ASOPP患者入院时即出现呼吸、循环衰竭,首先给予基本生命支持,维护呼吸、血压,才能为下一步治疗赢得时间。有机磷中毒呼吸道分泌物多,应用早期彻底清理呼吸道,开放气道,必要时用口咽通气道,才能有效改善通气、换气,纠正缺氧。3。1。2尽早彻底洗胃(1)无论患者中毒时间多长均应洗胃。过去认为口服中毒4~6h毒物基本吸收,洗胃的意义不大。但目前认为,有机磷口服后,一部分残留在胃黏膜皱襞内,毒物经肠肝循环后又重新分泌入胃,毒性会增加,故主张口服中毒一律洗胃。(2)常见的洗胃液有2%碳酸氢钠、1∶5000高锰酸钾液、生理盐水和清水等。敌百虫中毒禁用碳酸氢钠,因其遇碱会变成毒性更强的敌敌畏。高锰酸钾可使1605、乐果氧化后毒性更强。在紧急情况下毒物性质难以肯定时,应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洗胃液要把握适宜的温度,以30℃~35℃为宜,过高过低均可加重患者病情及不适。(3)采用用天津市同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SC-Ⅱ型全自动洗胃机洗胃。该机具有结构合理、造型轻便、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的特点。每次进胃的液量可控制在400~500ml,灌洗量少,胃反流致窒息,也易将毒物驱入肠道而加重中毒。该机还可由点动液量平衡键来调节进胃的液量,在洗胃结束前点动液量平衡键2~3次,更能有效清除残留胃内的液体。该机配套的胃管腔粗(内径6~7mm,外径8~10mm),管壁柔软,透明,1端孔和4个侧孔的优点。改变传统插入深度,即测量耳垂至鼻尖再到剑突约45~55cm[3],在传统方法基础上延长10~15cm[4],即插入达55~70cm。延长胃管插入长度可使胃管顶孔达胃窦部,侧孔全部在胃内,无论患者取何体位,均可使洗胃液出入快而畅通,洗胃时间短,胃内残留液少,对胃黏膜刺激损伤小,不良反应轻,并发症少[5]。(4)洗胃取左侧卧位,头低位转向一侧,插入胃管前注重取出义齿。第一次洗胃结束后胃管内注入解磷定1~2g,夹闭胃管30min使复能剂与残留的有机磷结合起来而解毒。(5)导泻洗胃结束后,遵医嘱给予20%甘露醇灌注,也可灌50%硫酸镁150~250ml导泻。但肾功能不全或昏迷者不宜采用硫酸镁,以免加重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再加上抢救时应用大量阿托品使胃肠蠕动受抑制,使导泻液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加重镁离子的吸收,又导致中枢神经和呼吸中抑制,造成及加重呼吸衰竭。
3。1。3合理应用解毒剂在抢救和洗胃的同时迅速建立两条稳妥的静脉通道。均采用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Y型)20GA×1。16IN及其配套的6cm×7cm的贴膜。一条供静注阿托品。阿托品能拮抗体内过量的乙酰胆碱,是有效的副交感神经拮抗剂,能迅速解除有机磷农药中毒时的毒蕈碱样症状[7],并通过血脑屏障兴奋呼吸中枢,对抗有机磷中毒时引起的中枢抑制。另一条供静脉滴注解磷定及其他抢救药物。解磷定是胆碱酯酸的复活剂,早期应用能使磷酰化胆碱酯酶脱去磷酸基,从而恢复酶的活性;并可直接与血中有机磷结合成无毒性物质排出体外,从而解除烟碱样症状[7]。因其半衰期为2h,故需反复给药,根据有机磷肠肝循环原理,不断有新的胆碱酯酶磷酰化,复能剂一般用1~3天,q6h,每次1g。
3。2观察与护理
3。2。1洗胃过程的观察(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瞳孔、意识,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确保呼吸道通畅。(2)观察出入胃液量是否平衡,以防止入胃液量过多而引起反流致窒息,观察出胃液是否为血性液体。本组有2例有胃溃疡病史,在洗胃接近尾声时引起少量血性液体,即中止洗胃,观察对症处理后未再出血。(3)在洗胃过程中若患者呕吐物污染衣物、床单或皮肤,应及时清理、清洗,以防止再吸收中毒。
3。2。2对留置胃管的观察洗胃结束、患者相对稳定时,留置普通胃管接胃肠减压引流,要妥善固定放置,以防患者自行拔管引起意外。在引流的过程中注重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以及是否有有机磷农药的非凡气味,这对决定是否再次洗胃有重要作用。
3。2。3阿托品的观察阿托品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特效解毒剂,阿托品的应用应早期、足量和维持足够的时间为原则。早期给予阿托品5~10mg,隔5~10min给1次,连续给药达阿托品化后逐步减少药量和延长用药间隔时间。阿托品化后变传统间断静注阿托品为持续微量泵泵点,可使单位时间内用药量稳定。药物作用、给药速度和消除速度达到平衡,可使血药浓度稳定[9]。判定阿托品化:(1)瞳孔较前散大并不再缩小(d=5mm);(2)颜面潮红,皮肤干燥,口干,腺体分泌减少。(3)肺部湿音显著减少或消失;(4)意识障碍减轻或昏迷者开始清醒,轻度烦躁不安;(5)心率达120~140次/min,四肢末梢由冷变暖。本文抢救成功的51例均在1。5~6h之间达阿托品化。阿托品化时阿托品剂量已接近正常,在观察阿托品化的同时要非凡注重阿托品中毒的表现,假如高热达40℃,无汗,脉搏大于160次/min,烦躁不安,甚至出现狂躁、谵妄、幻觉等精神症状,瞳孔明显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应警惕阿托品中毒,及时报告医生予以处理。还要具体记录用药时间和剂量,防止因剂量不足致病情反复,而影响预后。
3。2。4胆碱酯酶复能剂的观察解磷定应与阿托品同时应用,大剂量时有口苦、咽痛、恶心、乏力、视力模糊、复视、头痛、头晕、血压增高等不良反应。剂量过大可使神经肌肉接头失去极化,引起暂时性呼吸抑制反应。注重观察外漏时可刺激组织,解磷定忌与碱性药物配伍,因其能分解为剧毒的氰化物。
3。3基础护理
3。3。1心理护理(1)服毒患者多由于心理因素,经济因素造成情绪低落而产生轻生念头,一旦神志清醒,情绪波动对疾病恢复会产生不良影响。积极主动与其交流,了解服毒原因,耐心劝导,帮助其建立生活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向患者家属说明药物治疗同时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使其配合。(2)患者治疗期间,病房内各种机器及自身病情危重而使氛围紧张,使其产生强烈的复杂惧怕心理,解释治疗的重要性,强调预后良好,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控制环境温度、光线、噪音,尽可能创造舒适环境,保证其充分休息。(3)患者口干咽痛,导致患者语言交流障碍,通过细心观察表情、手势、眼神,了解其需要,或通过提供纸笔、日常图片、实物等增加沟通方式,多与患者谈心,播放喜欢的音乐,消除不良情绪,配合治疗。对极度烦躁不配合者可用镇静药,使其处于安静状态。
3。3。2一般护理
3。3。2。1静脉通道护理(1)及时按医嘱补液,据药物性能及病情调节输液速度,以免出现心衰、肺水肿。(2)具体记录出入量。(3)每日更换输液管道及套管针的内贴膜,注重观察局部反应,及时处理。
3。3。2。2皮肤护理中毒患者常多汗,注重清洁皮肤,适时擦去汗液,及时更换床单,对卧床时间较久的患者要定时翻身,按摩皮肤受压部位,预防褥疮。
3。3。2。3口腔护理常规每日2次,且不定期应用生理盐水棉签湿润干燥的口腔,嘴唇、口唇起皮、干裂时可涂石蜡油或香油,保护干裂嘴唇。口唇起皮不可撕掉,以防出血感染,必要时用小剪刀剪去。
3。3。2。4排泄护理常规尿管护理每日2次,尿管和引流带之间要有足够的长度供患者在床上活动,非凡对意识障碍者,保持引流通畅,防受压、逆流,每日更换引流袋。导泻的患者及时清理、清洁臀部,便秘者必要时给予缓泻剂或灌肠。
3。3。2。5饮食护理患者一般要禁食1~3天,食物选择以低糖、低脂、适量蛋白质,且由少到多,由流质、半流质,逐渐过渡到普食。
3。3。2。6安全护理对意识障碍者要注重保护,防止坠床、意外拔出各种治疗管道。对情绪极低落、反常者注重保护,以免再次发生不测。
总之,对ASOPP患者,早期急救是抢救成功的基本保证,彻底清除毒物,尤其彻底洗胃,正确合理应用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能剂。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何凡生。加强对混配农药中毒的防治研究。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87,31(4):197。
2叶任高。内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55。
3甘兰君。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23-125。
4庄雪珍。2种插胃管的方法比较。实用护理杂志,1996,12(12):532。
5韦翠英。多孔胃管并延长插入长度在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洗胃中的临床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2):236。
6李志玲,王辉。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甘露醇导泻合理用量的护理研究。齐鲁护理杂志,2004,10(4):241。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