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2 19:01:11 来源:www.21food.cn
流行性出血热导致肾脏破裂
日前,南京鼓楼医院收治了一名头痛发热伴腰痛、呕吐的患者,经仔细排查,发现其患“流行性出血热”,并出现自发性肾脏破裂等严重并发症。此病与接触传染源老鼠有关。专家提醒,正值家鼠活动频繁时节,要注意环境卫生和饮食卫生,积极除“四害”,预防传染上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患者是位35岁女性,安徽郎溪人,因发烧头痛,在当地医院当感冒治疗不见好转而来南京鼓楼医院急诊。医生问诊时发现,患者除发烧头痛外,还有腰痛、阴道流血、皮下出血瘀斑,尿中有血、尿量少到每日只有200ml,疑似“流行性出血热”收住感染科。进一步检查发现,患者肾功能损害,出血热抗体阳性,血红蛋白43g/L(正常值113―151g/L)贫血,CT见“左肾周边巨大血肿、腹膜后血肿”。询问患者日常生活状况,得知其家中有老鼠出没,结合病情,患者可能是接触到带病毒的老鼠,确诊其感染上流行性出血热病毒,造成全身广泛小血管病变,肾脏病变,并高度充血水肿,左肾自发破裂出血至包膜下,而包膜破裂,血液流至腹膜后形成巨大血肿,病情十分危重。经肾内科及泌尿外科会诊后,给予血液透析、药物等内科保守治疗,病情逐渐好转,恢复正常尿量,未再发热和出血,经复查B超、CT示肾脏血肿吸收。
该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唐勤介绍说,“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传染源是老鼠,以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我国最多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而3-5月是家鼠传播高峰。人群普遍易感,一般以青壮年农民和工人较多,隐性感染率为2.5%-4.3%,从感染病毒到发病潜伏期有2周左右。传播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呼吸道,鼠类的排泄物污染尘埃形成气溶胶,经过呼吸道感染人;二是消化道,食物被鼠类排泄物污染,经口腔胃肠粘膜感染;三是被老鼠咬伤或伤口接触老鼠血液或排泄物。
唐勤主任指出,灭鼠是防止本病流行的关键。灭鼠时机应选择在本病流行高峰5~6月和10~12月前进行,春季应着重灭家鼠,初冬应着重灭野鼠。家中灭鼠应在晚上入睡前安放毒饵,白天收回。由于鼠类的繁殖能力极强,所以灭鼠工作应持之以恒,略有放松,即前功尽弃。在灭鼠的同时作好防鼠工作,床铺摆放不要靠墙,睡高铺,屋外挖防鼠沟,防止鼠进入屋内和院内。其次要灭螨、防螨,保持屋内清洁、通风和干燥,清除室内外草堆,因为虫螨也是传播病毒的媒介。三要加强食品卫生,做好食具消毒、食物保藏等,要防止鼠类排泄物污染食品和餐具,剩饭菜必须加热或蒸煮后方可食用。四要注意个人防护,在野外工作时,要穿袜子,扎紧裤腿、袖口,以防螨类叮咬,不要坐卧草堆,劳动时注意防止皮肤破伤,破伤后要消毒包扎。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