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慢性心力衰竭

解构2007版中国慢性心力衰竭指南

时间 : 2009-12-01 16:11:53 来源:www.cmt.com.cn

[摘要]

解构2007版中国慢性心力衰竭指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吴学思

在过去的10~15年间,心力衰竭的治疗目的已从改善血液动力学,转变为阻断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改善心脏重塑、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延长寿命。为适应医学发展,使我国各级医生与时俱进,有新指南可循,我国心力衰竭专家组正式发表了2007年版心衰指南。新版指南对慢性心力衰竭的定义、表现、诊断和防治进行了详细论述,本文仅重点地对新增加或修改之处作要点介绍。



凸显关键性药物治疗作用

  在治疗方面,本指南的重点仍是药物治疗。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应用,改动较大。



心衰治疗基础:利尿剂

  指南重新强调了利尿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基础和关键作用,利尿剂控制缓解心衰症状“立竿见影”,是其他任一有效“生物学治疗”的基础。当然在慢性心衰中必须合用抑制交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药物,因为利尿剂只能控制症状和液体潴留,而不能改善心脏重塑和生存率。



心衰治疗关键:抑制交感和RAAS的药物

  AC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石,在各指南中均为IA类推荐。

  β受体阻滞剂指南再次明确肯定了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不可取代的一线位置,为IA类推荐。

  β受体阻滞剂长期治疗不仅能改善临床情况、左室功能和心室重塑,在标准治疗(利尿剂、ACEI等)基础上又可将生存率提高34%~35%,而且是唯一有效降低猝死率的药物。

  除了三大里程碑研究已证实的三种制剂:卡维地洛、琥珀酸美托洛尔控释片或缓释片,以及比索洛尔之外,根据我国国情和具体实践结果,本指南仍保留了酒石酸美托洛尔平片治疗心衰的位置。应用时需因人而异至靶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

  ARB本指南中将“有心衰症状且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和“心肌梗死后LVEF降低,不能耐受ACEI的患者”,使用ARB增加为Ⅰ类建议,反映了ARB在慢性心衰治疗中循证医学证据的进展,使不耐受ACEI的心衰患者也能得到充分有效的生物学治疗。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能在ACEI基础上加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有利于抑制“醛固酮逃逸现象”,进一步抑制醛固酮的有害作用。

  应用时必须权衡其降低心衰死亡与住院益处和致命性高钾血症危险,“在不能检测血钾和肾功能的情况下使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风险大于益处”。

  应明确的是:心衰患者应用此类药物的目的是“生物学治疗”,而非作为利尿剂应用,剂量不宜过大。



重要辅助治疗:地高辛

  洋地黄由于不属于“生物学治疗”范畴,对死亡率的影响呈中性。但指南仍倾向于将其作为较重要的辅助治疗,用于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慢性心衰患者住院率,尤其适用于心力衰竭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患者。

  急性心衰并非地高辛的应用指征,除非合并有快速室率的心房颤动。



将心衰扼制在“摇篮里”

新版指南引入心衰新阶段分级,强调从源头阻断心衰发生发展。

  新版指南对慢性心力衰竭提出了新的“阶段分级”,即A、B、C、D4个阶段,包括了心力衰竭的发生和进展全过程。

  该分级建议是对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的补充,而非替代。NYHA分级主要针对“阶段分级”中C和D阶段患者,而“阶段分级”还包括了发展为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A阶段)和心脏结构变化(B阶段),提出在左室功能不全或症状出现之前采取治疗措施,可降低心力衰竭病残率和死亡率,强调医患高度重视并控制这些危险因素,更加注重从心力衰竭发生的源头和进程上阻断心血管事件链,切实做到以预防为首,阻断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



本次指南新增内容

非药物治疗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和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作为慢性心衰治疗的重要进展在本指南中也得到了认可。本指南首次将“对于经优化药物治疗,LVEF≤35%、NYHAⅢ~Ⅳ级、窦性节律、心脏失同步(目前定义为QRS间期>0.12s)的患者,应接受CRT治疗,除非有禁忌证”列为Ⅰ类建议(证据A)。另外,ICD对预防心衰患者猝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推荐应用于全部曾有致命性快速心律失常而预后相对较好的心衰患者。

舒张期心力衰竭

  本次指南增加心脏舒张功能不全一节,也是为何本次指南标题将“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指南”改为“慢性心力衰竭指南”的原因。目前对舒张性心衰的治疗尚缺乏特异措施,主要着重于控制血压、控制房颤律或心室率,改善心肌缺血和左室肥厚等。

瓣膜性心脏病

  瓣膜性心脏病患者的主要问题是瓣膜本身有器质性损害,任何内科治疗或药物均不能使其消除或缓解。其治疗关键是适时修复瓣膜(手术修补或置换瓣膜)。由于该病的临床特殊性,应用神经内分泌抑制剂治疗慢性心衰的长期临床试验,均未入选此类患者。

有伴随疾病心衰患者的治疗

  本指南均列专节介绍某些特殊人群,如并存其他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和心律失常)、或伴非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贫血、肺部疾病和肾功能不全等)的心衰患者,应如何应用心衰药物。

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时的治疗

  这部分是各级医师经常遇到和感到困惑的问题,本指南增加专节介绍对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时如何选用药物,如何处理正在应用β阻滞剂的患者等问题,做了简明扼要的阐述。指南特别强调在长期心衰治疗中要注重保持机体的“干重”,警惕水钠潴留再现,并及时使用利尿剂。

  指南的制定以现有循证医学为证据不断更新发展,旨在以最佳手段使多数患者获益。Braunwald教授早在本世纪初就指出,在21世纪,心血管医生面临的二个战场是“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相信新指南的出版将进一步推动和促进临床心力衰竭的规范诊治,使心力衰竭患者更大获益。

责任编辑刘屹循环

 

中国医学论坛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镜像

ChinaMedicalTribuneCopyright(c)2000
AllRightsReserved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解构2007版中国慢...”相似的文章

更多>>

慢性心力衰竭疾病

1、X线检查 可查见心影大小及外形,为心脏病的病因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根据心脏扩大的程度和动态改变也可间接反映心脏功能状态,若有肺淤血,主要表现为肺门血管影增强,上肺血管影增多与下肺纹理密度相仿,甚...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