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编号66351至66400间共44条。
66351:泌乳素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手术治疗:泌乳素瘤可以手术治疗,如能全部切除肿瘤,则效果较好。但对肿瘤体积较大的不易切除干净,术后复发率高。(2)放射治疗:对不适宜作手术者、手术未能全部切除肿瘤以及术后复发者可以作垂体放射治疗。放射治疗起效较慢,血泌乳素下降缓慢。(3)药物治疗:目前最有效和最常用的是溴隐亭。其它药物有左旋多巴。溴隐亭宜用最小有效剂量,为了估计疗效,初用时可作溴隐亭试验,服药2.5毫克后血泌乳素下降50%以上者说明对药物反应好...查看详细(457字节)
66352:泌乳素瘤是怎样一种病?
泌乳素瘤是垂体泌乳素细胞肿瘤,引起明显的高泌乳素血症,表现为泌乳、闭经及不育。绝大多数发生在女性。在过去的报告中,泌乳素瘤患病率不高,仅占垂体瘤6%左右。而实际上泌乳素瘤在垂体瘤中比例很高,在垂体瘤中占首位,约为l/3。这是由于近年来对疾病认识的提高,建立了泌乳素的放射免疫测定法,使过去误认为“嫌色细胞瘤”的病人纠正诊断为泌乳素瘤,cT扫描和核磁共振等影像检查的正确定位,垂体瘤切除手术的广泛开展...查看详细(637字节)
66353:泌乳素有什么作用?
在女子,泌乳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乳房的生长发育、妊娠分娩后乳汁的生成和分泌。在妊娠后期和哺乳期间,血液中这种激素的浓度比较高。不过,为了实现这一作用,需要体内多种内分泌激素的参与,如生长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在男子,脑垂体也制造泌乳素,数量上少于女子,在正常情况下,它对身体无多大作用。脑垂体疾病...查看详细(332字节)
66354:男子也会得泌乳素瘤吗?
男子也会得泌乳素瘤,但较女子要少见得多,一旦发现,泌乳素瘤的体积一般都比较大,属大腺瘤(直径>10毫米),产生较多的垂体瘤压迫症状,如头痛、视力减退及视野缺损等。由于男女生理上和内分泌功能上的差别,男子患泌乳素瘤时的症状与女子有很大不同,男子泌乳素瘤的早期表现有性欲减退或消失,阳痉,睾丸变软变小,精液量减少,精子缺乏而致不育。只有少数病人伴有乳房发育和泌乳。如缺乏对本病的认识,易误认为是一般的性功能不正常...查看详细(522字节)
66355:脑垂体的结构如何?
脑垂体虽小,却分好几个部分,大体上分为前叶和后叶,后叶又分中间部和神经部两部分。前叶和后叶中间部合并在一起叫腺垂体,它由腺体组织所构成。腺体组织主要由3种细胞组成,根据染色不同它们分为嗜酸细胞、嗜碱细胞和嫌色细胞。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这些细胞已有新的分类方法,根据细胞能分泌什么激素来命名,把能分泌生长激素的细胞叫生长激素细胞,能分泌泌乳素的细胞叫泌乳素细胞,依此类推。后叶的神经部主要由神经纤维及神经胶质细胞所组成...查看详细(608字节)
66356:脑垂体会发生哪些疾病?
垂体虽小,发生的疾病却不少,最多见的是垂体肿瘤。垂体肿瘤绝大部分是良性的,根据肿瘤细胞能否产生激素分为功能性垂体瘤和无功能性垂体瘤两大类。功能性垂体瘤又以肿瘤细胞生产的激素种类不同分为生长激素瘤,表现为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泌乳素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表现为柯兴综合征;以及其它少见的肿瘤。功能性垂体瘤生产的激素大大超过正常,就出现激素过多的病征。垂体激素产生不足的疾病也有不少,如垂体性诛儒(生长激素不足)、性腺功能低下(促性腺激素不足)...查看详细(584字节)
66357:脑垂体有什麽功能?
脑垂体各部分都有独自的任务。腺垂体细胞分泌的激素主要有7种,它们分别为生长激素、泌乳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和黑色细胞刺激素。神经垂体本身不会制造激素,而是起一个仓库的作用。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制造的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通过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神经纤维被送到神经垂体贮存起来,当身体需要时就释放到血液中。脑垂体激素的主要功能见表2。表2脑垂体激素的主要功能激素主要功能生长激素泌乳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黑色素细胞刺激素抗利尿激素催产素促进生长发育...查看详细(1070字节)
66358:脑垂体在什么地方?
脑垂体是全身内分泌腺中最复杂、最重要的一个,但它的体积最小,像颗黄豆,前后径为8一ll毫米,横径为lO-16毫米,高度为5-6毫米,重量只有0.4-1.1克,平均O.5克。可能是由于它的重要性,在体内受到良好的保护,它深居在大脑底部。大脑底部有一块骨头叫蝶骨,蝶骨上有一个像马鞍形状的小窝,称蝶鞍,脑垂体就舒舒服服地躺在里面。所以,脑垂体一旦有病需要开刀时,外科医生必须费一番周折才能见到它的尊容(图3)...查看详细(534字节)
66359:尿崩症病人过分限制饮水有什么危险?
尿崩症病人排尿多引起饮水多。但如果不加限制地饮水,也会使排尿增加过多,造成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不便。因此,饮水量应适当加以控制,但也不应过分。在未经治疗的尿崩症病人,即使饮水量减少,肾脏仍然排出大量尿液,时间稍长,就会引起脱水,使血液浓缩。在某种特殊情况下若得不到饮水,或因麻醉、外伤及其它疾病引起意识不清,不能主动饮水时,会很快发生严重脱水,出现头痛、心跳加快、烦躁,甚至
昏迷,危及生命。脑垂体疾病...查看详细(414字节)
66360:尿崩症的病因有哪些?
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制造的,然后转送到垂体后叶贮藏起来,身体需要时释放入血,随血液到肾脏发挥作用。因此,下丘脑或垂体后叶组织受损破坏,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时,就会出现尿崩症。具体病因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1)继发性尿崩症:其病因有下丘脑及垂体部位的手术、颅脑外伤、下丘脑及垂体的肿瘤(常见为颅咽管瘤和异位松果体瘤)和各种炎症;全身疾病波及到下丘脑,如白血病、结节病、黄色瘤及结核等。(2)原发性尿崩症:因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的神经细胞发生退行性变性...查看详细(578字节)
66361:尿崩症如何治疗?
继发于其它疾病的尿崩症,应争取去除病因。有肿瘤的切除肿瘤,有炎症的消除炎症。对原发性尿崩症,或者病因不能有效去除者,治疗目的是减
少尿量,减轻口渴多饮症状。常用药物如下。(1)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有不少种类,如加压素水剂、长效尿崩停、尿崩停粉及人工合成加压素。加压素水剂需作皮下或肌肉注射,起效快,有效时间仅能维持6小时左右,每天需注射3-4次,长期应用不方便。比较常用的是长效尿崩停,它是一种油剂...查看详细(1380字节)
66362:尿崩症为什么会影响儿童发育?
尿崩症在儿童也常可发生,一组报告:10岁以下者占26%,20岁以下占60%。小儿患尿崩症时,除了口渴多饮、多尿外,还可影响生长发育。这是因为尿崩症时,伴随着大量排尿而带出不少盐类,引起体内水分和电解质不足,血容量减少,影响全身组织新陈代谢,加上口渴多饮、多尿干扰患儿的休息,食欲减退。使得小儿的生长发育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对小儿尿崩症更应及时诊断,有效治疗。脑垂体疾病...查看详细(372字节)
66363:尿崩症为什么尿量多?比重低?
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重吸收水分(见27问)。在抗利尿激素缺乏时,大量水分就成为尿排出体外。那么,怎么会排出这么多尿呢?从肾小球滤过到肾小管的液体,我们称之为初尿或原尿,每分钟约有100多毫升,l昼夜约有150000毫升。而正常人每天尿量仅1500毫升左右,也就是说从肾小球滤过的液体99%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了,这项任务是在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下完成的。因此,没有抗利尿激素,当然会大量排尿。未被吸收的水分冲淡了尿液...查看详细(438字节)
66364:尿崩症有哪些特点?
尿崩症的主要特点是排尿次数增多,尿量多,l天尿量5-10升,多者可达30多升。多尿的发生多数是逐步发展的,几天或几周内病情渐呈明显。也有少数病人在某一天突然发生多尿。伴随着多尿的是烦渴多饮,喜饮凉水。病人上课学习、工作期间,或外出上街时需备用饮水,不然烦渴难以耐受。病人常觉口干舌燥,咀嚼不便,吞咽不畅,食欲下降,皮肤干燥,出汗减少。口渴多饮、多尿干扰病人睡眠休息和工作学习,久之,可出现精神不振、情绪低落、疲乏困倦...查看详细(529字节)
66365:女性泌乳素瘤有什么特点?
女性垂体泌乳素瘤多为微腺瘤(瘤体直径<10毫米),垂体瘤压迫症状较少。常见于20-35岁年青妇女。主要特点有3个:闭经、乳溢和不孕。闭经最常见,约占90%,很多病人常因闭经、月经紊乱和不孕去妇产科就诊而发现本病。乳溢是本病较为特征性的表现,约占50%一90%。乳房流出的液体外观似乳汁,轻者只在挤压乳房时才出现乳溢,称触发泌乳。乳汁分泌多者常有自发流出而打湿内衣,有的为停止哺乳后很长时间持续泌乳。乳溢多为双侧...查看详细(700字节)
66366:乳溢症的病因有哪些?
已经知道泌乳是通过泌乳素等多种激素的调节来实现的(见23问)。泌乳素分泌的多少受下丘脑控制,下丘脑分泌的两种激素,其中一种抑制泌乳素分泌,另一种兴奋泌乳素分泌。在正常情况下,抑制泌乳素分泌的作用占优势,垂体只能分泌少量的泌乳素。因此,下丘脑的病变,或下丘脑与垂体联系中断时,下丘脑不能正常地抑制垂体泌乳素分泌,就会出现血液泌乳素浓度升高。垂体泌乳素细胞肿瘤或增生是高泌乳素血症的主要原因。引起乳溢症的病因很多...查看详细(890字节)
66367:身高超过常人都是巨人症吗?
巨人症患者身高比常人要高得多,但身高超过常人不都是巨人症。上面已经说到巨人症是垂体生长激素瘤引起的,血液中生长激素水平是高的。所以身材高大伴有生长激素瘤者才是巨人症。那么,引起身材高大还有什么其它原因呢?首先是体质性身材高大,是由遗传和后天因素决定的。欧美人比亚洲人身材高,我国北方人比南方人身材高一些,父母个子高的,子女个子也较高。生活水平高,营养条件好,使得年青一代比父母长得高大,这些都是正常现象...查看详细(720字节)
66368:哪些人不宜接种麻疹疫苗?
不宜接种麻疹疫苗的人有下列几种:(1)发热。高热或发热持续较长时间的人,应推迟至恢复后再接种。轻微上感者不在此列。(2)急性传染病患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波动期患者(含活动性结核病)。(3)有严重佝偻病、心、肝、肾疾患者。(4)过敏体质者。一般人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很少发生过敏反应。若有也较轻微,主要是注射局部起风团、潮红或荨麻疹。但极少数对食用鸡蛋有过敏史者(荨麻疹、咽喉肿胀、呼吸困难、
血压下降)...查看详细(949字节)
66369:妊娠麻疹和先天性麻疹有什么特点?
过去罕见妊娠期麻疹,由于实施计划免疫后成人麻疹发病比例上升,妊娠期麻疹的发病比例较前也有相对增高,但总、的来看目前还是属于少数。临床表现符合成人麻疹特点,症状通常较重,且易引起流产、早产或死产,这种情况多发生在麻疹的出疹期。国外报道了24例妊娠期麻疹,其中9例于极期分娩,6例是足月或接近足月产,2例是早产,均存活。但足月产的6个婴儿中有3个于出生时及出生次日出麻疹,说明麻疹病毒可以通过胎盘传给胎儿...查看详细(898字节)
66370:如何保存麻疹疫苗?
麻疹疫苗保存和运输过程中除了要注意不能野蛮搬运;不能被重物压挤以防安瓿破碎外,还应注意存放和操作环境的温度,既不能热,又不能冷,适宜的温度是2―8℃;还要求避光;因此存放在电冰箱中即很适宜。如果小量携带,可置于冰筒中,若大批长途运送则需用冷藏车或装有干冰的保温盒。冻干制剂耐热性较液体制剂稍好,置37℃28天仍有效力,然而有条件时仍宜冷藏贮存。为什么麻疹疫苗这么娇嫩?这是因为麻疹疫苗是用经减毒处理的活麻疹病毒制成的...查看详细(904字节)
66371:如何判断麻疹喉炎时喉梗阻的程度?
麻疹喉炎时的喉梗阻属于急性喉梗阻,病情发展快,苦处理不当或不及时,死亡率很高,因此患儿家长或保育人员应了解急性喉梗阻的表现,以便及时送患儿就诊。医生和护士应掌握喉梗阻分度,会判断轻重,以便不失时机地给予正确治疗。急性喉梗阻临床上分4度。I度较轻,Ⅳ度极重。I度:患儿安静时无症状,活动或哭闹时则出现轻度吸气性呼吸困难及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于吸气时凹陷),心率与心音无大改变。Ⅱ度:安静时即有轻度吸气性呼吸困难...查看详细(820字节)
66372:如何治疗麻疹肺炎合并心衰?
麻疹肺炎合并心衰时,除去原有麻疹、肺炎的治疗之外按照心衰出现的急缓、程度的轻重,可酌情选用:(1)西地兰或洋地黄毒甙:按每公斤体重30―40微克计算出化量,于18―24小时内分数次给完。第一次给总量的1/2―1/3,余量分2―3次,间隔6小时给1次,皮下注射或加5%一10%葡萄糖液10毫升静脉缓慢注入。以后每日给1次维持量,维持量为洋地黄化量的1/10。(2)毒毛旋花子甙K:按每公斤体重7微克计算...查看详细(601字节)
66373:什么是非典型麻疹综合征?
非典型麻疹综合征,是接种灭活的麻疹疫苗后的某些人,在接种后数年又感染了麻疹病毒时所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发病的高峰年龄是10―14岁,男多于女,与典型麻疹相比它有如下特点:(1)高热持续时间长(多在16天左右),全身症状重,部分患者伴肝损害,心肌受累,血小板下降,甚至有血管内弥漫性凝血的某些症状。(2)出疹顺序不同。皮疹往往从四肢末端开始,逐渐向颜面及躯干部扩展。面部与前胸皮疹少...查看详细(1288字节)
66374:什么是麻疹双份血清学化验?
前已述及有关麻疹的实验室检查有多种,其中有一种是测定血清中麻疹抗体。这类实验的理论基础是:当人感染上麻:疹病毒后,这种致病微生物即作为抗原。可以刺激我们机体产生能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即特异性抗体。这是人体防御机能之一,然而产生抗体需经一定的时间过程。在发病初期虽已有抗体产生,但含量不多。测不出或测得数量甚微,随着时间延长,抗体不断增加。至疾病恢复期时血清中抗体含量已达较高水平。如果我们在疾病的急性期和恢复期各抽1次血(这就是双份血清)...查看详细(785字节)
66375:为何麻疹患者并发中耳炎也是幼儿多?
麻疹患者并发中耳炎并非成人没有,而是少见,相反,在幼儿却经常可以见到。这也是由于幼儿与成人在解剖生理上略有不同。我们知道,在口腔后边咽部上方,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小细管通向中耳,这个小管叫耳咽管。一般直观检查时不易被发现,但闭着嘴擤鼻涕时会感到耳部发闷;飞机下降时耳内疼,通过捏住鼻孔闭嘴鼓气可使耳疼减轻,这都证明鼻腔、口腔、咽腔与耳相通,通路就是这条耳咽管。成人的耳咽管很细,走向较直立,幼儿的耳咽管相对较粗短...查看详细(550字节)
66376:为什么麻疹患儿还会耳朵疼?
在不到5%的麻疹患儿中,出疹期可以有耳疼症状。耳疼常是麻疹并发中耳炎的主诉。大孩子会向你诉说哪只耳朵疼,甚至能描叙为耳朵深处胀疼、搏动性疼、听力减退。小孩子不会诉说症状,但可表现为烦躁不安、易哭闹,乱抓耳廓。如果这时我们进行耳部检查会发现鼓膜充血、发红、向外凸出,光反射及表面标记模糊。此时热程会比一般麻疹长。当鼓膜穿孔脓性分泌物排出时疼痛迅速减轻。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1)全身应用抗生素...查看详细(731字节)
66377:为什么婴幼儿麻疹并发肺炎喉炎者比成人多?
婴幼儿麻疹并发肺炎、喉炎者比成人多,而且若发现了不及时救治或处理不当还能导致死亡。婴幼儿与成人之间的这种差别主要是由婴幼儿时期呼吸道的解剖、生理与免疫机能特点所决定的。比如成人鼻腔里有鼻毛,可过滤并阻挡空气中的尘埃和致病微生物,使后者不能随呼吸长驱直入下呼吸道,减少了继发感染的发生。而婴幼儿的鼻毛还没长出来,致病微生物容易被吸入。成人的鼻腔、气管分泌功能强,可通过分泌粘液粘着随空气进入的部分致病微生物...查看详细(788字节)
66378:为什么注射麻疹疫苗能预防麻疹?
年长一些的人们都有这种经验,即出过麻疹的孩子不害怕再与麻疹患者接触,因为他不会再发病。事实上也是绝大部分人一生中只得1次麻疹。这是为什么?因为当麻疹病毒首次进入人体后能刺激体内免疫系统,对它产生特殊的免疫力,就好像训练出一批精兵强将,当再次接触麻疹病毒时。体内对其具备了特殊的抵抗力,麻疹病毒也就不能再为所欲为了,那么,能不能想一个办法让他既不出麻疹又获得这种特殊的免疫力呢?过去不能,现在能。这就是注射麻疹疫苗...查看详细(745字节)
66379:新兵入伍后为何要接种1次麻疹疫苗?
我国自麻疹减毒活疫苗广泛接种以来,麻疹发病率在军内外已显著下降。但在某些地区仍有小范围流行,特别是高年龄组的发病者明显增多。80年代以来,成人麻疹17―28岁发病率约占各医院收治总麻疹数的20%一50%。1989年3月沈阳空军医院连续收治21例成人麻疹,全部是新兵,他们来自六省一市,北至黑龙江、南至浙江省。这些新兵发病后,除常见麻疹症状、体征外,全身中毒症状特别重,如持续高热5―9天者达80%,较重的呼吸道伴消化道症状者达90%一100%...查看详细(774字节)
66380: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是怎样的一种病?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是由于麻疹病毒持续感染所致的一种罕见的致命性中枢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总的特点是隐袭起病,亚急性或慢性进展,最后死亡。临床表现可分为4期:第一期――情绪激动,有幻觉或表情淡漠、记忆力减退、智能低下、学习退步及性格变化等大脑高级神经活动障碍。第二期―一―出现运动性痉挛,面目无表情,眼球无目的转动。第三期一一呈昏睡或木僵状态、去大脑强直。第四期一一四肢屈曲、傻笑或啼哭、下视丘功能出现障碍:体温升高、脉搏加快、血压上升、异常多汗等...查看详细(1135字节)
66381:疫苗接种后麻疹临床表现更易与风疹混淆,有鉴别办法吗?
推广麻疹疫苗26年后,10岁以上儿童及25岁以下成人病例显著增加,从接种前的0.7%上升至45%左右,轻型和不典型病例增多,且常与风疹相混淆。单凭症状、体征和既往经验把轻型麻疹误诊为风疹的比率达56.7%,而把风疹误诊为麻疹的比率达53.5%。为此解放军三O二医院对500例住院麻疹和风疹疑似病例进行专题研究,至少有3方面的经验可以借鉴。(1)轻型麻疹和风疹在最高体温、热程、出疹时间、颈后及枕后淋巴结肿大压痛等4项主要临床指标方面...查看详细(1140字节)
66382:疫苗普种后麻疹的感染形式和特征有什么变化?
我国从1965年对大城市实行麻疹疫苗普种,尤其自80年代实行计划免疫后,麻疹的显性感染率明显下降,而隐性感染已成为重要形式。据1983-1990年的文献报道,在麻疹大流行的季节和地区中,测定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麻疹密切接触者,发现隐性感染率可达86.21%,但亦有报道隐性感染率为28.5%、34.59%和75%者。这种隐性感染率的差异考虑与观察对象体内麻疹抗体水平高低不一有关,亦与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有关,还与感染者与麻疹患者密切接触的程度有关...查看详细(802字节)
66383:疫苗普种后麻疹发病季节有何变迁?
麻疹这个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但每季发病数多少悬殊颇大,即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的特点。在我国以冬春季发病率最高,从第一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间,发病数可占全年发病数的60%以上,其中又以12月和1月份最多。其原因为冬、春季天气寒冷,人们室内活动较多,麻疹是呼吸道传染病,一旦有此病发生,通过说话、咳嗽、打喷嚏,在密集的人群中播散开来是很容易的。同时此期内细胞产生干扰素较少,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也减弱,不如代谢旺盛的温暖季节...查看详细(883字节)
66384:疫苗时代对麻疹的免疫策略是什么?
自60年代初广泛应用麻疹疫苗以来,麻疹的发病率虽有显著降低,但距消灭麻疹的一天还相当远,因为麻疹免疫接种在某些地区尚未普及,世界上还有不少国家不能制止麻疹流行,所以消灭麻疹任重道远,还需不懈努力。麻疹是传染性很强的呼吸道传染病,在潜伏末期即开始有传染性。近年来不典型病例增多,增加了诊断难度。因此,在控制其流行的3个环节中,就以抓保护易感者这一环节更为重要,管理好传染源及切断传播途径亦应重视...查看详细(2479字节)
66385:婴幼儿麻疹伴呼吸道并发症时为什么容易发生呼吸道梗阻?
婴幼儿麻疹伴呼吸道并发症时,容易发生呼吸道梗阻,主要由这个年龄组的解剖生理特点决定的。在上呼吸道,鼻阻只会引起不适,并不威胁生命,而咽喉部梗阻则不同,婴幼儿的上呼吸道梗阻就容易发生在此处。这是由于喉头声门部位本来就是人体上呼吸道最狭窄的地方,婴幼儿就更窄,而且此处粘膜娇嫩、松弛,淋巴组织丰富,一旦受病原体侵犯极易发炎、
水肿、充血,局部肿胀会使原来就狭小的缝隙变得更小或完全阻塞。临床大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查看详细(468字节)
66386:怎样预防麻疹?
和预防其它传染病一样,麻疹的预防工作也应抓管理好传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3个环节。而其中以保护易感人群为主,制定一个以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1)管理好传染源:由于麻疹患者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因此管理好患者对控制本病的播散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做法是:①对处于传染期的麻疹患者应予隔离治疗,有条件者送传染病院,那里隔离严密。若无条件住院,对普通麻疹患儿在隔离治疗也行,最好不去医院就诊...查看详细(1254字节)
66387:怎样掌握气管切开时机?
在麻疹喉炎患者出现皿度喉梗阻临床表现时即可行气管切开术治疗。具有Ⅱ度喉梗阻临床表现并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也应立即进行气管切开:(1)系继发细菌性感染,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喉炎。(2)患儿年龄在2岁以下。(3)中毒症状显著。(4)经过积极的保守治疗l一2小时,症状不见减轻,甚至有加重趋势时应果断决策立即行气管切开,否则有造成心跳骤停、立即死亡的危险...查看详细(906字节)
66388:怎样治疗麻疹喉炎?
(1)麻疹喉炎的治疗原则:①分秒必争,不可等闲视之。②由麻疹病毒本身引起的喉炎,主要是对症治疗。继发的细菌性喉炎,则应加用抗生素。③雾化吸入和精心护理相当重要。(2)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创造安静而舒适的环境。如病室内不得大声喧哗,温度在20℃左右。经常洒水或用湿拖布擦地,使室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尽可能地集中治疗操作,以减少对患儿的激惹。烦躁不安时,应及早使用镇静剂...查看详细(1359字节)
66389:只有儿童才会出麻疹吗?
麻疹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因此它的传播也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3个条件,缺一不可。这里所讨论的是前两个条件存在时,什么样的人是麻疹的易感者?换言之,即是只有小儿才是易感者吗?不是的。过去认为凡是末出过麻疹的人均为本病易感者。出过麻疹的人绝大部分病后可获得持续终身的免疫力,就不会再出麻疹了。因此,一个人在儿时已得过麻疹,成年后当然也就不再患此病。这样就给人们形成一种印象,认为麻疹只是小儿的病,大人不会得...查看详细(1850字节)
66390:中医药有预防麻疹的方法吗?
祖国医药医治麻疹历史悠久,经验丰富。预防麻疹的方法也不少,各地应用的具体措施又各异,但均缺乏现代科学技术的对照试验,效果尚难肯定或有待进一步挖掘探索。这里介绍几种方法供参考试用。(1)加减雷击散涂鼻。(2)以七香袋佩挂前胸。(3)用避瘟香点燃避秽祛邪。(4)内服剂有:紫草根、胎盘粉及脐带粉等。(5)针刺大杼、百会、阳溪、合谷、风门、肺俞等穴...查看详细(506字节)
66391:注射麻疹疫苗为什么要“一人一针一管”?
无论是在大医院还是在单位医务室或基层保健站,常可见到给众多人进行预防注射时是每注射完一人就更换一个针头,却不更换针管。若问为什么这样做?他们会理直气壮地告诉你:“针头扎进皮肤(或肌肉)里,已经被污染了,再给第二个人注射时能不更换吗?”回答正确,但只答对了一半,而被忽视的另外一半恰恰是造成人为交叉感染的重要环节。此种操作方法貌似负责,实质是仍不负责。每位医务工作者在当学生的时候,就听老师讲过:进行皮下或肌肉注射时...查看详细(1510字节)
66398:谈谈
鼻出血表现:鼻出血是一个常见的病症。出血量的多少各人不同,有的人仅仅表现为鼻腔有几滴血流出或在回缩的鼻涕中混有一些血丝、血块。有的出血量较多,来势凶猛,甚至可因出血过多而引起休克。出血多的常使人惊惶失措。少量的鼻出血有时也可引起人们焦虑不安、忧心忡忡,甚而担心自己得了鼻癌。鼻出血的原因:有鼻腔本身的疾病,也有身体其他器官、组织的疾病均可导致鼻出血。从鼻腔以及副鼻窦、鼻咽部的局部原因来看,鼻出血的发生可能由于鼻腔的炎症...查看详细(1858字节)
66399:鼻子为什么闻不到味?
人的嗅觉是由嗅觉系统完成的,嗅觉系统包括鼻腔嗅觉区的嗅细胞、嗅神经和大脑的嗅觉中枢几部分。当具有气味的微粒物质(叫作嗅素)随着吸入气流进入鼻腔,到达鼻腔深部上方的嗅觉区时,便溶于嗅觉区的分泌液中,进而刺激嗅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经嗅神经传至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于是就产生了嗅觉。嗅觉系统的任何部位发生病变都会影响嗅觉功能,如嗅觉区的粘膜病变或神经末梢的病变(蒌缩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病毒感染);嗅神经的炎症、外伤、肿瘤压迫;嗅觉中枢部位的颅脑外伤、脑膜炎、脑肿瘤等等...查看详细(702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