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流行性腮腺炎

儿童如何远离流行性腮腺炎

时间 : 2009-12-02 08:27:30 来源:health.enorth.com.cn

[摘要]

儿童如何远离流行性腮腺炎

儿童如何远离流行性腮腺炎http://www.enorth.com.cn 2007-06-1314:12
青少年变性治疗难性别错位症让医生进退两难07-06-13“疫苗鸡蛋”预防传染病不靠谱 院士出面辟谣07-06-13暑期儿童意外高发家长应加强预防儿童溺水意识07-06-11

  在初夏的日子里,如果您和您爱人兴致勃勃地带着自己的宝宝外出游玩,或上公园,或逛商店,或吃快餐,倘若与流行性腮腺炎患儿或是病毒携带者有过接触,便有可能传染上流行性腮腺炎。如果您的宝宝在托儿所或幼儿园,那里出现了流行性腮腺炎的患儿,倘若没有采取果断的隔离消毒措施,那么您的孩子就有可能患上流行性腮腺炎。发病以后,宝宝开始会发烧,不想吃东西,嚼东西时,耳下疼痛,1~2天后腮帮子肿大,一般先从一侧开始,张口进食时疼痛加剧,口内近第二臼齿外腺管上口处可见红肿现象。一般4~5天,全病程7~12天。不过,这只是一般的情况。

  其实,流行性腮腺炎对人的威胁,关键在于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并发症。信不信由你,在男性的不育症中,有一部分病人居然是由于患腮腺炎引起的。因为腮腺炎病毒不仅对腮腺有特殊的亲和力,而且,也特别喜欢在脑膜、卵巢、睾丸等处寄生、繁殖,引起这些组织发炎,尤其是睾丸炎更为多见,不仅如此,流行性腮腺炎还容易并发脑膜炎。一般多在腮腺肿后一周内发生,表现为高热、剧烈头痛、爱睡觉、恶心、呕吐,脖子硬等。这时应提高警惕,及时住院治疗。有的胰腺炎也是腮腺炎引发的,主要表现为上腹部剧痛,常伴有呕吐、发热、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没有经验的医生往往想不到这一点。另外,腮腺炎还可能引起听力损害,严重者可致耳聋。看来,不能把流行性腮腺炎当成小毛病,应注意预防。

  流行性腮腺炎除经飞沫传播外,接触受染者的唾液及其污染物亦可传播。由于气候转暖,各种病菌大量繁殖,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期。在预防方面,在腮腺炎的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外出时应戴口罩。发生腮腺炎的要隔离治疗,不要接触其他孩子。在儿童集体生活的地方,如托儿所、幼儿园、小学校等处,可以应用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菌进行预防。在密闭房间进行气雾室中停留10分钟即可,可使近90%的孩子增长免疫力,预防腮腺炎。还可用中药板蓝根15克、大青叶10克、金银花10克,煎水内服,也能取得较好的预防效果。

  背景资料――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epidemicparotitis,mumps,简称腮腺炎或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中也有发病。本病由腮腺炎病病毒所引起,该病毒主要侵犯腮腺,但也可侵犯各种腺组织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因此除腮腺肿痛外常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卵巢炎等症状。

  认清流行性腮腺炎的真面目

  在人们的印象中,腮腺炎是很普通的病,可也别小看了这个普通的病,它也会置人于死地。冬季正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季节,因此,人们应该了解它的基本特点,做好预防工作。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流行性腮腺炎,冬春季易发病,多见于5~10岁的儿童,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及病人接触后传染,有时可发生流行,好发于人群聚集处。一旦孩子患过流行性腮腺炎,将永远不再患此病。

  流行性腮腺炎前期症状一般较轻,表现为体温中度增高、头痛、肌肉酸痛等。腮腺肿大常是本病的首发体征,持续7~10天,同侧咽及软腭可有肿胀,扁桃体向中线移位,上胸部亦可出现水肿,躯干偶见红色癍丘疹或荨麻疹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板蓝根大青叶便秘[1][2]稿源:新浪  编辑:汪莹我来说两句:昵称:输入答案: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儿童如何远离流行...”相似的文章

更多>>

流行性腮腺炎疾病

1、外周血象 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或稍增加,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有并发症时白细胞计数可增高,偶有类白血病反应。 2、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 90%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有轻至中度增高,尿中淀粉酶也增高,有助诊断。淀粉酶增...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