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1 20:06:42 来源:www.clinixoft.com
医宝问病网 - 科凌力医学软件(深圳)有限公司
毛囊炎FolliculitisOtherlocalinfectionsofskinandsubcutaneoustissueL08张学军:《皮肤性病学・第6版》毛囊炎累及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细菌感染性皮肤病。高温、多汗、搔抓、卫生习惯不良、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器官移植术后、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常为诱发因素。原有数据库资料毛囊炎系由葡萄球菌等感染毛囊部所引起的化脓性炎症。多见于成年人。职业中接触矿物油、沥青、煤焦油,治疗中外用皮质激素软膏、焦油类软膏,以及伤口包封治疗等均能引起毛囊炎。抵抗力低下,服用免疫抑制剂或糖尿病患者易得本病。张学军:《皮肤性病学・第6版》本组皮肤病多为凝固酶阳性金葡菌感染引起,偶可为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假单孢菌属、大肠杆菌等单独或混合感染。原有数据库资料组织病理示毛囊口角层下脓疤、毛囊口部有多数中性粒细胞浸润,后期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及异物巨细胞。张学军:《皮肤性病学・第6版》系局限于毛囊口的化脓性感染。好发于头面部、颈部、臀部及外阴。皮损初起为红色毛囊性丘疹,数天内中央出现脓疱,周围有红晕,脓疱干涸或破溃后形成黄痂,痂皮脱落后一般不留瘢痕。发生于头皮且愈后留有脱发和瘢痕者称为秃发性毛囊炎(folliculitisdecalvans);发生于胡须部称为须疮(sycosis);发生于颈项部,呈乳头状增生或形成瘢痕硬结者,称为瘢痕疙瘩性毛囊炎(folliculitiskeloidalis)。原有数据库资料基本损害呈与毛囊一致的红色丘疹,其中心有毛发贯穿,顶端迅速化脓形成脓点,周围绕以红晕。以后排出少量脓液,干燥结痂。愈后不留痕迹或有浅表疤痕,自觉瘙痒。好发于有毛发及易受摩擦部位,特别是头皮、后颈及背部,经常接触油脂或沥青的工人,则四肢常受累。反复发作者,称复发性毛囊炎。易发生在瘙痒性皮肤病基础上。张学军:《皮肤性病学・第6版》可取脓液直接涂片,革兰染色后镜检,同时留取标本作细菌培养和鉴定,并作药敏试验。张学军:《皮肤性病学・第6版》毛囊炎可依据以毛囊为中心的炎性丘疹和小脓疱作出诊断;原有数据库资料本病应与寻常性痤疮鉴别,后者见于青春期,惯发于颜面、上胸背部,有黑头损害。张学军:《皮肤性病学・第6版》应注意皮肤清洁卫生、防止外伤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等。本病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多发性毛囊炎应进行内用药物治疗。(一)外用药物治疗:早期疖未化脓者可热敷或外用20%鱼石脂软膏、3%碘酊,亦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5%新霉素软膏。(二)内用药物治疗:可选用青霉素类、头孢类、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也可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三)物理治疗:疾病早期可用超短波、远红外线和紫外线理疗。原有数据库资料治疗可外用5%-10%硫黄炉甘石洗剂或3%碘酊,也可用0.5%新霉素软膏。重者内服抗生素或中草药;反复发作者可用葡萄球菌混合菌苗,同时治疗有关的疾病和瘙痒性皮肤病,注意清洁卫生。1.原有数据库资料2.张学军:《皮肤性病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P66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