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流行性出血热

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信息

时间 : 2009-12-02 16:34:14 来源:www.lncdc.com

[摘要]

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信息2006年辽宁省流行性出血热防制工作动态

我国是受出血热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年报告发病人数约为4~6万,占世界报告病例总数的90%以上。近年来我省出血热疫情不断上升,2002年发病率位于全国第3位,2003年发病率居全国第2位,2004、2005年发病数和发病率均居全国第一位。进入2006年以来,发病数和发病率均有良好的下降态势,2006年全省发病数和发病率均为全国排名第三位。

我省根据全国出血热监测方案,制定了我省出血热监测计划,在沈阳市(于洪区)、鞍山市(海城市)、本溪市(本溪县)、丹东市(凤城市)、锦州市(凌海市)设立5个国家级监测点,同时在十四个地市均开展了人间、鼠间监测工作,现将我省2006年出血热防制情况通报如下:

一、2006年疫情概况

2006年全省共报告出血热发病1961例,发病率4.65/10万,比去年同期下降53.5%,报告死亡病例19例,死亡率0.045/10万,比去年同期下降59.64%;病死率0.97%,比去年同期下降13.12%。

(1)地区分布

2006年,我省14个地市均有出血热病例发病报告,但地区分布不平衡,原高发地区因为大范围接种疫苗和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发病水平与近年相比都有大幅度下降,鞍山、本溪、丹东等市下降幅度达60~70%。辽西(葫芦岛、锦州)家鼠型疫区虽然也呈现下降趋势,但发病率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

(2)时间分布

本病在我省全年四季均有发病,但有明显的季节性,季节高峰呈典型的双峰型以混合型为主,2005年为春季(3~6月)、秋季(10~12月)双峰型,2006年春秋峰与去年相比有大幅下降,但总体仍呈双峰型。

(3)人群分布

人群对出血热普遍易感,我省出血热各年龄组均有发病,最小发病年龄为9月龄,最大发病年龄组为90岁,病例集中在15~60岁组,占总发病数的90%以上。

男、女均可发病,每年发病男性均高于女性,男性发病占总发病的三分之二左右,主要是由于人群暴露和感染的机会不同所致,疫区类型不同发病性别比有所不同,我省2006年男女比例为2.6:1。

由于我省疫区多在农村,因此农民发病率较高,2006年职业发病主要为农民占61.4%,家务待业占11.9%,工人占7.2%,学生5.1%;四种职业发病小计占发病总数的85.6%。

二、监测情况

(―)人间病例血清学复核情况

针对我省出血热高发态势,减少误诊出血热病例的报告,2006年各市均坚持开展了对临床诊断的出血热病例进行流调和血清学复核工作。但在我省个别医疗机构仍有临床诊断出血热病例报告,部分地区也存在诊断试剂敏感性低等问题。全省血清学复核情况见下表。

表1.2006年我省各市流调与血清学复核情况

(二)宿主动物监测

2006年,在省疾控中心的指导下,我省各市在春、秋季流行高峰前一个月开展鼠密度及鼠带毒率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我省的鼠密度春季最高为17.50%,鼠带毒率最高为20%;秋季最高为16.01%,鼠带毒率最高为10.71%。除个别地区外,鼠间带毒率较去年有所降低。

(三)人群隐性感染情况

为控制疫情,监测疫情的动态变化和预测预报,2006年,我省各市采集健康人群血膜或血清。全省共采集健康人血膜2167份,平均隐性感染率13.5%,沈阳市最高达到52.7%,辽阳最低为0。

(四)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了鼠带毒率、病毒分离、核酸检测等工作。2006年复核各市血清961份,对131份急性期全血进行PCR检测,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抗原124份样品,鼠肺标本PCR检测40份,测序28份,病毒分离52份,阳性2份(待鉴定)。

三、防制工作

我省出血热疫情迅猛的上升势头引起了省政府和卫生厅的高度重视,有针对性的实施了以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在流行性出血热高发地区认真组织开展了免费疫苗接种工作,有效地遏制了全省出血热的流行。

(一)疫苗免费接种工作

省卫生厅继续在出血热流行地区的高危人群中开展出血热疫苗的免费接种工作,第一批筹集15万人份疫苗在辽宁省十个市进行疫苗接种工作,第二批筹集3.5万人份疫苗,分别在鞍山、抚顺等市的部分高发地区进行免费接种工作。本溪、鞍山两市在省财政疫苗的基础上,市级财政还追了加资金投入,扩大了免费疫苗接种范围。沈阳、大连等市虽然没有省财政支持疫苗,但两市政府非常重视出血热防制工作,市县两级共同出资,购买了出血热疫苗,进行免费接种,沈阳、大连分别接种9万及10万余人。2006年在各地接种实施过程中,省卫生厅、省疾控中心组成多个疫苗接种工作督导检查组对此次免费接种工作进行了现场督导检查。

(二)开展培训

省疾控中心举办了包括出血热在内的重点疾病仿制培训班,培训了全省市、县的疾控防制人员。各市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出血热知识的培训工作,对各级医疗院所临床医务人员进行了培训,使他们掌握了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鉴别诊断、疫情报告等专业知识,做到“三早一就”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病死率;同时对疾控专业人员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疫情监测、疫情质控与管理及分析等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各市对参加接种出血热免费疫苗的临床大夫也进行了统一培训。

(三)灭鼠工作

各市在04年、05年灭鼠工作的基础上,2006年又进一步加大了灭鼠工作力度。各市疾控中心根据本地疫情情况,与爱卫会、农发局联合开展了统一灭鼠活动,加大了灭鼠力度及经费投入,使各地鼠密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

(四)开展宣传教育

我省各级疾控机构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纸、宣传单、宣传画等媒体广泛宣传出血热的防治知识,提高群众的防鼠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消除恐慌心理。

省疾控中心传染与感染性疾病控制所孙英伟韩仰欢姚文清

二七年二月二十七日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辽宁省疾病预防控...”相似的文章

更多>>

流行性出血热疾病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1)白细胞计数:第1~2病日多属正常,第3病日后逐渐升高,可达(15~30)×109/L,少数重症患者可达(50~100)×109/L。 (2)白细胞分类:发病早期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有中...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