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梢神经炎是多处神经末梢遭受损害的一种疾病,也称为
多发性神经炎或多发性周围神经炎。
主要表现为肢体末端对称性的感觉或运动异常,如:疼痛、麻木、感觉过敏、感觉消失,或肌肉
无力、反射减弱等;以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肢端皮肤发白、变薄或粗糙等。有的患者手脚多汗,有的患者手脚干燥无汗。
病因
引起的末梢神经炎的病因很多,常见有以下几种:
一、中毒如铅、砷、汞等重金属,呋喃西林类、异烟肼、苯妥英钠、卡马西平、长春新碱等药物以及有机磷农药中毒等。
二、营养代谢障碍如维生素B族缺乏、糖尿病、
尿毒症、胃溃疡、妊娠等。
三、感染常继发于各种急性和慢性感染,如
痢疾、结核、病毒性肝炎、伤寒、腮腺炎等,少数可因病原体直接侵犯周围神经所致,如麻风神经炎等。
四、过敏、变态反应如病毒、血清治疗或接种疫苗后发生神经炎。
五、其它一些遗传性疾病,如腓骨肌萎缩症、遗传性共济失调性周围神经炎等。此外,某些癌症也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炎。
临床表现
本病由于病因不同,起病可急可缓;引起的症状也各有差异,轻重不同。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远端的对称性感觉、运动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且常以下肢较重。
一、感觉障碍初期常以手指(或脚趾)端烧灼样疼痛、发麻等感觉异常或感觉过敏等症状,逐渐出现感觉减退乃至消失;发生感觉异常的部位多在双手或双脚,呈手套样或袜套样分布。有的病人会出现腓肠肌等处压痛。
二、运动障碍逐渐出现肌力减退、肌张力下降、肌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久病后可有肌萎缩。个别病人会出现腱反射亢进。
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肢端皮肤发凉、苍白、潮红,皮肤变薄或粗糙,指(趾)甲枯燥无光泽等。
诊断
根据对称性肢体远端运动、感觉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本病不难诊断。必要时还可做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或神经、肌肉活检来帮助诊断。
而对于末梢神经炎更重要的是确定病因。由于病因较多,症状也不尽相同,轻重程度也不一致,如:由呋喃西林类、砷中毒等引起的末梢神经炎,疼痛常较剧烈;糖尿病引起者有时肌萎缩较显;轻症者可仅有肢端疼痛、麻木而无感觉消失或运动障碍,重者也可有肢体
瘫痪。因此找到了病因也就找到了治疗本病的方法。
治疗
1、从病因来看,治疗末梢神经炎方法首先是预防,如:加强劳动保护,严格控制糖尿病,避免酗酒、重金属和农药中毒,尽量少用呋喃类药物(如需要服用时,可同时加服维生素B族药物)等。
2、对于已出现神经症状和体征者,应尽快解除病因,以改善神经功能。如重金属中毒所致者,可使用解毒剂;营养代谢障碍所致者,应及时治疗原发病;避免各种感染和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
3、药物治疗时,缺乏维生素则应补充相应的维生素。
4、脱髓鞘性发性周围神经炎用免疫蛋白或透析治疗。
5、红外线和针灸,可能对末梢神经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效果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