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58例疗效观察 2006年第7卷第15期 | 39康复网 | 医源世

时间 : 2009-12-02 00:11:42 来源:www.39kf.com

[摘要]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58例疗效观察属于2006年第7卷第15期栏目,主要讲述了【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结论 采用辨证施治的健脾理气、利湿止泻、行气和血、清热解毒,结合中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结肠炎的疗效西药局部灌肠,内服中药与肠泰口服液。结果58例按疗效判断标准获痊愈30例,占51.7%;好转23例,占39.6%;总的有效率91.3%。结论采用辨证施治的健脾理气、利湿止泻、行气和血、清热解毒,结合中西药的应用,并初步讨论了中西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机理。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

1.1一般资料本组58例患者中,男30例,女28例,年龄15~62岁,病程最短8腹泻、里急后重,解黏液、脓血便为主,病情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给患者带来极

1.2诊断依据(1)有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病史超过3个月。(2)有上述临床症状者作纤维结肠镜或钡餐灌肠。检查明确诊断:本组58例,行纤维结肠镜检查42例,镜检提示结肠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糜烂,表浅溃疡,其中有10例作黏膜活检均为浆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X线钡餐灌肠16例,提示结肠黏膜型紊乱,结肠袋形加深或消失,肠型痉挛,病变部位主要在乙状结肠。按《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诊断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58例,其中轻型46例,严重慢性型10例,暴发型2例。

2.1内服中药茯苓15g,白术10g,车25g,木香12g,葛根25g,地榆15g,败酱草30g,党参15g,槐角12g,白头翁20g,黄柏15g,甘草15g,大便不调加竹茹20g,便血者加大红袍30g,气虚重者炒白术改为生白术。同时服用肠泰口服液10ml,3次/d。

2.2保留灌肠

2.2.1西药灌肠甲硝唑100ml,地塞米松10mg,睡前便后保留灌肠30min,每天1次,与中药灌肠液交替使用,病情好转后,改为每周2~3次,1周为1个疗程。

2.2.2中药灌肠黄柏15g,皂角20g,败酱草30g,苦参30g,生地榆18g,马齿苋30g,侧柏炭20g,三七12g,白术15g,水煎过滤浓缩成200ml,保留灌肠2次/d,中西药交替使用,起到互补的作用。

3.1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大便化验正常,经纤维结肠镜检查或X线钡剂灌肠复查恢复正常,并持续1年以上不复发者;好转: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大便次

3.2治疗结果本组58例,按疗效判断标准获痊愈30例,占51.7%;好转23例,占39.6%;无效6例,占8.7%,总有效率91.3%,取得满意的效果。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是以结肠黏膜糜烂,溃疡反复发作为特征的疾病,祖国医学将本病归属“肠风下血”、“脏毒”、“泄泻”、“肠癖”、“休息痢”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的病机以脾胃虚弱、脾虚失运、水谷不化、清浊混杂、肝郁气滞、湿热壅滞大肠、下壅大肠而成;由于本病经久不愈;造成的“多虚、多瘀”的特点。热壅日久成毒为标,治则重在健脾理气,清化湿热,祛瘀凉血止血,行气止泻,采用白术、茯苓健脾助运,利湿止泻起主药作用,车前子主降泻利水渗湿,分清泌浊,达到利小便而实大便作用,葛根有升阳作用,两药合用,一升一降,升清降浊,协助主药起止泻治愈之效,成为辅药,败酱草、地榆、木香解毒利湿,行气和血,涩肠止泻其为佐药,甘草为使解毒愈疡,调和诸药,起到协同作用,本病采用肝、脾同治,内服外用结合整体和局部兼顾,加上肠泰口服液中有正常生理双歧杆菌,起到了调整肠道菌群失调,达到肠道菌群平衡,起到抑制肠道内有害细菌过量繁殖,减少了有毒细胞、内毒素和内源性毒素的来源。地塞米松能够防止溶酶体内的蛋白水解酶释放,稳定细胞的通透性,抑制炎症物质的释放、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作用。阻止氧自由基的形成,所以起控制结肠黏膜炎的反应。地塞米松的局部灌肠,减少了激素的副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1,2],中药多糖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如党参、白术能提高巨噬细胞的功能,促进免疫球蛋白形成,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对人体的NK细胞、Lak细胞、T细胞亚群、巨噬细胞有调节作用,可使机体产生干扰素,IL-2、TNF等起到主动免疫作用。甘草含甘草酸,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过敏治疗作用,中药全方合用共同起健脾、化湿、解毒、和血、行气止泻之功效,因此中西药合用能迅速提高免疫、减轻炎症、调节菌群失调、促进溃疡愈合,起到见效快、疗效好的作用,中西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田庚元.多糖类免疫调节的研究和应用.化学进展,1994,6(2):114-124.

2陈洪亮.免疫活性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中国药学通报,2002,18(1):249-252.

作者单位:404500重庆,重庆市云阳县中医院内科

  (编辑:李木)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相似的文章

更多>>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疾病

1.结肠镜 所见 ①粘膜有多发性浅溃疡,伴充血,水肿,病变大多从直肠开始,且呈弥漫性分布 ②粘膜粗糙呈细颗状,粘膜血管模糊,脆易出血,或附有脓血性分泌物 ③可见假息肉,结肠袋往往变钝或消失。 2.粘膜活检 ...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