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母乳性黄疸

什么是母乳性黄疸及治疗

时间 : 2009-12-01 03:02:55 来源:yuer.qe.cn

[摘要]

什么是母乳性黄疸及治疗

  什么是母乳性黄疸?宝宝出现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提到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可能不会陌生,即在宝宝出生后2-3天,发现眼睛的巩膜还有黏膜皮肤染成黄色,4-6天达高峰,7-8天消失。这种现象是因为新生宝宝肝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不足,血内胆红素水平升高所致,是一种生理现象,不需要处理。

  与母乳喂养有关的黄疸,临床上又分为两类:母乳喂养不足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前者也称为早发型黄疸,出现于生后3-4天,持续时间不超过10天,常常与生理性黄疸相平行,但血中胆红素水平略高于生理性黄疸。主要是哺乳不足,胎粪排出延迟,肝肠循环增加等原因引起。如果能作到早期开奶,不限制次数地按需喂奶,使母乳充足;另外促进并协助胎粪排出,就可以预防母乳喂养不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也称为迟发性黄疸,有专家报道,其发生率为1/200。多见于足月新生儿,黄疸出现于生后第7天左右,其发生可能与母乳中存在某些物质有关。比如,B葡萄糖酰酸酶,它能分裂肠道内的结合胆红素,增加胆红素的肠肝循环,血中的胆红素水平升高,引发母乳性黄疸。鉴别是否是母乳性黄疸,首先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黄疸的病症,比如溶血、感染、肝胆疾病等。若疑诊为母乳性黄疸,治疗方法为:可以暂停母乳喂养24-48小时;如果血胆红素大于17mg/dI,可以加兰光治疗。经过这样的处理,血胆红素明显下降,则母乳性黄疸的可能性大。可在停母乳喂养24-48小时后重新母乳喂养,一般来说,血胆红素水平不会再升高。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什么是母乳性黄疸...”相似的文章

更多>>

母乳性黄疸疾病

1.三大常规,三大常规检查正常,无贫血,白细胞计数不高。 2.血生化检查,血清胆红素大多数<257µmol/L(15mg/dl),也可>342µmol/L(20mg/dl),间接胆红素 增高为主,肝功检查正常,HBsAg阴性。...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