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1 01:20:50 来源:classadnew.sina.com.cn
疾病别名:婴儿湿疹,胎敛疮,湿饮疮,干敛疮,湿饮疮
所属部位:皮肤,全身
就诊科室:皮肤科,中医科,儿科,中西医结合科
症状体征:淋巴结肿大发热斑疹丘疹
婴儿湿疹中医称奶癣又名「胎敛疮」,多为体质过敏,为风湿所袭搏于气血而发。常发于婴儿的颜面部。分干湿二型。起初形如粟粒,散在或密集疹色红,搔之起白屑,其形如癣疥而不流津水的为「干敛疮」,偏于风热盛。如皮肤起粟搔痒无度,破则流水,浸淫成片甚至可以延及身体其它各部,为「湿饮疮」,偏于湿热重此证常使患儿躁烦,睡卧不安,病久皮肤可有苔癣样变化若皮损渗出液减少,肤红减退,为好转的现象本病即「婴儿湿疹」。
多见于肥胖婴儿通常在生后第二或第三个月开始发生。好发于颜面及皮肤皱褶部,也可累及全身一般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减轻至痊愈。但也有少数病例继续发展至儿童期甚至成人期。
奶癣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病因比较复杂有先天的体质因素,也有后天营养失调。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怀孕时母多食辛辣炙博鱼腥海味等发物或情志内伤,肝火内动,遗热于儿所致或为生后喂乳失当,饮食不节,脾胃薄弱;过食肥甘脾失健运,湿热内生而发生。另外营养过多、消化不良、衣着不当外部刺激等都是本病的好发因素。患者常是先天性过敏体质,约有3/4的患者父母双方或单方有过敏性疾病病史
奶癣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皮损好发于颜面多自两颊开始,渐侵至额部、眉间头皮,反复发作。严重者可亲延颈部肩胛部、甚至遍及全身。
皮损形态多样分布大多对称,时轻时重。在面部者初为簇集的活散在的红斑、丘疹;在头皮或眉部者,多有油腻性鳞屑和黄色发亮的结痂轻者,仅有浅红的斑片,伴有少量脱屑;重者为红斑、水疱、糜烂浸淫成片,不断蔓延扩大,若过分搔抓摩擦、洗烫,则糜烂加重渗出增多,常因皮肤破损而继发感染,引起附近淋巴结肿大并伴有发热,食欲减退,便干溲赤等全身症状
自觉阵发性剧痒遇暖尤甚,以致患儿常将头面部在枕上或母亲衣襟上摩擦,或用手搔抓烦躁,哭闹不安,常影响健康和睡眠
多发于出生后1-3个月多在1-2岁减轻、痊愈。少数可演变成小儿湿疮
按不同表现分型:
1渗出型湿疹:常见于肥胖型婴儿,初起于两颊,发生红斑丘疹、丘疱疹,常因剧痒搔抓而显露有多量渗液的鲜红糜烂面严重者可累及整个面部甚至全身。如有继发感染可见脓疱及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
2干燥型湿疹:多见于瘦弱的婴儿。好发于头皮、眉间等部位表现为潮红、脱屑、丘疹但无明显渗出。呈慢性时也可轻度浸润肥厚,有皲裂抓痕或结血痂。常因阵发性剧烈瘙痒而引起婴儿哭闹和睡眠不安。
奶癣应该做哪些检查?
体检:开始多在面颊部出现小红疹很快波及到额、颈、胸部小红疹的宝宝可变为小水疱,破溃后流水,之后可结成黄色痂皮
奶癣应该如何治疗?
(1)0.2%苯海拉明糖浆1-2毫克/公斤体重/日分3-4次口服。或用扑尔敏0.35毫克/公斤体重/日,分3-4次口服。
(2)糜烂渗出者可外用3%硼酸溶液湿敷再外搽氧化锌油,渗液减少时外涂硼锌糊,每天2-3次
(3)干燥型者可外搽2-5%黑豆馏油或煤焦油软膏或涂可的松肤轻松软膏,每日2-3次。
2中药及偏方
(1)黄柏面30克寒水石面15克,青黛面3克,以香油调涂患处渗液多的调稠些,渗液少的调稀些,每日搽2次
(2)黄连30克枯矾15克,共研细末加凡士林适量,配成软膏外涂患处
3营养和饮食
饮食要定时定量最好吃母乳,如吃牛奶要多喝水,少加糖煮沸时间可稍长些。随着年龄的增长可给予多种维生素食物,不可吃的过饱如有便秘可给服蜂蜜或调换饮食。如有消化不良,应及时治疗
4婴儿湿疹皮损勿用水洗,严禁用肥皂水或热水烫洗,可用植物油擦干净且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
5婴儿睡前应将其两手加以适当约束,以防抓伤,引起皮损泛发
6衣着应宽大,清洁,以棉织品为好婴儿尿布应勤换洗。
7激素类软膏若用于面部或大面积长期应用可产生副作用。婴儿皮肤比较嫩,用药不当往往加重病情因此,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打印本网页][关闭本窗口]相关内容查无记录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