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脑膜瘤

CT在脑膜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时间 : 2009-12-01 13:25:51 来源:qkzz.net

[摘要]

CT在脑膜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推荐到首页 □周正李曦明张华张莉 《医药月刊》2008年第03期1/3页123
  [摘要]目的探讨CT在良恶性脑膜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收治的脑膜瘤患者30例,均通过CT诊断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结果脑膜瘤Ⅰ级者20例,其中合体型12例,纤维型5例,过度型3例;Ⅱ级者8例,均为非典型;Ⅲ级者2例,乳头型1例,间变型1例。结论恶性脑膜瘤的CT表现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像学特点,CT检查有助于良恶性脑膜瘤的鉴别诊断。
  关键词:CT脑膜瘤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R814.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8)3-0102-02
  
  脑膜瘤占颅内原发性肿瘤的14~19%,属于生长缓慢的肿瘤,绝大多数为良性,恶性少见,约占2.14%[1]。多发于40~60岁之间,20岁以下发病者仅占3%~4%,女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2。据WHO2000年脑膜瘤的分类,将其分为三级[2]:Ⅰ级为良性,Ⅱ级为低度恶性,Ⅲ级为恶性。Ⅱ级又包括3个亚型:非典型、透明细胞型及脊索样型。Ⅲ级则包括横纹肌样型、乳头型及间变型3个亚型。Ⅱ级的非典型和Ⅲ级脑膜瘤的预后比较差,其非典型及间变型的更易复发,并有侵袭性生长的趋势。脑膜瘤的复发率和患者存活率主要取决于其恶性程度和手术治疗的彻底性。而术前明确脑膜瘤的病理类型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和预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我院诊治的30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提示CT检查可以明确病变部位、形态、密度、血供,以及相邻组织结构的改变情况,在良恶性脑膜瘤鉴别诊断中具有特殊意义[3],从而为手术方案及治疗手段的选择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6年诊治的脑膜瘤患者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43~67岁,平均年龄56.4±5.3岁。均行CT平扫及增强诊断,术后经病理结果证实。
  1.2设备与对比剂
  GELightspeed16多层螺旋CT机,GEAW4.1图像后处理工作站,MedredEnvisionCTInjection高压注射机。造影剂选用欧乃派克。
  1.3CT扫描参数设置
  层厚5mm,床速17.50mm,软组织重建层厚0.625mm。增强剂采用欧乃派克100ml,浓度300mg/ml,注射速度2~4ml/s,延迟10~15s扫描。
  1.4研究方法
  对3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2结果
  
  本组病例中包括脑膜瘤Ⅰ级20例,其中合体型12例(图1),纤维型5例,过度型3例。Ⅱ级脑膜瘤8例,均为非典型(图2)。Ⅲ级脑膜瘤2例,包括乳头型1例,间变型1例(图3)。发生部位分布如下:额部8例,顶部7例,枕部3例,颞部1例,鞍旁3例,小脑幕5例,侧脑室三角区3例。瘤体大小不等,最大者最大截面约为12.3cm×9.7cm,最小者最小截面约为2.5cm×3.7cm。瘤体密度均匀且强化均匀22例,平扫密度及强化不均8例(Ⅰ级2例,Ⅱ级5例,Ⅲ级1例),存在囊变坏死4例(Ⅰ级1例,Ⅱ级2例,Ⅲ级1例)。脑膜尾征出现于16例,相邻局部脑膜异常增厚出现在4例(Ⅰ级1例,Ⅱ级3例),颅骨破坏1例为恶性脑膜瘤病例。(详见表1)
  
  3讨论
  
  脑膜瘤发生的部位和大小在良恶性脑膜瘤鉴别诊断中缺乏特异性。即良恶性脑膜瘤在发生部位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二者均可发生于颅内的任何部位,在本组30例患者资料中,显示其发病几乎遍及全颅。因而不能以发生部位作为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脑膜瘤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就诊的时间。一般脑膜瘤患者均是在出现明显临床症状后才就诊,所以脑膜瘤被诊断的时间和临床症状出现的早晚密切相关,而临床症状的出现与脑膜瘤发病部位和生长速度相关。因而在本组病例中有两例因头部外伤检查而诊断的患者,尚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其肿瘤体积也较小。由此可见,瘤体大小与诸多因素相关,与脑膜瘤的良恶性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
  良恶性脑膜瘤的形态和密度具有明显差异是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4]。良性脑膜瘤一般生长缓慢,形态较规则,多呈团块状,少数为分叶状。恶性脑膜瘤多生长迅速,存在多生长中心,形态常不规则,与侵袭性生长相关,多呈不规则分叶状、结节状,或呈蕈样,基底部较广;良性脑膜瘤一般边界清晰,与脑组织有明显分界,可以看到蛛网膜下腔环绕,当瘤体较大时,蛛网膜下腔环绕征象可不明显[5]。Ⅱ级脑膜瘤边界较清晰,与脑组织的分界尚清晰,缺乏蛛网膜下腔环绕征象。Ⅲ级脑膜瘤常边界模糊,与脑组织无明显分界,甚至可以看到瘤体组织侵入脑组织内;从瘤体密度和强化水平上看,良性脑膜瘤一般密度均匀,平扫表现为略高密度,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较少的巨大瘤体中心区可以见到小片状坏死低密度无强化区。Ⅱ级脑膜瘤瘤体密度一般欠均匀略高密度,可存在不规则小片状坏死区,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Ⅲ级脑膜瘤多为不均匀等略低密度,其内广泛坏死区,极度不均匀强化。本组病例中各级脑膜瘤在形态、密度、增强方面都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1/3页123评论(0篇)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CT在脑膜瘤鉴别...”相似的文章

更多>>

脑膜瘤疾病

一般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 1.超声波探查 肿瘤在A,B超上和胶质瘤相比更不规则,回声不均匀,增粗视神经前角变钝,内常有强回声光斑或钙化,声衰减明显,其他继发性改变如视盘水肿,眼球壁受压前移等超声显示良好...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