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时间 : 2009-12-02 09:03:27 来源:www.huaxia.com

[摘要]

2008-04-1813:06:39华夏经纬网

  【病理】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借飞沫直接由空气传播,多好发于冬春季,婴幼儿容易患病。致病菌由鼻咽部侵入血液循环,形成败血症。最后局限于脑膜及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病变。【症状】普通型表现为突起高热、畏寒、寒战,头痛、呕吐,皮肤出现瘀点、瘀斑,项强直。暴发型败血症,除上述症状外,还有遍及全身的广泛瘀点、瘀班迅速扩大融合成大片瘀斑,伴皮下坏死,面色苍白,唇、指发绀,血压下降,少尿或无尿,弥漫性血管内溶血。暴发型脑膜炎,患者迅速进入昏迷、惊厥状态。脑水肿发展为脑疝,严重者导致呼吸暂停和肢体瘫痪。【宜与忌】1.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病室应保持安静,避免强声刺激,以防诱发惊厥。2.注意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如发现口唇青紫要及时供氧,发现血压下降,要按休克护理。如发现脑疝,要及时使用脱水剂、甘露醇并报告医师抢救。用脱水剂者应记录24小时水出入量。抗休克扩容时,要防止肺水肿及左心衰竭。3.用升压药时,要注意血压与滴速的关系。随时调节升压药滴速,以维持收缩压10千帕以上。4.使用异丙基肾上腺素升压时,要注意心率及心律变化,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时头偏向一边,以防吸入呕吐物造成窒息。5.已作气管切开者,氧供应流量应为5~8升/分钟,吸入浓度以40%为宜,及时吸出喉头潴留的分泌物。6.加强口腔及皮肤护理,预防口腔炎及褥疮发生,服用磺胺药时要多饮水,保持尿量每日1000亳升左右。7.应用氯霉素者要定期复查白细胞,及时发现血中白细胞降低,作腰穿后必须平卧6小时以上。【名家妙方】1.生石膏四两,龙胆草三钱。水煎服,每日三、四次。2.龙胆草三钱,生地一两,川连二钱,菊花三钱,柴金锭(即玉枢丹)三钱。水煎服。主治头痛项强惊厥。3.银花30克,桑叶15克,加水煎熬药汁,去药渣,取药汁,放入蜂蜜搅匀,即可服用。清热解毒,可防治流行性脑膜炎。4.葛粉30~50克,蜂蜜适量,开水冲调搅匀,每天食用2次,或葛根200克,水煎浓汁,加白糖调服。能改善脑的血液循环,消除脑部症状,有利于流脑病人早日康复。【中药治疗】上感期用银翘散加减。败血症期用清瘟败毒饮。脑膜脑炎型用清瘟败毒饮加羚羊藤汤。败血症休克及脑疝后,用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汤。昏迷用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西药治疗】1.用磺胺嘧啶,加等量碳酸氢钠口服。或用氯霉素、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等肌注或静滴可抗菌。2.高热时可用酒精擦浴,安乃近滴鼻或安痛定肌注。头痛可酌情用可待因、阿斯匹林,或用高渗葡萄糖静注。惊厥可用副醛肌注,或用10%水合氯醛灌肠。【食疗】1.大蒜5~10克,去皮捣烂,加凉开水500亳升,泡水取汁,放适量白糖,分2~3次服用,连有5~7天。可以防治流脑。2.银耳30克,红枣10枚,加冰糖炖,每日1剂。3.核桃仁00克,红枣12枚,加冰糖炖服,每日1剂,直至病情全部好转止。4.山楂15枚泡水饮服,有利于疾病的缓解和治愈。5.豆浆500毫升,蜂蜜2汤匙,分两次服用。6.绿豆50克,红枣10枚,加水煮至豆烂,放白糖适量,分次服食。7.宜多吃新鲜橘、苹果、红枣、葡萄、胡萝卜、番茄等,量不限。8.橄榄10枚,萝卜250克。二味洗净加水煎汤,当茶饮。9.鲜荸荠不拘量,水煮汤,代茶饮。可防治流行性脑膜炎。10.莲花10克,粳米100克。莲用阴干,研末备用;先将粳米煮作粥,将熟时放入花末、蜂蜜调匀,空腹食用。有助于流行性脑膜炎病人康复。11.米醋不拘量,加水适量,文火慢熬,于每晚睡前烧熏1次。消毒杀菌,可预防流行性脑膜炎。*编辑提示*本站上的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代替您去医院进行治疗,您不能凭本网站上的信息诊断疾病或开处方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相似的文章

更多>>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疾病

(一)血象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加,一般在2万/mm3左右,高者达4万/mm3或以上,中性粒细胞占80%~90%。 (二)脑脊液检查 病程初期仅有压力增高,外观正常,典型脑膜炎期,压力高达1.96kPa以上,外观呈混浊或脓样,白细胞...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