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面肌痉挛

面肌抽搐的治疗方法:针刺治疗面

时间 : 2009-12-01 00:06:51 来源:mjcc.54md.com

[摘要]

治疗面肌抽搐的治疗方法:针刺治疗面肌痉挛,治疗方法:主穴:阿是穴(面部痉挛之起始点)。辨证配穴:①肝肾阴虚型取肾俞、肝俞、太溪、合谷、神门、太冲,用补法;②气虚血少型取脾俞、膈俞、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合谷、

疗法提供:安徽省池州市中医院高春长

主穴:阿是穴(面部痉挛之起始点)。

辨证配穴:①肝肾阴虚型取肾俞、肝俞、太溪、合谷、神门、太冲,用补法;

②气虚血少型取脾俞、膈俞、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合谷、神门、太冲,用补法;

③痰热动风型取内关、合谷、神门、阴陵泉、丰隆、太冲,用泻法。

主穴每次必取,用毛刺法。

用法:取30号0.5寸毫针,10枚左右,浅刺入阿是穴,采取密集排针法,或散刺,其间隔为0.5cm左右,应使针尖的皮肤突起,形成一个小丘,并使针体悬吊而不下落,再针刺辨证配穴。每次行针30分钟左右,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周,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嘱患者慎起居,调情志,适当练习放松功。

现代医学认为,面肌痉挛是由于某种压迫使面神经传导发生病理性干扰所致;另一部分患者是由于面神经炎导致神经脱髓鞘的病理改变使面神经的电传导易受泛化所致,或面神经炎累及脑干内神经核团,形成类似癫痫病灶而产生面部肌肉的发作性抽动。极少数患者为外伤肿瘤或外科手术后在面神经的恢复过程中与其他脑神经出现短路,当其他神经兴奋时也出现一侧面部肌肉抽动。

治疗方法有选择性切断部分面神经、选择性切断部分相应的感觉神经、微血管减压手术。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属本虚标实,以虚为主,虚在肝、脾、肾,虚中夹实,实见风、痰、瘀等表现,故治疗上在局部用毛刺法。

《灵枢官针》曰:“毛刺者,刺浮痹于皮肤也。”同时仍要辨证配穴,肝肾阴虚型,取肝俞、肾俞、太溪等补肝益肾,育阴潜阳熄风;气虚血少型,取脾俞、膈俞、气海、足三里等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痰热动风型,泻丰隆、太冲、阴陵泉等清化痰热,熄风活络。并嘱患者慎起居,调情志,适当练习放松功,使标本兼治而获效。面肌痉挛一般呈渐进式发展,一定要早期治疗。

病情短且轻者,痊愈率高;病情长且重者,痊愈率低。但经过治疗后绝大部分患者能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发现,面肌痉挛大部分患者性情较急躁,故治疗中强调慎起居,调情志,并适当练习放松功,以取得最佳疗效。

免费下载Word版: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面肌抽搐的治疗方...”相似的文章

更多>>

面肌痉挛疾病

面肌痉挛的检查主要为常规进行脑电图、肌电图检查,必要时还应进行乳突、颅骨X线摄片,头颅CT及MRI检查,以排除乳突及颅骨疾患。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 EEG)是通过电极记录下来的脑细胞群的自发性...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