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流行性腮腺炎

安康市卫生局>>>>流行性腮腺炎防治知识

时间 : 2009-12-02 13:26:26 来源:moh.ankang.gov.cn

[摘要]


流行性腮腺炎防治知识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更新时间:2005-11-24 

[概括]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二季为高峰,5~15岁儿童最易得病。临床表现:病初先发热,有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腮腺肿大,张口咀嚼及吃酸性食物时胀痛更甚,肿胀于1-3天达到高峰,4-5天后逐渐消退,10-14天可痊愈,大多数患者愈后良好,少数可并发腮脑,进入青春期的可并发睾丸炎,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和终生不育。传染源及传播途径:早期和隐性感染患者,自腮腺肿胀前6日至肿胀后9日均有高度传染性。流行性腮腺炎通过空气借飞沫传染。预防措施: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或腮腺炎疫苗可预防本病的发生。一、什么叫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为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伴发热,并累及各种腺组织及各种脏器。二、哪些人具有传染性?主要为病人和隐性感染者。腮腺炎患儿在腮腺肿胀的前7天至后9天都具有传染性,主要是唾液的飞沫内含有病毒。另外有些人感染后有轻微症状或无症状属隐性感染也同样具有传染性。三、流行性腮腺炎是通过哪种方式传染给儿童的?主要传播方式是通过空气飞沫侵入人体上呼吸道粘膜,并在局部生长繁殖,可由唾液排出。被唾液所污染的食具、玩具等在短时间内接触儿童的口腔能引起感染。四、流行性腮腺炎患儿的隔离期有多长?应当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为止。五、流行性腮腺炎特征有哪些?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二季为高峰,呈流行或散发,在集体人群中常形成暴发流行。一岁以内发病较少,5~9岁最多,10一14岁下降,成人中也可发病。六、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起病急、发热、畏寒、头痛、咽痛、全身不适,1--2月后腮腺开始肿痛,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少数体温达39一40℃,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有弹性或为轻度触痛,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红,表面发热但不化脓。全程10―14天。青春期妇女受感染后,除腮腺炎外还可继发卵巢炎,引起月经紊乱和不孕病。青春期男性患者,可并发睾丸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膜脑炎,还可并发胰腺炎、心肌炎、乳腺炎等。偶有重症因呼吸、循环衰竭致死者。少数病例可发生一侧永久性感音性耳聋。七、流行性腮腺炎防治措施有哪些?1、加强疫情报告。2、注射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口服板蓝根冲剂有一定的预防作用。3、一旦小儿得了腮腺炎,应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后才可入托或上学。由于腮腺炎易在人群集聚的学校、托幼机构中流行,因此应加强晨检工作,发现有发热、腮腺肿大的及时居家隔离,到正规医院治疗。4、隔离患儿直至腮肿消退为止,易感者在流行期间,可用板蓝根30克,水煎服,连续3天。还可对易感者采用腮腺炎病毒减毒活疫苗作喷喉或气雾进行主动免疫。5、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以上,室内人口密集处可用食用醋熏蒸。6、少吃一些辛、辣、煎炒的食品。7、患儿的鼻咽分泌物和毛巾,食物要消毒煮沸。八、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接种腮腺炎疫苗。腮腺炎疫苗属第二类疫苗,由儿童监护人自愿自费接种。九、哪些人应及时接种腮腺炎疫苗?8月龄以上易感人群(未患过流行性腮腺炎或5年内未接种过腮腺炎疫苗),特别是5―15岁儿童及时到各预防接种点购买接种腮腺炎疫苗。十、哪些人不能接种腮腺炎疫苗?患严重疾病、急性或慢性感染、发热或对鸡蛋过敏者不宜接种腮腺炎疫苗。


 主办单位:安康市卫生局 设计制作:安康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地址:陕西省安康市解放路28号  邮编:725000 电话:0915-3212161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安康市卫生局>>>>...”相似的文章

更多>>

流行性腮腺炎疾病

1、外周血象 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或稍增加,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有并发症时白细胞计数可增高,偶有类白血病反应。 2、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 90%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有轻至中度增高,尿中淀粉酶也增高,有助诊断。淀粉酶增...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