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2 09:55:17 来源:qkzz.net
【关键词】角膜;甘油脱水;板层;移植
【摘要】对19例用甘油脱水保存角膜行治疗性板层移植治疗绿脓杆菌性角膜性溃疡。供体都是急性猝死者,死亡后约在1h后摘除眼球,角膜内皮向放在广口瓶内湿房保存,在无菌操作下制作角膜片,放在灭菌的95%甘油瓶中备用。待结膜囊细菌培养阴性后,再行治疗性板层角膜移植,大多数患者保住了眼球,视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角膜;甘油脱水;板层;移植
绿脓杆菌性角膜性溃疡进展迅速,如不及时治疗,可短时间内破坏整个角膜,预后不佳。笔者在用药物基本控制炎症,细菌培养阴性后,施行甘油脱水保存角膜,治疗性板层移植术19例,收到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供体年龄最大49岁,最小21岁,死亡原因均为急性猝死。供体年龄分布情况21~31岁16例,32~41岁2例,42~49岁1例,均为男性。受体男12例,女7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17岁。
1.2角膜保存和使用方法供体死亡后6h内(冬季24h内),常规无菌操作下摘除眼球,术前用0.25%氯霉素眼药水反复冲洗结膜囊。取一广口磨口玻璃瓶,底放一块纱布环,外面用较厚的纸包上,用细绳将瓶口周围缠上,高压灭菌后备用,在取眼球前放入生理盐水200ml,庆大霉素40万u,将摘除的眼球角膜向上放在瓶内封闭,然后在无菌操作下制作角膜片,先用1‰庆大霉素冲洗眼球,然后制作3mm巩膜的角膜片,置于0.5‰庆大霉素生理盐水中浸泡30min,置95%的灭菌甘油5ml瓶内24h,再转移至为一瓶同样的甘油中,用火棉胶封闭,在4℃冰箱保存备用。19例供体层角膜保存长达17~62天,最短7天。
1.3手术方法手术取出保存的板层角膜,经生理盐水冲洗净甘油后,置1‰庆大霉素生理盐水溶液中复水30min,将脱水的角膜片缝在纱球上继续复水。常规术眼消毒,结膜囊用0.5‰庆大霉毒溶液冲洗,球后及球结膜上下直肌附着点麻醉。根据病变的大小用大于病变1mm的环钻切除病变,尽量切干净。根据植床的大小及形态,取等大的植片,用10-0尼龙线间断或连续缝合,术后4周拆去缝线。
1.4随访经过1~5年随访,19例手术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有4例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经过对症处理,植片仍保持板透明状态。
患者,女,18岁。3天前右眼被打气管的气流击伤,当时无不良反应,次日感到眼痛,畏光流泪,视力模糊。检查:右眼前手动,左5.0,光定位准确,红绿色觉可辨。眼睑肿胀,球结膜高度水肿,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正中央有7mm×7mm大小的盘状浸润,角膜中心有较深的溃疡并有黄绿色分泌物,溃疡深达实质层,全角膜水肿,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初步诊断为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治疗:立即给多粘菌素b(1万u/ml)及3%链霉素,每日各6次点眼,1%阿托品液散瞳,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多粘菌素b及链霉素,每日3次,3天后细菌培养为绿脓杆菌感染,对庆大霉素、多粘菌素高敏,继续治疗7天,细菌培养为无菌生长,角膜溃疡仍不修复。于发病第13天用甘油脱水存的角膜作了治疗性板层角膜移植,术后植片透明,随访观察4年,视力4.9,植片透明。
笔者所遇到的病例,均经实验检查为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有的病情非常严重,其中一些病例需做眼球摘除或结膜遮盖术,收治的19例中,患者眼球完全保住了,视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对于角膜板层材料的获取和保存均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由于在尸体上摘除眼球或者直接剖取角膜板层组织,有时在现场难以达到可靠的无菌操作。故在保存前再用0.5‰庆大霉素生理盐水浸泡30min,术中采用同样溶液复水,基本上达到了保存角膜的无菌要求。在制作甘油脱水的角膜片及更换甘油时均在无菌操作台上进行,将最后保存角膜片的甘油用2个棉签分别蘸一滴做细菌及霉菌培养,如果有细菌生长,此角膜片便废弃不用,这点非常重要。
1/3页123评论(0篇)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