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2 18:25:39 来源:yinzirui.blog.hexun.com
轮状病毒性肠炎! - 小豆豆_我是尹子睿的博客 - 和讯博客
自昨半夜开始豆豆就开始呕吐,吃什么吐什么,奶粉喝了吐,稀饭也吐,喝水也吐,吃什么吐什么,最后吐的没什么可吐了就光吐胃液。
人都吓死了。今天赶忙送到医院,经医院医生诊断说是得了轮状病毒性肠炎。现在只是呕吐,其他应该有的临床症状还有拉肚子和发烧。并被告之现在正是轮状病毒高发的季节,尤其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
一整天了,豆豆都没吃东西,于是下午不得不挂瓶,以补充体内水分,盐份,电解质等,以防止脱水。
现在才回想起,上周末带豆豆多次去了公园。因为之前有些感冒,而周末天气又是艳阳高照,就带豆豆去了。没想到就给感染上了。
刚刚在网上查了一下有关轮状性病毒肠炎的资料,上面便建议这个高发的季节,最好少带宝宝到人多的地方去。现在看来,还是做爸妈的尤其现在的年轻爸妈对于医疗保健和预防传染病方面懂得的东西太少,才落得目前这样的事情。
现把有关轮状病毒肠炎的资料粘于此,供年轻爸爸妈妈学习。
*******************************************************************************************
天气冷了,小儿腹泻又出现了一个发病高峰。这一高峰发生在10~12月,有的延续到次年1月,称“秋季腹泻”,准确的诊断名称叫做“轮状病毒肠炎”。轮状病毒肠炎有哪些特点呢?
轮状病毒肠体的特点
年龄特点
轮状病毒肠炎好发生于6个月至2岁婴幼儿。6个月以下婴儿因为有母亲传给的抗体,一般少发病,即使发病病情也较轻。2岁以上小儿多数感染过轮状病毒(显性或隐性),体内有了抗体,所以发病率明显降低。
症状特点
秋季腹泻一般开始的1~2天宝宝可能会有低热或者高热的显现,高热的会发烧到39-40℃。
呕吐腹泻
头1~2天有轻度呕吐,随后出现水样便腹泻,每日5~10次至10多次。
吐泻严重者多伴有脱水酸中毒发生,发展严重会危及生命。患儿轻度脱水的一般症状是:精神稍差,脸色稍灰白,眼窝稍凹,尿量比平时稍少。发展严重的则表现为精神萎靡,阵阵烦躁,皮肤苍白发灰,弹性差,掐起不能立即展平,强烈口渴,口唇干燥,尿量和次数明显减少。
传播方式
消化道传播
从急性腹泻的儿童十二指肠的黏膜上皮中可发现轮状病毒。轮状病毒主要通过粪-口这种消化道方式传播。
呼吸道传播
40%~50%的患儿伴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并可通过呼吸道传播。
预后情况
病毒性腹泻是自限性疾病,只要做好液体疗法,可自然痊愈。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轮状病毒不单纯是肠道感染,而是全身性感染,可侵犯内脏。个别有心肌侵犯。因而对精神面色差、心音低钝的患儿应早做心电图与心肌酶检测,以发现并发心肌炎。
这次腹泻有变化
这个冬天腹泻来势汹汹,主要是因为多年未大流行,儿童免疫水平普遍降低是主要原因。
主要特点:
人数多:发病数较往年增多。
发病急:症状较往年重,出现高热、脱水的病儿较多,个别宝宝出现抽风的现象。
治疗手法有改变
主要手法是要针对这个冬天腹泻的特点预防和纠正脱水。
这个冬天腹泻一开始就应该给予更多的液体以预防脱水,建议用以下液体:
●米汤加盐溶液:500毫升米汤+1.75克细盐(半啤酒瓶盖),随时口服。父母可自己制备,所含盐分对预防脱水最合适,孩子也爱喝。
●糖盐水:500毫升白开水+10克白糖(2汤匙)+1.75克细盐(半啤酒瓶盖),随时口服。因腹泻患儿对白糖吸收不好,故效果不如米汤。
2.口服补液盐(ORS)溶液:每腹泻一次给服50~100毫升,用作预防脱水所含盐分太高,另外要加服一些白开水。
轻、中度脱水(约占90%)采用ORS口服补液,父母一点一点喂,效果很好。只有重度脱水(约占腹泻脱水的10%)才需要用静脉输液。
饮食配合有变化
以往的治疗方法都建议腹泻宝宝禁食。新的治疗手法提倡腹泻患儿应该继续饮食,不应禁食,原来吃过的东西均能吃,但不要添加新的辅食。
不滥用抗生素
不要滥用抗生素。抗生素对病毒性腹泻无效,还会诱发肠道菌群紊乱,破坏微生态平衡,削弱患儿抵抗力,反会使腹泻病迁延不愈。
治疗腹泻的用药
中药治疗效果好
我国中医中药治疗有较好效果。如能请有经验的医生辩证施治,采用汤药治疗,则退热、止吐、止泻效果都较好。中成药可服用苍苓止泻口服液、葛根芩连微丸、双苓止泻口服液。
肠粘膜保护剂
主要成分为双八面体礞托石,最早从法国引进的“思密达”巳在临床应用多年,可缩短腹泻病程,效果良好,无副作用。现在已有国产礞托石粉,也可试用。
微生态制剂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