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慢性心功能不全

慢性心功能不全(chronic Cardiac insufficiency)

时间 : 2009-12-01 01:14:23 来源:info.med.hc360.com

[摘要]

慢性心功能不全(chronic Cardiac insufficiency)-心功能不全,心脏病,医疗器械

慢性心功能不全(chronic Cardiac insufficiency)慧聪网2005年9月23日15时54分

早产儿、新生儿和老年人对洋地黄的耐受性差,重度或弥漫性心肌病患者,粘液性水肿患者的耐受量亦低,给药时剂量宜偏小,并应警惕发生毒性反应。低血钾、低血镁、高血钙易致洋地黄中毒,因而大量利尿时不宜给洋地黄负荷量,洋地黄治疗的同时不给予钙盐。肾功能受损可影响地高辛、毛花甙C和毒毛花甙K清除,直流电复律可诱发洋地黄毒性反应而引起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时均应注意。

考来烯胺可阻断洋地黄毒甙的体内肠-肝循环,苯巴比妥、保泰松和苯妥英可促进洋地黄毒甙的肝脏代谢,均使洋地黄毒甙的半衰期缩短、利血平和高血钾可减少洋地黄和心肌的结合,轻泻药和抗生素可影响洋地黄的吸收,甲状腺功能亢进时洋地黄的代谢和清除均加速。奎尼丁、胺碘酮、钙通道阻滞剂等可增高血清洋地黄浓度,用药时均应加以考虑。

5)洋地黄毒性反应:自不采用洋地黄化或饱和量的给药方法以来,洋地黄的致命性毒性反应及其致死率已明显降低。地高辛等作用迅速类洋地黄制剂的中毒反应主要为心律失常,胃肠道反应较少见。如能重视并警惕易致中毒的情况,则毒性反应发生率可显著降低。

常见的洋地黄中毒表现有:①胃肠道反应。纳差、恶心、呕吐,应与心力衰竭本身或药物(如氯化钾、氨茶碱、氨苯蝶啶等)引起的胃肠道反应鉴别。心力衰竭好转时或增加洋地黄剂量过程中出现的胃肠道反应,排除其他药物影响后,应考虑为洋地黄毒性反应。②心律失常。洋地黄中毒可引起各种心律失常,心脏病和心力衰竭本身也能引起多种心律失常,必须仔细鉴别。服用洋地黄过程中心律突然转变,是诊断洋地黄中毒的重要依据。如心率突然显著减慢或加速,由不规律转为规律,由规则转为特殊的不规则等。对洋地黄中毒具有诊断价值的特征性心律失常为:多形室早呈二联律,尤其是发生在心房颤动基础上;心房颤动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与房室交接处心律;心房颤动伴加速的交接处自主心律呈干扰性房室分离;心房颤动频发交接处逸搏或短阵交接处性心律;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双向性交接处性或室性心动过速和双重心动过速。洋地黄引起不同程度的窦房和房室传导阻滞也颇常见,心房颤动和扑动则较少见,而束支传导阻滞则尚未见报道。目前认为并行收缩心律非洋地黄中毒所致。室性过早搏动呈二联律虽然常见于洋地黄中毒,但亦常见于其它情况,因而不能以此诊断洋地黄中毒。同样,应用洋地黄过程中由窦性心律转为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是洋地黄中毒的特征性表现,但以洋地黄制剂治疗房性心动过速引起的房室传导阻滞,则是预期的洋地黄治疗作用,并非中毒表现,应区别对待。③神经系统表现。可有头痛、失眠、忧郁、眩晕、甚至神志错乱。④视觉改变。可出现黄视或绿视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地高辛含量,作为判断其用量和毒性反应的参考,其临床价值因地高辛中毒组与非中毒组间血清地高辛浓度有重叠而受限制。地高辛有微弱的抗原性,与蛋白质结合可形成抗原复合物,从而产生抗体。通过测定地高辛-抗体,可以了解血清地高辛含量。地高辛中毒组的血清地高辛浓度较非中毒组明显增高,但组间有重叠现象。一般认为血清地高辛浓度<0.5ng/ml或>2.5ng/ml,可分别反映地高辛量不足和中毒,血清浓度在两者之间的难以定论。其次,血清地高辛浓度测定应在给药后至少6h进行,也有在给药后24h测定的,测定时间无统一标准,可能影响结果的判断。总之,单凭血清测定判断地高辛不足或中毒,并不十分可靠,应结合临床及心电图判断。

毒性反应的处理 一旦作出毒性反应的诊断,应立即停药。轻度毒性反应如胃肠道、神经系统和视觉症状、I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和偶发室早等心律失常表现,停药后均可自行缓解。地高辛中毒症状大多在24小时内消失。应仔细寻找并去除中毒的诱因,如低血钾诱发的心律失常,除补充钾盐外,应立即停用排钾利尿药。

[上一页][<<][11][12][13][14][15][16][17][18][]【发表评论】【评论】【大中小】【推荐】【打印】【论坛】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 慢性心功能不全...”相似的文章

更多>>

慢性心功能不全疾病

根据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一般不难作出诊断,其它的辅助检查方法有: 1、体格检查:呼吸频率常达每分钟30~40次,听诊时两肺满布湿性啰音和哮鸣音,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频率快,同时有舒张早期第3心音而构成奔马律,肺...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