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脑疝

脑疝的发病机制

时间 : 2009-12-01 15:20:56 来源:www.qqyy.com

[摘要]

脑疝最常见的有两种,一种叫天幕裂孔疝,又叫颞叶疝、海马沟回疝。另一种叫枕骨大孔疝,又称小脑扁桃体疝。当颅腔内某一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的压力比邻近分腔的压力高,脑组织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从而引起

当颅腔内某一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的压力比邻近分腔的压力高,脑组织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综合征,称为脑疝

脑疝的发病机制

(1)锥体束受损发生的机制

脑疝形成时,多数病人在脑疝之对侧肢体出现偏瘫与病理反射等锥体束受损征。但也有少数病人在脑疝同侧出现锥体束征。

①关于脑疝对侧锥体束受损的机制:是脑疝同侧中脑脚受疝入脑部损害所致,因为中脑脚是皮质运动区纤维的传导经路,受损后必然会出现对侧锥体束受损征。

②出现同侧的锥体束受损征有以下几种可能:脑疝对侧的中脑脚由于脑干的侧移位被对侧的小脑幕切迹缘损伤;脑疝对侧的中脑脚被挤在对侧的岩骨嵴上;有少数人本来纤维束就未交叉或小部分不交叉的锥体纤维受压所致。对侧中脑脚底受压而出现同侧偏瘫的例子并非罕见,在Kernolian氏等所报告的276例脑瘤所引起的脑疝中发现12%有对侧脚底压迹。

第一页1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脑疝的发病机制”相似的文章

更多>>

脑疝疾病

应做神经内科常规检查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 (1) 病人是否应用过散瞳或缩瞳剂,是否有白内障等疾病。 (2) 脑疝病人如两侧瞳孔均已散大,不仅检查瞳孔,尚可检查两眼提睑肌肌张力是否有差异,肌张力降低的一侧,往往...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