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的原因和对策 >> 正文

时间 : 2009-12-01 03:59:46 来源:www.ynbaby.com

[摘要]

云南宝贝网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指出,要降低婴儿发病率和病死率,关键在于提高母乳喂养率。过去,母乳性黄疸在母乳喂养儿中并不多见,近些年随着新生儿疾病谱改变和诊断技术水平提高,母乳性黄疸发病率也大大上升。其原因有婴儿和母乳内外两方面。  一、婴儿内在因素 新生儿红细胞容量相对较大,肝肠循环活跃,胆红素生成量及经肠壁重吸收量较多,因此肝脏对胆红素的负荷过重而清除能力不足。  二、母乳外来因素 母乳中含有多量的孕二醇、脂肪酸,以及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D)活性下降,造成未结合胆红素升高。母乳中孕二醇与未结合胆红素竞争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母乳中过多的脂肪酸取代白蛋白结合位点上的未结合胆红素,均使胆红素升高而致黄疸。母乳中含有多量的β-GD,活性也高,但当新生儿开奶延迟、摄入量不足、肠蠕动减少时,β-GD可以分解结合胆红素为未结合胆红素,回吸收增加,显现黄疸,它可以紧接在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下去,也可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又加重,2~4周达高峰,持续数周到数月。  母乳性黄疸除黄疸外,一般无其他症状。确定母乳性黄疸后要安慰母亲不必惊慌,仍要积极加强母乳喂养,使肠蠕动增加,肠壁再吸收减少,黄疸可望自行消退。必要时也可暂停或减少母乳2~3天,并给孩子蓝光照射等治疗,黄疸退后再继续母乳喂养,不必因黄疸而放弃母乳喂养。适当减少乳母膳食中脂肪的比例,对防治母乳性黄疸有一定帮助。  

上一篇文章:母乳性黄疸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文章:
关键词: 云南宝贝网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母乳性黄疸的原因...”相似的文章

更多>>

母乳性黄疸疾病

1.三大常规,三大常规检查正常,无贫血,白细胞计数不高。 2.血生化检查,血清胆红素大多数<257µmol/L(15mg/dl),也可>342µmol/L(20mg/dl),间接胆红素 增高为主,肝功检查正常,HBsAg阴性。...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