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颅内转移瘤

颅内转移瘤(ZT)2

时间 : 2009-12-02 23:51:51 来源:www.med66.com

[摘要]

颅内转移瘤(ZT)2【神经内科讨论版】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1)血沉:多数患者其红细胞沉降率增高,多发性转移者尤为明显。
2)脑脊液检查:蛋白含量增高,糖的含量可降低,而细胞数通常不增加。有些患者的乳酸脱氢酶含量增高,有些病例中可查到肿瘤细胞,以脑膜弥漫性转移时阳性率为最高。
3)脑电图检查:转移灶位于大脑半球则在脑电图上常有局灶性变化资料来源:医学教育网。大脑半球有多发性转移灶时,于脑电图上有时可见1个以上的局灶性表现;如进行随访,则上述脑电图异常的进展比原发性肿瘤为明显。
4)X线检查:利用X线以寻求原发灶有重要的价值。疑有颅内转移瘤的患者,应作胸部X线检查,以了解有无肺癌的存在。必要时应作胃肠道、泌尿道X线检查。颅骨摄片应列为常规,颅内压增高的征象比原发性颅内肿瘤病人要少见,因其病程较短,由颅内压增高所引起的颅骨变化尚未形成。若颅骨直接受到侵犯,则有时可见到颅骨骨质受破坏的阴影。脑血管检查根据脑血管受压、移位可作出病灶的定位诊断,可见到肿瘤病理血管团。若见到有多个病灶的阴影,则具有转移性颅内肿瘤的定性诊断价值。
5)CT和MRI检查:目前为颅内转移瘤最佳的检查方法。它们不仅能发现有否肿瘤、多发还是单发,而且能精确了解病灶的位置、大小及肿瘤周围水肿的情况,并可了解肿瘤内有无坏死、囊性变等。
资料来源:医学教育网
诊断与鉴别诊断


在原发肿瘤已经明确而以后出现颅内占位性病变征象者,诊断不甚困难。在原发癌出现症状或被发现之前先有颅内转移瘤的症状,早期诊断常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对凡具有颅内肿瘤征象的患者,年龄在中年以上,有躯体其他器官的慢性病史,一般情况较差,病情发展迅速,血沉增快,均应考虑到有颅内转移瘤的可能,必需作进一步观察和检查。应首先摄胸片,以了解有无肺及支气管癌,注意全身淋巴结有无肿大,肝脏是否肿大,甲状腺、乳房、前列腺有无肿块,胃肠道、泌尿系统、鼻咽部有无异常。必要时应进一步作各种有关的辅助检查。CT扫描及MRI检查对于确诊颅内转移瘤有肯定的价值。如能发现原发癌肿,或于脑脊液中查到癌肿细胞,或淋巴结活检能找到癌细胞均有助于颅内转移瘤的确诊。资料来源:医学教育网
对于起病较缓慢者应与原发性脑瘤鉴别,可借助于以上已述及的颅内转移瘤的特点、原发癌灶的发现、CT或MRI发现有多发性病灶存在,则颅内转移瘤的诊断可以确定。对于起病较快者应与脑脓肿作鉴别,通常脑脓肿患者多有明显的感染史,CT、MRI的表现亦各有不同,可借以区别。脑膜上的广泛转移应与脑膜炎相鉴别,前者无感染征象,却常有明显的精神症状;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但通常细胞并不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亦很少见到。
治疗与预后

单发性颅内转移瘤可采用手术切除。原则上应在原发灶切除后进行,以杜绝肿瘤栓子的继续发生。如病人颅内压增高明显,已威胁患者生命,可先切除颅内转移瘤,以后再切除原发灶。原发灶与转移瘤都切除的病例其疗效较好,其术后平均生存时间较原发灶未切除者延长。多发性颅内转移瘤一般不宜手术。脑膜弥散性转移的病例则无手术指征。
不论手术与否,对于颅内转移瘤患者,均需改善其全身情况,防止各种并发症,积极对症处理。同时可采用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疗法、中草药治疗等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以期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病人的生命。
预后一般不佳,多数病人于1~2年内死亡,术后再加放射治疗有一定好处,但5年生存者仍甚少,有待诊疗技术的继续改进,使原发癌及颅内转移瘤能尽早被发现并被治疗。
。相关新闻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颅内转移瘤(ZT)...”相似的文章

更多>>

颅内转移瘤疾病

血液检查 :一半病人血沉加快,周围血象白细胞常增多,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1.头颅X线片 常用于已发生颅骨转移患者,对出现颅内压增高征象特别是有松果体移位者更有助于诊断。 2.CT检查 CT是目前诊断颅...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