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1 10:25:40 来源:drug.soouo.com
内痔是直肠粘膜下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所形成柔软的静脉团。生于肛门齿线以上,好发于截石位的3、7、11点处,又称为母痔区,其余部位发生的痔,均称为子痔。内痔的主要症状为无痛性便血,较大的内痔伴有脱垂。分为三期:
Ⅰ期:痔核较小,质柔软,其色鲜红,以便血为特征,因大便擦破痔核而出血,或一线如筋,或点滴不已,无疼痛,不脱出。
Ⅱ期:痔核较大,质较柔软,其色鲜红或青紫,大便时可脱出肛外,便后自行回纳,便血或多或少。
Ⅲ期:痔核更大,表面微带灰白色(纤维型内痔),大便时痔核脱出肛外,甚至行走、咳嗽、喷嚏、站立时也会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须用手推回或平卧、热敷后才能回纳。便血不多或不出血。
Ⅱ、Ⅲ期内痔,痔核脱出而嵌顿时,可致肿痛,痔核糜烂、坏死。长期的便血,可引起贫血。
内痔的发生,主要是脏外感、腑本虚(静脉壁薄弱,失去了正常的弹性),气血阴阳失调。兼因饮食不节,燥热内生,下迫大肠;以及久坐、负重远行;久痢久泻,或便秘久忍不便;妇女妊娠;内伤七情;外感风、湿、燥、热等,致气血壅滞,经络不通,结聚肛门而成。
1.主症:血络受伤:以便血为主症。实者以便血、便秘为主,风挟热邪则下血鲜红,或便前便后,或量多量少,或如射如滴;湿热下注者血色污浊,苔黄或腻,脉弦滑。虚证下血色淡而清,或晦而不鲜,肛门绵绵作痛,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弱。
下焦湿热:痔核脱出肛外,色紫齿潮湿,自觉肛门坠胀疼痛,似有里急后重感,大便不爽,伴出血,溲黄,苔黄腻或黄厚,脉滑数或弦数。
气血两虚:以脱出为主,痔核脱出,不易回纳。气虚甚者,肛门有下坠感,气短懒言,食少乏力,便血淋漓。血虚甚者,便血量多色淡,头晕目眩、面色白、心悸,唇舌色淡,脉细。两者均舌质淡,脉弱无力。
肠燥便秘:实证腹胀满疼痛、拒按,口干,嗳气,心烦,苔黄燥,脉数实。虚证腹胀满喜按,头晕眼花,心悸汗出,咽干,唇白,舌质淡,苔中剥,脉细数。
2.治法:内治:血络受伤,实证清热凉血祛风或清利湿热,虚证健脾益气、补血止血;下焦湿热,宜清热解毒、祛风除湿,若兼瘀而肿痛作痒,宜清热除湿、活血散瘀止痛;气血两虚,气虚者补气升提,血虚者补血生血;肠燥便秘,实证通腑泄热,虚证润肠通便。
⑴熏洗法:以药物加水煮沸,先熏后洗;或用毛巾蘸药汁乘热敷患处,冷则更换。具有活血消肿、止痛、止痒、收敛等作用。常用五倍子汤(五倍子、朴硝、桑寄生、莲房、荆芥各30)、苦参汤(苦参、菊花各60,蛇床子、银花各30,白芷、黄柏、地肤子各15,大菖蒲9),如痒甚者可加花椒。
⑵外敷法:即以药物敷于患处,如五倍子散、消痔散,具有清火、消肿、止痛、收敛、止血作用。
⑶塞药法:以药物作成锭剂,塞入肛内,如痔疮锭等,具有消肿、止血、镇痛作用。
⑷注射法:适用于各期内痔。伴有腹泻及肛门周围急慢性炎症,严重肺结核、高血压、肝肾疾病、血液病患者及因腹腔肿瘤引起的内痔和临产期孕妇禁用。常用药物有使痔核硬化萎缩的如5%石炭酸甘油、4%明矾液、消痔灵,使痔枯脱坏死的如枯痔液、新六号枯痔液。消痔灵注射法是目前治疗内痔的最新而有效的注射方法,可使痔体充分着药,达到彻底硬化萎缩之目的,治愈率达96%。
操作方法侧卧位或截石位,肛门部常规消毒后,在腰俞穴麻醉或局部麻碎下,在肛门镜下,或将内痔暴露出肛门外,检查内痔的部位、数目,并作直肠指检,确定母痔区有无动脉搏动。用新洁尔灭液消毒。用不同浓度的消痔灵液,分四步注射:a.痔的上动脉区注射,用1:1浓度(即消痔灵液用1%普鲁卡因液稀释1倍),注射1~2m1。b.痔区粘膜下层注射,用2:1浓度,在痔核中部进针,刺入粘膜下层后成扇形注射,使药液尽量充满粘膜下层血管丛中,注入药量多少的标志,以痔核弥漫肿胀为度,一般注射3~5m1。c.痔区粘膜固有层注射,当第二步注射完毕,缓慢退针,多数病例有落空感,可作为针尖退到粘膜肌板上的标志,注药后粘膜呈水泡状,一般注射1~2m1。d.洞状静脉区注射,用1:1浓度,在齿线上0.1cm处进针,刺入痔体的斜上方0.5~1cm,成扇形注射,一般注药1~3ml。1次注射总量15~30m1。注射完毕,肛门内放入凡土林纱条,外盖纱布,胶布固定。
⑸枯痔疗法:以药钉插入痔核内,使痔干枯坏死、脱落痊愈。适用于各期内痔及混合痔的内痔部分。有各种急性疾病,严重的慢性疾病,肛门直肠急性炎症,腹泻,恶性肿瘤及出血体质患者禁用。采用无砒药钉如七仙条、二黄枯痔钉等。
操作方法:术前嘱病人排空大便,取侧卧或截石位,将内痔翻出肛外,表面消毒。右手拇、食两指捏住药钉尾段,距齿线上0.3~0.5cm处,沿肠壁纵轴成25~35°方向行旋转插入粘膜下痔核中心,一般深约1cm,插钉多少视痔核大小而定,一般每痔1次插4~6根,间距0.3~0.5cm。剪去多余的药钉,但应使钉外露1mm,才能保持固定和防止插口出血,药钉插毕后,即将痔核推回肛门内,同时塞入黄连膏,约7天左右痔核萎缩脱落。术后24h嘱患者不解大便,以防枯痔钉滑脱出血。如大便后内痔脱出,应立即推回,以免水肿嵌顿疼痛。以后根据病情给予止血、
⑹结扎疗法:适用于Ⅱ、Ⅲ内痔,对纤维型内痔更为适宜。禁忌证同注射法。
操作方法:麻醉消毒后,使内痔充分暴露肛门外,用组织钳将内痔拉出。用止血钳将痔核基底部夹紧,在齿线处剪开一小口,用丝线在钳下方结扎,或用圆针贯穿基底中点两次,用丝线“8”字形结扎。结扎紧线时,松退止血钳。肛内放油条。术后每日服麻仁丸。
(1)血络受伤,用凉血地黄汤(《外科大成》)或脏连丸(《证治准绳》)加减。
风热盛:生地、天花粉、赤芍各15,当归、地榆、槐花、枳壳各10,黄连、升麻、生甘草、荆芥各6。
湿热盛:黄连6,公猪大肠一段。
(2)下焦湿热,止痛如神汤(《医宗金鉴》)用加减。
秦艽、桃仁、当归、泽泻、黄柏各10,皂角刺、苍术、防风、槟榔、熟大黄各6。
⑶气血两虚,补中益气汤(《脾胃论》)或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味。
气虚:黄芪20,党参、当归、白术各10,陈皮、甘草各6,柴胡、升麻各3。
血虚:当归10,川芎8,白芍、熟地、黄芪各12。
⑷肠燥便秘,用大承气汤(《伤寒论》)或用五仁丸(《世医得效方》)、润肠汤(《证治准绳》)。
实证:大黄、枳实各12,厚朴15,芒硝9。
虚证:杏仁、栝楼仁、火麻仁各9,柏子仁、郁李仁、桃仁、甘草各6,当归、生地各12。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