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麦粒肿

麦粒肿

时间 : 2009-12-02 17:45:47 来源:www.huaxia.com

[摘要]

2008-04-2314:45:52华夏经纬网

  【病理】  当睫毛生长的毛囊受到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时,就会出现一个像似的红色的疼痛肿块,肿块上通常都会有一个黄白色脓头,这就是睑腺炎,也就是麦粒肿。俗称挑针眼。根据其发生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内麦粒肿和外麦粒肿两种。内麦粒肿是睑板腺出现的发炎现象;外麦粒肿是睫毛毛囊或其附近的皮脂腺的发炎。  【症状】  初起时会出现局部红、肿、痛,并可摸到肿块,压痛剧烈,眦角部的麦粒肿还会引起临近结膜高度水肿。随着炎症的发展,硬结逐渐变软,化脓,大约经过3~5日后,脓肿成熟,然后破溃,继而疼痛减轻,红肿消退,睫毛脱落。如果未予治疗,经过感染的细菌,就可能蔓延到相邻睫毛的毛囊内,不久又会复发,眼睑上就可能会同时出现几个发炎点。  【宜与忌】1.设法使麦粒肿早溃破,以减轻疼痛。但应注意消毒,以防感染加重。2.不用脏手或不洁手帕揉眼。有慢性结膜炎或屈光不正的人更应及时治疗。3.积极控制糖尿病及其他慢性疾病。4.忌食辛辣、发物,多食蔬菜水果等清淡食物。5.积极锻炼,注意营养,增强体质,注意休息,放松神经,避免急躁发火。  【名家妙方】1.将蛇蜕浸入醋中,随即捞出,贴于外眼睑患部。2.鲜生地20克,捣烂取汁,与等量醋调匀,取汁搽患处。每日3~4次。3.玉枢丹10克,研成末,然后与醋调匀,涂敷患处。4.轻症作局部热敷,每日3~4次,每次15~30分钟,结膜囊内涂抗生素眼膏,症状可自行消退。5.可用以干膏液:0.25%氯霉素滴眼液,0.1%利福平滴眼液,15%磺胺醋酰钠滴眼液,0.5%四环素眼膏,0.5%金霉素眼膏,0.5%红霉素眼膏药。眼水每日滴4~6次,眼膏每晚睡前涂一次。6.麻线一根(长约33厘米)以麻线将患者手中指第二节中部扎紧(左眼扎左手,右眼扎右手)经6~8小时即可解线。一般第二天即痊愈。7.取车前草叶,用火烤软,趁热切小块,贴患部可使之出脓。8.经常长麦粒肿者,在长出的时候,用消毒过的针挑开,挤出内面的脓,擦干净后,涂抹纯麻油。9.天花粉、天南星、生地、蒲公英各等量。上药焙干研细末,用食醋和液体石腊调成膏状,经高压消毒后备用。用适量膏剂涂在纱布或胶布上敷贴局部。每日换药1次。10.天南星、生地黄各等份。上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用适量药粉撒在普通膏药中间,将膏药贴在两侧太阳穴,每日换1次。一般用药3日即愈。11.淡竹叶汁适量。取鲜竹叶茎,去节,放在酒精上烧中部,待其汁渗出,涂于患处,每日1次。局部若已化脓,先用生理盐水洗净脓液。注意温度不宜太高,以防烫伤。12.黄连3克,乳汁适量。黄连放入瓶内,把乳汁挤入,以浸没药物为度,浸泡1天,滤出其汁备用。用上药液点患处。每日3~4次。13.大葱1~2根,蜂蜜适量。将葱切碎捣汁,加少许蜂蜜调成糊状。将葱糊摊在干净的布上,贴在针眼处。1日3次,重者可多敷几次。14.菊花10克,龙井茶3克。用于水冲泡,代茶饮。  【中药治疗】1.羌活、防风各9~15克,犁头草(或地丁草)、蒲公英各15~30克,野菊花9~12克。每日1剂水煎2次用。治硬结红肿疼痛尚未成脓者。2.金银花、连翘各9克,黄芩9克,板蓝根30克,当归、赤芍各9克,生大黄9克(后入),生甘草3~4.5克。每日1剂,水煎2次服。治整个眼睑红肿疼痛,耳前淋巴结肿大者。3.玄参15克,桔梗9克,葛根5克,栀子9克,黄芩9克,当归9克,赤芍9克,生芷9克,银花9克,连翘9克,羌活15克,荆芥9克,甘草9克。每日1剂,水煎2次服。主治麦粒肿赤肿溃烂等症。4.甲珠12克,僵蚕6克,酒洗全蝎6克,金银花12克,白芷9克,生地15克,北辛6克,天丁12克,丹皮9克,甘草6克。风热重加连翘12克,牛蒡子9克,口渴加花粉15克,葛根12克;大便干结加大黄6克,枳实6克;小便赤烫加栀子、木通各9克。每日1剂,水煎2次服。主治因风热郁结睑缘酿发之麦粒肿及胞睑赤肿。5.黄柏、大黄、生地各2份,红桦、白芷各0.5份,薄荷叶0.8份,冰片0.2份。先将生地切片晒干研粉,再将红花、大典、黄柏、白芷、薄荷叶研极细末,后加冰片混研匀。用时取药末适量,以冷开水调成糊状。平摊于二层消毒纱布中央,患者平卧位,平敷患处,上盖纱布胶布固定。敷贴时间每次2~3小时,一般2~3次即可。编辑提示:本站上的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代替您去医院进行治疗,您不能凭本网站上的信息诊断疾病或开处方。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麦粒肿 ”相似的文章

更多>>

麦粒肿疾病

麦粒肿检查的重点:注意眼睑的改变,眼睑皮肤面局部红、肿、热,可触及硬结及压痛。严重者球结膜面充血,并有脓点,发热,伴有颌下或耳前淋巴结肿大。可触及耳前肿大淋巴结,压痛。如麦粒肿患者有全身反应,应检查外...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