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2 01:07:52 来源:www.fumu.com
母乳喂养的宝宝出现黄疸,我们把这种黄疸习惯性称作“母乳性黄疸”。是不是每一个母乳的宝宝都会出现黄疸呢?一些人认为停止母乳喂养是治疗“母乳性黄疸”的唯一办法,真的是这样吗?
根据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差不多有1%采用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会出现体内胆红素升高的现象,使新生儿的眼白和皮肤慢慢变黄,这就是常说的黄疸。而这种因为吃母乳导致的黄疸,我们称之为“母乳性黄疸”。虽然,目前还没有完全证实什么是导致“母乳性黄疸”的“罪魁祸首”,但经过研究发现,母乳中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活性高,有可能会使新生儿小肠对胆红素的回收增多,导致胆红素返回血管,而不是进入肝脏,从而引发黄疸。
但发现宝宝患了新生儿黄疸后,一些妈妈会很焦虑,甚至迫不及待地将母乳停掉,希望宝宝能够立刻康复。其实这么做完全没有必要。
母乳性黄疸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患了这种黄疸的宝宝一般不会出现其他的不适症状,精神、吃奶、大小便都和其他的宝宝没有什么区别。绝大多数患了母乳性黄疸的宝宝,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黄疸就会渐渐消退,不会对健康造成任何影响。
不过宝宝患了母乳性黄疸后还要不要进行母乳喂养、应该如何继续给宝宝喂奶却是困扰很多妈妈的难题。下面我们告诉你一些应该遵守的原则和应该避免的误区,帮你把母乳喂养坚持到底。《父母》杂志2008年1月号
关键字:推荐阅读:百变饺子剖宫产后最担心的6件事最新电子杂志:e孕杂志第八期立即下载40周营养全方案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