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脑膜瘤

论文:脑膜瘤的MRI诊断临床价值探讨,论文

时间 : 2009-12-01 15:08:06 来源:www.govyi.com

[摘要]

脑膜瘤的MRI诊断临床价值探讨,【摘要】 目的 分析脑膜瘤MRI信号特征及瘤体、瘤周附属征像,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免费论文,今日更新论文,论文论文

【摘要】目的分析脑膜瘤MRI信号特征及瘤体、瘤周附属征像,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2例脑膜瘤患者的MRI检查结果。结果脑膜瘤大多在T1WI为等或稍高信号,T2WI为等或高信号。线性低信号的纤维性包膜、低信号的钙化、血管流空效应及脑膜尾征等附属征像对脑膜瘤的定性诊断有较高价值。结论MRI对脑膜瘤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征性。
  【关键词】脑膜瘤;诊断;MRI
  
  了解脑膜瘤MRI信号特征及瘤体、瘤周附属征像,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水平。通过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2例脑膜瘤患者的MRI检查结果,证实MRI对脑膜瘤临床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征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132例脑膜瘤患者均在本院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男51例,女81例;年龄15~61岁,平均42.3岁。出现头昏、头痛、颅内高压,无局部定位症状者62例,占46.97%;既有颅高压又有局部定位症状者26例,占19.97%;仅有局部定位症状者44例,占33..33%。
  1.2MRI扫描132例患者均行MR平扫和增强扫描,使用GEsigna1.5Tcvi和SIMENSimpact1.0T磁共振扫描仪;使用Gd-DTPA造影剂,0.1mmol/kg~0.2mmol/kg,静脉注射后行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T1WI扫描。采用常规SE序列,轴位T1WI、T2WI,冠状位T2Flair及DWI,部分加做MRA、MRV成像。
  2结果
  2.1病变部位本组132例,幕上128例,占96.97%;幕下4例,占3.03%。其中大脑凸面和矢状窦旁70例,嗅沟前颅凹底10例,鞍区15例,小脑桥脑角区11例,其他如天幕区、斜坡、枕大孔区、脑室内、松果体区共26例。
  2.2脑肿瘤MRI检查结果病变多表现为球形肿块影(102/132),部分为分叶状(17/132)和扁平状(13/132),边界较清,边缘多较光整。平扫时,T1WI表现为与灰质呈等、或略低信号改变(127/132),略高信号改变(5/132);T2WI表现为与灰质呈等或稍高信号改变(129/132);DWI多为等信号改变(119/132),亦可表现为稍高(10/132)或低信号改变(3/132)。本组血管瘤型脑膜瘤在T1WI上均表现为略低信号影,T2WI表现为稍高信号影,在DWI多呈稍高信号改变。增强扫描,肿瘤多均匀强化明显,极少数病例(13/132)瘤内可见坏死区,坏死区强化不明显。本组病例72例显示“脑膜尾”征;86例可见线性低信号影;69例可见瘤周水肿;邻近颅板改变只见10例,这可能与MR对骨质信号改变不敏感有关。鞍旁和矢状窦旁的肿瘤均加做MRA和MRV成像,均显示有动脉或静脉受压,
  3讨论
  脑膜瘤起源于蛛网膜颗粒上皮细胞,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占颅内肿瘤的第二位。脑膜瘤多数为实质性肿块,有完整的包膜。与硬脑膜紧密粘连,好发于大脑廉和颅底,居颅内脑外。由颈外动脉单独或参与供血,肿瘤血供丰富。少数肿瘤可有出血、坏死、和囊变,常有钙化。病理上分为上皮型、纤维型、过渡型、砂粒体型、血管母细胞型、恶性脑膜瘤[1]。由于MRI较CT可以更清楚的了解肿瘤与脑组织之间的界面以及和周围神经血管的关系,近年来MRI已广泛应用在脑膜瘤的诊断中,随着中、高场强和顺磁性造影剂的应用,MRI诊断脑膜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提高,主要是由于MRI能显示脑膜瘤的基本病理特征和一些其他特有的瘤周征像。如脑膜瘤的主体信号变化与脑灰质同步,以及包膜、囊变出血、钙化、血管流空等。这些征像在MR图像上或多或少显示,故MR对脑膜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3.1脑膜瘤的MRI信号变化脑膜瘤在T1WI图像往往表现为较为均一的低信号或等信号(本组127例),只有少数表现为稍高信号(本组仅5例),其中不典型钙化、砂粒体及瘤内血管显示不十分清楚。在质子加权像上,脑膜瘤的信号有明显变化,与T1WI比较信号明显变高,少数不变化。在T2WI上信号较质子加权像衰减,这是脑膜瘤的显著信号特征,具有很高的鉴别诊断价值。T2WI为等信号多为上皮型、砂粒体型脑膜瘤,高信号多为血管母细胞型,较低信号常为过渡型或纤维细胞型。多数边缘有一条线形低信号影,为肿瘤纤维性包膜。但对部分病例,如小的无症状脑膜瘤且不合并水肿和占位效应、多发小的脑膜瘤、复发脑膜瘤等不易发现,规律性不明显。所以仅用信号变化规律来判断脑膜瘤尚有一定困难。  3.2脑膜瘤的增强扫描特征Gd-DTPA增强扫描后,本组病例大多发现有显著异常对比增强(本组126例),其中浓密增强52例,占39.39%;均匀性增强49例,占37.12%;环状或多环状及不规则增强25例,占18.94%;不增强6例,占4.55%。浓密和均一性增强是脑膜瘤的一个特征,当肿瘤发生囊变、坏死、出血或钙化明显时,增强呈环状或不规则。这部分肿瘤与脑外其他脑肿瘤鉴别有时有困难,需要结合信号特征。“脑膜尾征”(临近脑膜强化)具有诊断特征性[1]。但由于“脑膜尾”征是肿瘤侵犯邻近脑膜或邻近脑膜的继发反应,故不能作为脑膜瘤诊断的绝对标准。本组可见到脑膜强化72例,占54.55%。这对脑膜瘤的定性诊断有较高价值。
  3.3脑膜瘤的瘤周水肿瘤周水肿程度脑膜瘤周围常会出现脑组织水肿,发生原因较为复杂,与肿瘤大小、百度中搜索:脑膜瘤的MRI诊断临床价值探讨
谷歌中搜索: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论文:脑膜瘤的M...”相似的文章

更多>>

脑膜瘤疾病

一般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 1.超声波探查 肿瘤在A,B超上和胶质瘤相比更不规则,回声不均匀,增粗视神经前角变钝,内常有强回声光斑或钙化,声衰减明显,其他继发性改变如视盘水肿,眼球壁受压前移等超声显示良好...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