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膜性肾小球肾炎

膜性肾小球肾炎(membranous glomerulonephritis)

时间 : 2009-12-01 21:03:49 来源:learn.gxtc.edu.cn

[摘要]

:膜性肾小球肾炎(membranousglomerulonephritis)是引起成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病变早期光镜下肾小球炎性改变不明显,故又称膜性肾病(membranousnephropathy),后期出现弥温性的毛细血管壁增厚,并在上皮下出现含有免疫球蛋白的电子致密沉积物。
:约85%的病例原因不明,属原发性膜性肾小球肾炎。部分病变为继发性,相关的疾病或因素包括:①慢性乙型肝炎、梅毒、血吸虫病等感染性疾病;②恶性肿瘤,特别是:肺癌、肠癌和黑色素瘤;③系统性红斑狼疮;④金属或汞中毒;⑤某些药物;⑥糖尿病、甲状腺炎等代谢性疾病。诊断原发性膜性肾炎时应除外各种继发性疾病。
膜性肾小球肾炎为慢性免疫复合物性肾炎。某些已知的抗原如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或系统性红斑狼疮的DNA抗原可通过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形成而致病。原发性膜性肾小球肾炎病变与Heyman肾炎极为相似,故被认为是由抗肾内自身抗原的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针对肾小球上皮细胞膜抗原成分的抗体引起的免疫反应,在上皮细胞与基底膜间形成免疫复合物。肾小球内通常没有炎细胞反应,但有补体出现,故病变可能与补体的直接作用有关。具有膜攻击作用的补体复合体C5b-C9可激活肾小球上皮细胞和系膜细胞,使之释放蛋白酶和氧化剂,引起毛细血管壁损伤和蛋白渗出。病人HLA-DR3出现频率高,故遗传因素可能与发病有关。

:
(1)眼观:双侧肾脏肿大,色苍白,皮质表面常有点状出血,又称大白肾,这种眼观与快速进行行性肾小球肾炎相似。
(2)镜下:主要特点是上皮下出现免疫复合物。免疫荧光检查显示典型的颗粒状荧光,表明有IgG和C3的沉积。光镜下早期改变不明显,之后出现GBM弥漫性增厚。电镜下显示上皮细胞肿胀,足突消失,上皮下有大量电子致密沉积物。沉积物之间基底膜物质形成钉突状突起,银染色显示钉突与基底膜垂直相连,形成梳齿。之后钉突向沉积物表面延伸,覆盖沉积物,使GBM增厚,其中的沉积物逐渐被溶解,基底膜呈虫蚀状。以后虫蚀状空隙由基底膜物质填充,肾小球硬化,玻璃样变。
(动画演示病变发展进程)
:膜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主要为肾病综合征,由于GBM损伤严重,通透性增高,除小分子蛋白外,大分子蛋白也可滤过,出现非选择性蛋白尿
:膜性肾小球肾炎起病隐匿,病程长,对肾上腺皮质激素不敏感,多数病人持续出现蛋白尿,近40%病人最终出现肾功能衰竭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膜性肾小球肾炎(...”相似的文章

更多>>

膜性肾小球肾炎疾病

本病的确诊主要靠肾活检病理学。 1.镜检 通过尿蛋白定性,尿沉渣镜检,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有肾小球病变存在。 2.尿常规检查 尿色一般无异常,尿蛋白一般量不多,尿沉渣中白细胞增多(急性期常满布视野,慢性期于5个...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