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2 06:34:11 来源:www.yongyao.net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可分为急、慢性两类,急性者较少见,主要是由于急性肺动脉栓塞,使肺循环阻力急剧增加,而导致右心室急性扩大及衰竭。慢性者较为常见,主要是由于慢性肺、胸部疾病或肺血管病变引起的肺循环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大多数肺心病是从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发展而来,少部分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有关。肺源性心脏病常年存在,多于冬春季节并发呼吸道感染而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病死率较高。中老年的多发病、常见病,患者多数是长期大量吸烟者。
【预防与调养】1、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积极治疗支气管及肺部疾患,防治感冒。2、宜进食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食物。有心衰者应控制钠、水摄入。忌烟酒。3、生活规律,顺应自然,秋冬变节时注意保暖,避免受风寒诱发或加重病情。4、学会呼吸技巧,如:用鼻吸气,呼气时将嘴唇缩成吹笛状,气体经缩窄的嘴唇缓慢呼出。5、适当的全身运动,注意劳逸结合。6、穿干净,保暖的衣物,避免去人多、空气污染的公共场合。
【护理措施】1.给予舒适的体位,如:抬高床头,半坐位,高枕卧位。2.应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3.有水肿的病人宜限制水、盐摄入,下肢抬高,做好皮肤护理,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压;正确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限制输液速度和每天液体的输入量。4.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浓度一般在25%~30%,氧流量1~2L/min,经鼻导管持续吸入,必要时可通过面罩或呼吸机给氧,吸入的氧必须湿化。5.指导病人采取适当体位,进行体位引流,促使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6.遵医嘱给予雾化吸人,必要时吸痰。7.必要时遵医嘱应用强心、利尿剂,减轻心脏负担,观察用药后反应及疗效。8.病人烦躁不安时要警惕呼吸衰竭、电解质紊乱等,切勿随意使用安眠、镇静剂以免诱发或加重肺性脑病。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