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母乳性黄疸

怎样防治母乳性黄疸?

时间 : 2009-12-01 00:18:08 来源:www.hrzyy.com

[摘要]

怎样防治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分为早发性和迟发性(真性母乳性黄疸)两型。一般在生后4-5天出现,逐渐加重,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可达10-30mg/dl,升高的胆红素水平可持续2-3周,然后缓慢下降,3-12周逐渐恢复正常水平。

  正常足月新生儿,在出生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胆红素不超过12mg/dl,可以持续2-3周,这是生理性黄疸;至于因为溶血、阻塞或肝细胞损伤而出现的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早,黄疸程度重,持续时间长达一月以上,称为病理性黄疸。  近年来发现有一种介乎生理与病理之间的,其持续时间比生理性黄疸长,黄疸程度比生理性黄疸重,发生在完全母乳喂养的新生儿。这种新生儿哭声响亮,吃奶好、反应好、大便颜色与母乳喂养儿相同,除了黄疸程度稍深外,没有任何病态。  分为早发性和迟发性(真性母乳性黄疸)两型。一般在生后4-5天出现,逐渐加重,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可达10-30mg/dl,升高的胆红素水平可持续2-3周,然后缓慢下降,3-12周逐渐恢复正常水平。  发生母乳性黄疸的原因至今还未完全明确,可能是患儿的母亲初乳中含有2α-20β孕二醇,抑制了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使胆红素不能与这种酶相结合,使小肠对胆红素回吸收增加,因而出现明显示黄疸。  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一般不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数能自行恢复。  (一)预防:  (1)孕期绝对禁止服用含有激素的滋补品及或等。(2)慎重服用人参类制剂及食品。  (二)治疗:  (1)停止喂哺母乳2-3天,用配方奶代替。假如胆红素在停乳后下降50%,即可确诊,若2-3天后再次哺乳,血清胆红素水平可上升至1-3mg/dl,但不会再达到上述高水平。  (2)少量多次喂母乳可使黄疸减轻。  (3)服用C及B1、B6,保护肝脏。  (4)维生素B12注射液0。1-0。2毫升,在足三里穴注射,隔日1次连用2-3次即可。其他肝病相关
关键词: 黄疸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怎样防治母乳性黄...”相似的文章

更多>>

母乳性黄疸疾病

1.三大常规,三大常规检查正常,无贫血,白细胞计数不高。 2.血生化检查,血清胆红素大多数<257µmol/L(15mg/dl),也可>342µmol/L(20mg/dl),间接胆红素 增高为主,肝功检查正常,HBsAg阴性。...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