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 爱问知识人

时间 : 2009-12-01 22:18:12 来源:iask.sina.com.cn

[摘要]


sarla
[新手]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我国采用新悉尼系统分类方法,将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萎缩性和特殊类型三大类。慢性胃炎的过程是胃粘膜损伤与修复的一个慢性过程,主要组织学特征是炎症、萎缩和肠化生。其中萎缩性胃炎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慢性胃炎进一步发展,胃上皮或化生的肠上皮在再生的过程中发生发育异常,可形成异型增生(又称不典型增生),即胃癌的癌前病变。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最主要病因。饮食和环境因素对胃粘膜的萎缩和肠化生也有较大的影响。世界范围内的对比研究显示萎缩和肠化生与胃癌的发生率的地区差异大体相平行。先前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饮食中高盐和缺乏新鲜蔬菜水果与胃粘膜萎缩、肠化生以及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时含胆汁和胰液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其他外源性因素,如酗酒、服用各种药物特别是NSAID类药物,刺激性食物等均可反复损伤胃粘膜。这些因素可各自或与幽门螺杆菌协同作用而引起或加重胃粘膜慢性炎症。

  慢性胃炎病程迁延,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表现为上腹部饱胀不适、进餐后明显,无规律性隐痛、嗳气、反酸、烧灼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的症状。胃镜及活组织检查是最可*的诊断方法。大多患者Hp检测表现为阳性。

  精神紧张、焦虑、激动、暴躁、生气、忧伤等均可引起体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该病的发生,或诱发出慢性胃炎的症状。因而,重视精神生活,调整情绪,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对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饮食方面宜选择易消化、无刺激性的食物,避免吸烟、酗酒、咖啡、浓茶,进食宜细嚼慢咽。药物治疗主要有制酸或抑酸剂,抗Hp感染,胃粘膜保护剂,促胃动力药及解痉药,胃肠激素类药物,助消化类药物,中医中药治疗。临床药物种类繁多,所以在临床医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合理选择药物治疗很有必要。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可以大大减少临床用药的盲目性。

  对于Hp阳性的治疗,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有明显异常的慢性胃炎如胃粘膜有糜烂、中重度萎缩及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或伴糜烂性十二指肠炎,或有胃癌家族史,或消化不良症状经常规治疗疗效较差,应予以抗Hp治疗。而无症状的浅表性胃炎虽Hp阳性,也不主张抗Hp治疗,以防止滥用抗生素所带来的副作用。因为任何单一制剂对Hp的根除效果均不够理想,且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多主张联合用药。

  异型增生是癌前病变,应予高度重视。由于病理医师对异型增生及其程度的判断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且轻、中度异型增生是可逆的,因此对异型增生除了给予积极治疗外,关键在于定期复查,对于肯定的异型增生则宜予以预防性手术治疗。
  慢性胃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以胃黏膜的非特异性炎症为主要病理变化,根据胃黏膜的组织学改变,可分浅表性、萎缩性、肥厚性三种类型。临床上共有的症状为:上腹部闷胀疼痛、嗳气频繁、泛酸、食欲减退、消瘦、腹泻等。

  由于在慢性胃炎发病中饮食因素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防治胃炎的关键,这也是与其它疾病不同的地方。总的来说进食时做到以下几点,慢性胃炎的治疗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饮食治疗

  一、注意食用富含营养的食物。

  多吃些高蛋白食物及高维生素食物,保证机体的各种营养素充足,防止贫血和营养不良,对贫血和营养不良者,应在饮食中增加富含蛋白质和血红素铁的食物,如瘦肉、鸡、鱼、肝、腰等内脏。高维生素的食物有深色的新鲜蔬菜及水果,如绿叶蔬菜、西红柿、茄子、红枣等。每餐最好吃2~3个新鲜山楂,以刺激胃液的分泌。

  二、注意食用酸碱平衡。

  当胃酸分泌过多时,可喝牛奶、豆浆、吃馒头或面包以中和胃酸,当胃酸分泌减少时,可用浓缩的肉汤、鸡汤、带酸味的水果或果汁,以刺激胃液的分泌,帮助消化,要避免引起腹部胀气和含纤维较多的食物,如豆类、豆制品、蔗糖、芹菜、韭菜等。当患者有萎缩性胃炎时,宜饮酸奶,因酸奶中的磷脂类物质会紧紧地吸附在胃壁上,对胃粘膜起保护作用,使已受伤的胃粘膜得到修复,酸奶中特有的成分乳糖分解代谢所产生的乳酸和葡萄糖醛酸能增加胃内的酸度,抑制有害菌分解蛋白质产生毒素,同时使胃免遭毒素的侵蚀,有利于胃炎的治疗和恢复。

  三、当口服抗菌素治疗某些炎症疾病时,应同时饮用酸奶,既补充了营养,又避免了抗菌素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因为酸奶中含有大量的活性杆菌,可以使抗菌素药物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现象重新获得平衡,同时保护了胃粘膜。

  不宜大量喝啤酒

  慢性胃炎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大量喝啤酒可以引起慢性胃炎,已患慢性胃炎的容易使病情加重或促使病情反复。据研究,胃黏膜主要合成一种叫前列腺素E的物质。前列腺素E能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而缺乏前列腺素E,可引起胃黏膜损害。饮一定量啤酒,会抑制或减少胃粘膜合成前列腺素E。慢性胃炎病人大量饮用啤酒后,病人普遍感到上腹胀满、烧灼感加重、嗳气频繁、食欲减退;萎缩性胃炎患者饮后症状尤为显著。胃镜下见胃粘膜充血增多。所以,患有慢性胃炎的人不宜大量饮用啤酒,最好是不要饮用。

  四类药物需戒用
 
  一、解热镇痛药

  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水杨酸钠、去痛片等。这类药物退热效果较好,但对胃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因此,有胃病史的人患感冒发热时,不应服此类药物。可选用物理降温和中成药退热。
  
  二、消炎镇痛药

  常用于治疗关节炎等疼痛性疾病,对胃黏膜有较强的刺激和损伤。常见的有消炎痛、布洛芬、芬必得、炎痛喜康等。因此,患胃病而又必须服该药时,要在饭后半小时或与胃黏膜保护剂同服,如有胃部不适应要及时停药和对症处理。
  
  三、糖皮质激素

  具有抗炎及免疫抑制等作用,临床应用很广,但它可诱发或加剧溃疡病,甚至引起出血或穿孔。常见的有强的松、可的松、去炎松、地塞米松等。
  
  四、抗癌药及抗生素

  某些抗生素如红霉素、复方新诺明片及抗癌药环磷酰胺、5-氟尿嘧啶等,均可导致胃黏膜损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以防不测。

  治疗慢性胃炎,除了消除病因、调整生活方式外,药物治疗是常用方法之一。

  前提――根治幽门螺杆菌

  如果查出有幽门螺杆菌的胃炎,症状又久治不愈,有效地根治细菌,至少可以收到两方面的好处:阻止胃炎的继续恶化,尤其是阻断肠化与不典型增生的发展,二者的重度改变与胃癌的发生有关;其次,明显减轻甚至完全治愈慢性胃炎,尤其是腹胀、嗳气等症状,而其他治疗常常无效,这一点更为我们新近的临床实践所证实。

  根治幽门螺杆菌的方案众多,目前公认的三联疗法,疗效好、疗程短、花费适中。三联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等)+第一抗生素(克拉霉素)+第二抗生素(阿莫西林或甲硝唑,或痢特灵),疗程7~14天,成功率可达85%~90%,也有用雷尼替丁+铋剂+1~2种抗生素的其他方案。建议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服用。

  重点――保护与营养胃黏膜

  慢性胃炎是一种胃黏膜损害。一些药物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膜,使之与有害物隔离,或可吸附有害物,或可加强胃黏膜的保护力量,或加速修复过程。

  硫糖铝(舒可菲)被称为“多功能保护伞”,不被吸收,常用量1克,一日3~4次,在餐前及睡前服用,偶有便秘、恶心、腹痛等不良反应,可分别用胃肠舒(或镁铝合剂)、维生素b6、654-2(或颠茄片)处理。此药不宜与雷尼替丁、甲氰咪胍、奥美拉唑、多酶片同服,必需时应隔半小时以上。近有小袋混悬剂(如牛奶样)及口嚼片,服用更方便。

  胶态铋国内常用的有枸橼酸二钾铋(得乐)、果胶铋(维敏),后者可能略优,常用量一日4次,每次1.0克。前3次饭前半小时服,第4次晚餐后2小时服。一个疗程28天,连用时应间隔一周以上,服用期间大便及舌苔发黑,停药后消失。服药时不得同时食用牛奶等高蛋白饮食和抗酸剂,以免减弱疗效。

  麦滋林常用剂量为0.67~1.34克,一日3次,餐后用。少数人有恶心、便秘等不适症状。

  氢氧化铝凝胶或镁铝合剂除有保护作用外,尚有较弱的中和酸作用,注意前者可引起便秘。一般以15毫克,一日3次,餐前服。胃病剧烈患者可加服利多卡因止痛。此药不宜用于有胃出血的病人和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不宜与四环素同用。

  其他尚可选用胃膜素、维酶素、猴头菌片(胃乐宁、胃乐新)等。

  辅助――对症药物选用胃炎有许多症状,但并不都是由“炎症”引起,完全抗炎治疗也不一定有效,说明引起症状的机制比较复杂,对症治疗不但可解除患者的痛苦,还可以建立治疗信心,是慢性胃炎药物治疗不可缺少的部分。

  胃肠动力药对早饱、腹胀、反酸等症状有效,如吗丁啉,10毫克,一日3~4次,或普瑞博思,5毫克,一日3~4次,为常用药。后者对有便秘的患者效果较好,但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应慎用。

  抑酸药慢性胃炎不一定高胃酸,有些萎缩性胃炎胃酸偏低,但对抑酸药的反应良好,可能与减轻胃酸刺激有关。常用雷尼替丁150毫克,一日1~2次;甲氰咪胍400毫克,一日1~2次;法莫替丁(信法丁)20毫克,一日1~2次;亦可用奥美拉唑20毫克,一日1次。

  助消化药多酶片(康彼身)、乳酶生、干酵母片等均可选用。腹胀明显的病人,也可加服二甲基硅油(消胀片)。

  市售非处方药中有些沿用日久的复合制剂,常将数种功能集于一身,仍有使用价值,如胃仙-u、乐得胃、胃得乐、胃必治等。

  中药依辨证施治,也有较好的疗效。

  提醒――选药原则及注意事项

  以上只列举了少部分常用药物,当然不是说都要用,如何选择?笔者以为应根据患者的主要症状,参考胃镜所见和过去用药的反应来选择,努力做到解决问题个体化,而不强求一律或理论上“合理”。当前在用药中有几种情况值得注意:

  1.服药多而杂同时处方4~5种或更多药物,殊不知同时使用的药物越多,药物不良反应率越高,对已有损害的胃难免负担过重。

  2.随意使用抗生素把胃炎当一般细菌性炎症来“消炎”,随意挑选单一抗生素来治疗幽门螺杆菌,这样做有害无益,尤其会给以后正规的根治幽门螺杆菌带来抗药性的困难。

  3.要求“完全治愈”慢性胃炎特别是肠腺化生(肠化)和不典型增生者,这些变化是机体对炎症与萎缩的一种补偿和修复反应,除非重度改变,并非全是癌前病变,要求治疗到完全正常(病理切片的完全正常)不切合实际。何况目前并无肯定的“灵丹妙药”,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定期做胃镜复查,做到基本无临床不适症状即可。



回答:2007-03-1612:42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共0条评论...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慢性胃炎 爱问知识...”相似的文章

更多>>

慢性胃炎疾病

实验室检查 1.胃酸 浅表性胃炎胃酸正常或略低,而萎缩性胃炎则明显降低,空腹常无酸,Burhol用加大组胺法观察47例浅表性胃炎的最大胃分泌量平均为17.4mmol,46例萎缩性胃炎平均为5.6mmol,正常对照44人平均为19.8...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