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面神经炎

面神经炎

时间 : 2009-12-01 09:02:38 来源:www.cnxyw.com

[摘要]

面神经炎    面神经炎是一种常见的颅神经疾病。多为面神经在茎乳突孔内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周围性面神经瘫痪。又称倍耳氏瘫或倍耳麻痹。    (病因病理)现代医学认为,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

面神经炎 
 

  面神经炎是一种常见的颅神经疾病。多为面神经在茎乳突孔内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周围性面神经瘫痪。又称倍耳氏瘫或倍耳麻痹。

  

  (病因病理)现代医学认为,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局部受凉或病毒感染有关。大部分患者常在面颊部受冷风吹袭或着凉而起病,少数患者同时并发急性鼻咽炎。因此,一般认为可能由于局部供应神经的血管因受风寒而发生痉挛,或风湿性面神经炎,面神经管内骨膜炎,使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病。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外感风寒侵袭面部经络(主要为阳明,少阳等经),以致经气流行失常,气血不和,经脉失去濡养,纵缓不收而发病。

  

  (临床表现)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二十到四十岁最为常见。多为一侧性,双侧者甚少见。常急性起病,数小时内达高峰。有的起病前几天有病侧耳内或耳后下疼痛,乳突区轻度压痛。患者往往在清晨起床后于洗脸漱口时发现面颊动作不灵。嘴歪或口角漏水。

  

  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眼裂扩大,球结膜暴露,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流口水,口歪向健侧。病侧因颊肌瘫痪,咀嚼食物时常存留在齿颊之间。检查时患者不能作皱眉、闭目、鼓腮、噘嘴等动作,露齿时嘴歪向健侧,呈面神经周围性瘫痪。

  

  多数患者在起病1到2个月内有明显好转,少数甚至迟达一年以上尚不能恢复,有些可遗留侧面肌挛缩或痉挛现象。但是若让患者作主动运动如露齿时,即可发现挛缩侧的面肌并不收缩,而健侧面肌收缩正常。面肌痉挛为原先瘫痪的面肌发生不自主的抽动,于情绪激动或神经紧张时更为明显。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起病情况和临床特点,诊断并不困难。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面神经中枢性(核性)瘫痪 其瘫痪仅限于额面下部表情肌,表现为口角歪斜,鼻唇沟浅平,而额面上部表情肌的动作皱额,闭目等动作正常。且多伴有偏瘫,多见于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出血性)脑炎等患者。

  

  (2)其他疾病的影响 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中耳炎、颅底脑膜炎、鼻咽炎、桥脑肿瘤听神经瘤等均可压迫,浸润或损害面神经,虽亦为面神经周围性瘫痪,但绝大多数起病较慢且伴有其他颅神经受损或原发病的特殊表现。此外,外伤颅底骨折,也可损伤面神经。

  

  (辩证论治) 周围性面神经炎,属祖国医学“口眼涡斜”的范畴,概因外感风寒,阻滞经络,气血不和,筋脉失阳所致,临床当以疏经通络,行气和血,祛风散寒、滋养经脉为其治则。

  

  (基本手法)

  

  1.推揉面颊收放法 双手掌于患者面部环转推抚,患侧上行推,谓之“收”;健侧下行推,谓之“放”;自然推过下颌,面颊部、额部反复操作十余次,用单手多指上行揉患侧面颊;拇、食指分揉上、下眼眶,取眼周诸穴。

  

  2.搓擦面颊温通法 单手并列四指或小鱼际肌快速搓擦患者面颊,以局部温热红润为准。

  

  3.揪捏面肌牵正法 拇、食指捏拿咬肌肌腹,轻轻向前外方牵拉,用力适度,两次为宜;拇、食指分别向外上方快速揪提地仓、巨缪、瞳子缪三穴,每穴揪3到5次;单手拇指按揉牵正穴1分钟(定位:耳垂前零点五寸),翳风穴1分钟,并取局部其他诸穴。

  

  4.指弹面颊活血法 拇、食指捏拿、捻转患侧面肌,自下而上捏拿三遍;用拇指固定食、中、无名三指猛力弹出,一指端依次弹击面颊。

  

  5.按揉前臂疏经法 单拇指分别按揉两上肢前臂阳明经络线以对侧为主,按压曲池、合谷及手少阳经外关、阳池穴,最后一手食指上取人中,另手食指下取承浆、捏拿肩井结束治疗。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面神经炎”相似的文章

更多>>

面神经炎疾病

面神经炎的辅助检查 无须作特殊检查。但下列检查有助于不典型病人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判断神经损害及恢复情况。 (一)脑脊液检:查如无蛋白一细脑分离现象可除外格林一巴利综合征。 (二)电诊断电诊断检查:包括肌电...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