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1 05:33:43 来源:www.120ask.com
患者性别:男患者年龄:23主要症状:便不干净,平时还总有异物排出发病时间:07年化验检查结果: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想要得到的帮助:该怎么治疗
病情分析: 内痔生于齿线以上和肛门3cm处,由粘膜下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所形成柔软的静脉团,称为内痔.《外科大成・痔疮》中说:“内痔在肛门之里,大便则出血如箭,解毕用手按,良久方入.”指出内痔以出血和脱出为主要症状,多为无痛软性肿块,长期反复出血,可引起严重的贫血.内痔是诸痔中发病率最高的常见病,多发于肛门右前,右后和左侧[即截石位3,7,11点,常称为母痔;在其余部位发生的痔,则称为子痔.意见建议: 一,内痔外治疗法 1,熏洗各期内痔均可以药物加水煮沸,先熏后洗.常用方为五倍子汤或苦参汤,或选用芒硝,金银花,连翘,苦参,地榆,马齿苋,川椒等1~2味煎水熏洗.熏洗可起活血消肿,清热止痛,收敛止痒的作用. 2,外敷内痔后期,痔核表面糜烂渗液,暂时不能手术者,可先用上法熏洗患部,然后用五倍子散,消痔散加枯矾粉外敷.外敷具有清热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的作用,可使痔核缩小,溃面愈合. 3,塞药I,Ⅱ,Ⅲ期内痔及内痔手术后不便敷药者,可把药物做成膏或栓,塞人肛内,达到清热消肿,镇痛止血的目的.塞药可选用九华膏,紫草膏等. 4,枯痔法 以药条或药钉插入痔核内,使痔枯干坏死,脱落而愈.现一般采用无砒药钉如七仙条,二黄枯痔钉等. 适应证:Ⅱ,Ⅲ期内痔,内外痔的内痔部分. 禁忌证:兼有各种急性病,严重的慢性病,肛门直肠急性发炎,腹泻,恶性肿瘤,出血患者,以及对砒剂过敏者. 操作方法:术前清洁灌肠,取侧卧位或截石位,充分暴露肛门.用生理盐水洗净后.翻出痔核于肛外,用左手食指,中指固定痔核,作表面消毒.以右手拇,食指持药钉尾段,于距齿线0.3-0.5厘米处,与肠壁纵轴成250.350的方向旋转插入粘膜下痔核中心,深约l厘米.一般每核一次插人4~6根,或视痔核大小而定.间距为0.3~0.5厘米.然后剪去露在痔核外的多余药钉,钉根外露1毫米左右.太短易引起插口出血,且不易固定;太长则易损伤对侧肠壁.而后将痔核推回肛内.同法处理其他痔核,一次最多处理3个.每次插钉完毕,同时塞人黄连膏或紫草膏.一般7日左右痔核萎缩脱落.5.结扎法 以药线或粗丝线,或胶圈结扎痔核根部,阻断痔核血液供应,使之缺血干枯,坏死而脱落,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一般较常用的方法有贯穿结扎法,胶圈套扎法等. (1)贯穿结扎法:用丝线贯穿结扎于痔根部,以阻断病变部位的气血流通,达到使痔核坏死脱落的目的. 适应证:Ⅱ,Ⅲ期内痔,尤其是纤维型内痔更为适宜. 禁忌证:肛周急慢性炎症,急慢性痢疾,腹泻,浸润型肺结核,严重的肝肾疾患,高血压,各种血液病患者以及临产孕妇. 操作方法:常规备皮,清洁灌肠,采用腰俞麻醉或局麻.取侧卧位或截石位,充分暴露肛门部位,常规消毒铺巾.术者两手的食指交叉,缓缓进行扩肛,使括约肌松弛,痔核充分暴露.以弯血管钳夹住痔核基底部,用左手向肛外轻轻牵引,右手持弯圆针穿10号粗丝线从痔核基底部中央稍偏上方穿过,然后用剪刀沿齿线剪一浅表切口,缝线绕痔核基底“8”字结扎.结扎后的痔核再注入15%明矾液或消痔灵注射液,或轧压痔核,以加速痔核坏死脱落.最后剪短扎线,约留3.5厘米,再把痔核推回肛内.术毕注入紫草膏,用纱布外盖固定.一般一次处理3个痔核.若为环形内痔,可先将痔核分为几个痔块,在痔块之一侧用两把止血钳夹起粘膜.从中间剪开,同法处理痔块对侧,然后将痔块进行“8”字贯穿结扎,同法一一处理其他痔块. 注意事项:结扎时应先小后大.缝针穿过痔核基底时,不可穿入肌层,以免引起肌层坏死或并发肛周脓肿.术后当日禁止排便.如便后痔核脱出,应立即推回肛内,以免水肿加剧疼痛.术后7~14日为痔核脱落期,嘱病人尽量减少活动,大便时也不宜用力努责,以防引起大出血. (2)胶圈套扎法:借助器械将小乳胶圈套入痔核根部,利用胶圈扩张后的紧缩力,阻断痔核血液供应,使之缺血坏死脱落. 适应证:Ⅱ,Ⅲ期内痔及内外痔的内痔部分. 禁忌证:同贯穿结扎法. 操作方法:术前嘱患者排空大便或清洁灌汤,取侧卧位或膝胸位.先插人斜面肛门镜,确定痔核位置及数目,选定套扎部位;充分暴露痔核区.以0.1%新洁尔灭棉球消毒.而后由助手固定肛门镜,术者左手持套扎器套住痔核,右手持麦粒钳,经套扎圈钳住痔核根部,将痔核拉入套扎器内.按压套扎器柄,使套圈外套向痔根部移动;随之将套圈推出,扎到痔核根部.然后松开麦粒钳与套扎器一并退出,再缓缓退出肛门镜. 注意事项:同贯穿结扎法. 6.注射疗法 (1)硬化萎缩注射法:将硬化萎缩注射剂注射至痔核粘膜下层静脉丛的间隙内,引起化学性炎症反应,曲张的痔静脉丛也因静脉,静脉周围炎和进行性纤维组织增生而逐渐闭塞,达到使痔核硬化萎缩的目的. 适应证:I,Ⅱ,Ⅲ期内痔,内痔兼有贫血不适合其他疗法者,内外痔的内痔部分. 禁忌证:内痔嵌顿;内痔伴有急慢性炎症及腹泻;兼有严重肺结核,高血压,肝肾疾患及血液病;由腹腔肿瘤引发的内痔,外痔及临产孕妇,前列腺增生较重者. 常用药物:消痔灵,6%~10%明矾液,5%鱼肝油酸钠,5%~10%石炭酸甘油等. 操作方法:取侧卧位或截石位,常规术野消毒,局部麻醉后,用0.1%的新洁尔灭消毒肛管及肠腔.扩肛后以皮试针头抽取药液,在嗽叭形肛镜下进行注射.药液应注在距齿线0.5厘米处的痔核粘膜下层,针头以斜150角进行注射.每核注入药液0.5~1毫升,以痔核肿胀表面颜色不变为度.每次注射不超过3个痔核,用药总量不超过3~4毫升.若一次注射不愈,相隔7日可再注1次,一般3-4次可以治愈. (2)消痔灵四步注射法:也是硬化萎缩注射法的一种,原理与硬化萎缩注射法同.①适应证:各期内痔,出血,Ⅲ期内痔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静脉曲张性内外痔.②禁忌证:内痔嵌顿发炎;伴有急性肠炎,痢疾;皮赘外痔.③操作方法:取侧卧位或截石位,用0..5%e洗必泰棉球局部消毒,充分暴露病变部位,用l%普鲁卡因10-15毫升作肛门局部麻醉,再用0.5%o洗必泰棉球消毒肛内痔区.用手扩张肛门,在嗽叭形肛门镜下仔细查清内痔部位,数量及大小,再用食指触摸痔区有无动脉搏动,确定注射部位.然后用5号针头,5毫升注射器,吸取消痔灵液,在肛门镜下分四步,进行低浓度,大剂量注射.下面介绍各项具体操作. 直肠上动脉区注射:为避免药液集中引起组织坏死出血,用l%普鲁卡因将消痔灵液按l:1的比例稀释的药液进行注射,每点注射2~3毫升. 痔粘膜下层注射:为防止组织坏死,用1%普鲁卡因将消痔灵按2:1稀释的药液从痔核中部进针至肌层.当出现肌性抵抗感后边退针边注射,再呈扇形注射,使药液均匀充盈到粘膜下层组织中.注入的药量可视痔核呈弥漫性肿胀为宜,每核注药量为4―6毫升. 痔粘膜固有层注射:当第二步注射完毕,再缓慢退针,出现落空感时,即进入到痔粘膜固有层,缓慢注药,每核注药2―3毫升.注药后可见痔核粘膜呈水泡状,并能见到粘膜的微细血管. 洞状静脉区注射:最后在齿线稍上方的内痔最低部位,即洞状静脉起始部进行注射.为避免药液扩散到齿线以下引起疼痛,将药液稀释为l:l浓度.在肛门镜下或用手指暴露内痔下部,在齿线上O.1厘米处进针,针尖穿入内痔的斜上方作扇形注射,每核注药1-3毫升.Ⅲ期内痔一次注药量为20~45毫升(稀释后剂量).最后用3厘米长,1厘米宽的凡士林纱布,大部分放入肛内,固定内痔,防止嵌顿.外用纱布固定.原则上一次注完所有内痔,注射后内痔因组织萎缩,干枯成为异物.本法一般无不良反应,若注射后稍有疼痛,不须处理;可能有低热,极少数病例体温较高,可对症处理,3-5日可恢复正常.注意事项:注射时要严格消毒,每次注射进针处必须消毒,以防感染.必须选用细针头,以免针孔太大引起出血.进针后应做回血试验,无回血方可缓缓推药.针头勿向痔核内各方向乱刺,以免损伤痔内血管引起出血,造成痔核血肿,局部渗出液增多,延长痔核萎缩时间.注射的深浅要适度,太浅易引起粘膜溃烂,过深可使肌层组织硬化.勿使药液注人外痔区,或注射位置过低,以免药液向肛管扩散,造成肛周水肿疼痛.注射后24小时不宜排便,并减少活动. (3)坏死枯脱注射法:是将腐蚀性药液注入痔核内,使痔核组织坏死脱落,经过创面修复而愈合. 适应证:Ⅱ,Ⅲ期内痔. 禁忌证:同硬化萎缩注射法. 常用药物:枯痔油,新6号注射液. 操作方法:腰俞麻醉或局麻,取截石位,充分暴露肛门,用0.1%新洁尔灭棉球消毒.将内痔翻出肛外,左手持蚊式止血钳于齿线上将痔核夹住一部分固定,右手持备好的药液注射器,在齿线上0.3~0.5厘米处,刺入痔核粘膜下层,由低到高呈柱状将药液缓缓注入痔核内,以痔核略膨大变色为度.注射后,将痔核推回肛门内.痔核约7~14日坏死,干枯脱落.一次注射不超过3个痔核;若痔核较大或较多,可分期注射,间隔2周注射1次.若用枯痔油注射,每核注入0.5~1毫升,总量不超过4毫升. 注意事项:同硬化萎缩注射法.注射后7―14日减少活动,防止痔核脱落时发生大出血.生活护理: ①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食,忌食辛辣醇酒厚味. ②起居有常工作,劳逸结合,从事久站久立工作者应适时变换体位. ③注意肛门卫生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经常保持大便通畅. ④及时治疗腹泻便秘痢疾等疾病. ⑤内痔术后饮食要清淡必要时给予半流或全流饮食. ⑥术后痔核脱落期尽量减少活动多卧床休息,每次排便后用淡盐水或高锰酸钾液坐浴而后换药. ⑦注意观察病人术后反应若有发热疼痛小便困难及便后出血应及时查明原因妥善处理,术后若痔核脱出应及时托回肛内以防水肿嵌顿.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