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流行性腮腺炎

盘锦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时间 : 2009-12-02 11:23:06 来源:www.pjcdc.com.cn

[摘要]

Welcometohttp://www.pjcdc.org当前位置:盘锦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丙类传染病>>正文CONTENT
流行性腮腺炎
时间:2008年2月2日15:49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流行性腮腺炎(Epideiliicparotitis简称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腮腺炎我国中医称痄腮,早在公元前640年,医书上就有关于本病的记载。1934年Johnson和Goodpasture用去除细菌的感染材料接种猴子,证明可引起腮腺炎。1946年Beveridge从腮腺炎患者采取标本接种鸡胚卵黄囊,成功地分离到腮腺炎病毒。人是腮腺炎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2岁以下、40岁以上很少发病。腮腺炎在冬春季发病较多,但全年都可发生感染流行。常在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和新兵中爆发。大约每2年发生一次流行。一次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但个别抗体水平低下者,亦可再次感染。腮腺炎由患者和健康带毒者的唾液或呼吸道分泌液飞沫经空气传播。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在短时间内接触到易感者的口腔亦可引起感染。本病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病毒侵入上呼吸道粘膜并在局部生长繁殖,通过血流传到腮腺及其它器官,亦可经口腔沿腮腺管传到腮腺,在腮腺肿大前6天到发病后5天或更长的时间内排出病毒。亦可经结膜分泌物和尿中排出病毒。发病最初1-2天还可从患者白细胞中发现病毒。孕妇感染后,病毒可通过胎盘导致胎儿先天感染,从而引起胎儿畸症。青春期妇女受感染后,除腮腺炎外还可继发卵巢炎,引起月经紊乱和不孕病。青春期男性患者,可并发睾丸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膜脑炎,还可并发胰腺炎、心肌炎、乳腺炎等。一、病原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是腮腺炎病毒,属RNA病毒的副粘病毒科。病毒颗粒呈园形,大小悬殊,为100-200nm,核壳为螺旋对称,直径17nm,螺距5nm,有一中空部分,直径4-5nm。有包膜,厚15-20nm,表面有小的突起,含血凝素、血溶素和神经氨酸酶。病毒的感染性可被乙醚、氯仿、福尔马林、56℃"20分钟及紫外线所灭活。在-70℃可以存活数年。腮腺炎病毒只有一个型别,但它与副流感病毒和鸡新城疫病毒有明显的交叉反应。腮腺炎病毒可凝集人、豚鼠及多种动物红细胞,可感染猴和6-8天的鸡胚。多种组织培养细胞,特别是人胚肾和猴肾细胞可供病毒繁殖。二、临床表现患者受感染后,大多无前驱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腮腺肿大或两侧腮腺同时肿大,2-3日内达高峰,面部一侧或双侧因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过敏,开口及咀嚼时疼痛明显,含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常可波及邻近的颔下腺。舌下腺及颈部淋巴结。腮腺肿大可持续5日左右,以后逐日减退,全部病程约7一12日。白细胞计数有时可稍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青春期男性患者有时并发睾丸炎,发生率平均为20%。睾丸炎常发生在腮腺炎起病后的4-5天,肿大的腮腺消退时,开始为罩丸疼痛,随之肿胀伴触痛。有些患者症状较轻,但大多数病人有严重的全身反应,包括高热、寒战、头痛、背痛等,急性期症状可持续3-4天,约10天左右消退。病变大多侵犯一侧睾丸,双侧睾丸炎发生率为16-30%。有1/3一1/2病人在发病1周或数月后继发不同程度的睾丸萎缩,腮腺炎病毒睾丸炎可发生一定程度的不育,其发生率约为1/10。青春期女性患者仅5%可并发卵巢炎,症状多较轻,可出现下腹部按痛,下腰部酸痛,月经不调等,卵巢炎的发生,不影响受孕。腮腺炎并发脑炎的神经症状常在腮腺炎高峰时出现,开始常为脑膜炎,有发热、头痛、呕吐、颈项强和直、Kernig征阳性等症状。如侵及脑实质,可出现嗜睡,甚至昏迷等症状。腮腺炎病毒引发的脑炎约占病毒性脑炎中10%左右。腮腺炎病毒脑炎症状一般较轻,预后良好,多在2周内恢复正常,无后遗症。三、诊断主要依靠流行病学史(发病前2-3周有与腮腺炎患者接触史或当地有本病流行)、腮腺和/或邻近腺体肿大,或伴有睾丸炎、卵巢炎、脑炎等临床症状(详见临床表现部分)作出临床诊断,但确诊或对非典型或亚临床型感染的诊断,必须通过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查。1.近年来大多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急性期血清中有否抗腮腺炎病毒特异性1gM抗体,以期做到早期快速诊断。2.以EL1SA法检测患者的双分血清(间隔24周),抗腮腺炎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有4倍或4倍以上增高者,判断为阳性。3.在发病早期采取患者唾液或尿液、脑脊液、血液标本,及时接种鸡胚或人胚肾等敏感细胞,进行病毒分离试验,病毒分离阳性标本常用红细胞吸附抑制试验或血凝抑制试验鉴定其是否为腮腺炎病毒。临床诊断结合1.急性期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前提是1个月内未接种过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或2.双分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效价有4倍或4倍以上增高,或3.腮腺炎病毒分离阳性。即可做出确诊。四、治疗原则对腮腺炎患者,应注意口腔清洁,清淡饮食,忌酸性食物,多饮水。对高热、头痛、呕吐者,应给予解热止痛,脱水剂等对症治疗。中药治疗多用清热解毒,软坚消痛等制剂口服,局部敷用消肿止痛药。对重症患者或同时伴有脑膜炎或睾丸炎者,可考虑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以缓解症状。五、监测由于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表现较轻,病死率低,不如流感等呼吸道病毒流行快,传染性强,且亚临床感染较多,卫生防疫工作人员常忽视对其进行必要的流行病学监测,而且对首发病例重视不够,缺乏积极的防治措施,至使造成流行。建议今后在冬春季节加强对托儿所、幼儿园、学校、部队(特别是新兵中)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如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患者,对缩小、控制本病流行将是非常有利的。六、控制措施首先是传染源的管理,早期发现患者,早期进行隔离,隔离期一般认为应从起病到腮肿完全消退为止,约三周左右。由于腮腺炎病毒对外界的各种物理因素抵抗力较低,故不需终未消毒,但被患者污染的饮、食具仍需煮沸消毒。合理使用口罩,也可作为切断传染途径的有效办法。对一般接触者可不检疫,但对集体儿童、学校、部队的接触者应检疫三周。国外报导腮腺炎病毒灭活疫苗对儿童有保护作用。自1960年以来,芬兰军队常规应用腮腺炎病毒灭活疫苗后,腮腺炎发生率减少94%。美国应用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后,自然感染保护作用达95%,保护性免疫至少持续6年。美国还应用麻疹一风疹一腮腺炎三联疫苗,效果良好。国内应用减毒活疫苗喷喉、喷鼻及气雾免疫,保护力达100%。孕妇应避免与腮腺炎病人接触,在腮腺炎流行季节应注意隔离。如孕妇在临产期或围产期患腮腺炎,婴儿应隔离,并停止哺乳。

【关闭窗口】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盘锦市疾病预防控...”相似的文章

更多>>

流行性腮腺炎疾病

1、外周血象 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或稍增加,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有并发症时白细胞计数可增高,偶有类白血病反应。 2、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 90%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有轻至中度增高,尿中淀粉酶也增高,有助诊断。淀粉酶增...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