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疾病名称•疾病概述•疾病分类•疾病描述•症状体征•疾病病因•病理生理•诊断检查•治疗方案•用药安全
疾病名称急性脑疝
疾病概述颅腔内某一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内的压力高于邻近分腔脑组织从同比区问低压区移位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综合征称为脑疝。
临床表现:
(1)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表现为剧烈头痛及频繁呕吐伴烦躁不安。
(2)
意识障碍出现嗜睡、
昏迷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或消失。
(3)瞳孔改变:两侧瞳孔不等大光反应迟钝以后逐渐散大后期出现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
(4)运动障碍:肢体自主活动减少或消失。
(5)生命体征紊乱:出现血压波动、呼吸不规则;可有面色潮红、大汗淋漓也可面色苍白和汗闭;高烧或体温不升;最后呼吸停止终致
血压下降心脏停搏。
治疗原则:
1.迅速静版输入高渗药液降低颅内压以暂时缓解病情。常用药物为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滴。
2.明确病变性质及部位及时去除病因。
3.病因难以明确或缺乏有效治疗者可选择某些姑息手术以缓解增高的颅内压。
疾病分类急诊科神经外科
疾病描述当颅内某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的压力大于邻近分腔的压力脑组织压力区向低压力区移位导致脑组织、血管及颅神经等重要结构受压和移位有时被挤入硬脑膜的间隙或孔道中从而出现一系列严重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为脑疝。
症状体征临床表现不同类型的脑疝各有其临床特点在此仅简述小脑幕切迹疝及枕骨大孔疝的临床表现:
1.小脑幕切迹疝
(1)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表现为剧烈头痛与进食无关的频繁的喷射性呕吐。头痛程度进行性加重伴烦躁不安。急性脑疝患者视神经乳头
水肿可有可无。
(2)瞳孔改变:病初由于患侧动眼神经受刺激导致患侧瞳孔变小对光反射迟钝随病情进展患铡动眼神经麻痹患侧瞳孔逐渐散大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均消失并有患侧上瞳下垂、眼球外斜。如果脑疝进行性恶化影响脑干血供时由于脑干内动眼神经核功能丧失可致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此时病人多已处于濒死状态。
(3)运动障碍:表现为病变对侧肢体的肌力减弱或麻痹病理征阳性。脑疝进展时可致双侧肢体自主活动消失严重时可出现去脑强直发作这是脑干严重受损的信号。
(4)意识改变:由于脑干内网状上行激动系统妥累病人随脑疝进展可出现嗜睡、浅昏迷至深昏迷。
(5)生命体征紊乱:由于脑干受压脑干内生命中枢功能紊乱或衰竭可出现生命体征异常。表现为心率减慢或不规则直压忽高忽低呼吸不规则、大汗淋漓或汗闭面色潮红或苍白体温可高达41℃以上或体温不升。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致呼吸停止血压下降心脏停搏。
2.枕骨大孔疝由于脑脊液循环通路被堵塞颅内压增高病人剧烈头痛。频繁呕吐颈项强直强迫头位。生命体征紊乱出现较早意识障碍出现较晚。因脑干缺氧瞳孔可忽大忽小。由于位于延髓的呼吸中枢受损严重病人早期可突发呼吸骤停而死亡。
疾病病因病因及分类颅内任何部位占位性病变发展到严重程度均可导致颅内各分腔压力不均而引起脑疝。
常见病因有:(1)外伤所致各种颅内血肿如硬膜外面肿、硬膜下血肿及脑内血肿;(2)颅内脓肿;(3)
颅内肿瘤尤其是颅后窝、中线部位及大脑半球的肿瘤;(4)颅内寄生虫病及各种肉芽肿性病变。
病理生理病理当发生脑疝时移位的脑组织在小脑幕切迹或枕骨大孔处挤压脑干脑干受压移位可致其实质内血管受到牵拉严重时基底动脉进入脑干的中央支可被拉断而致脑干内部出血出血常为斑片状有时出血可沿神经纤维走行方向达内囊水平。由于同侧的大脑脚受到挤压而造成病变对侧偏瘫同侧动眼神经受到挤压可产生动眼神经麻痹症状。移位的钩回、海马回可将大脑后动脉挤压于小脑幕切迹缘上致枕叶皮层缺血坏死。小脑幕切迹裂孔及枕骨大孔被移位的脑组织堵塞从而使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则进一步加重了颅内压增高形成恶性循环使病情迅速恶化。
诊断检查根据病情诊断。
治疗方案处理脑疝是由于急剧的颅内压增高造成的在作出脑疝诊断的同时应按颅内压增高的处理原则快速静脉输注离渗降颅内压药物以缓解病情争取时间。当确诊后根据病情迅速完成开颅术前准备尽快手术去除病因如清除颅内血肿或切除脑肿瘤等。如难以确诊或虽确诊而病因无法去除时可选用下列姑息性手术以降低颅内高压和抢救脑疝。
1.侧脑室体外引流术经颤、眶、枕部快速钻颅或锥颅穿刺侧脑室并安置硅胶引流管行脑脊液体外引流以迅速降低颅内压缓解病情。特别适于严重脑积水患者这是常用的颅脑手术前的辅助性抢救措施之一。
2.脑脊液分流术脑积水的病例可施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侧脑室-心房分流术现已较少应用。导水管梗阻或狭窄者池分流术或导水管疏通术。可选用侧脑室-枕大池分流术或导水管疏通术。
3.减压术小脑幕切迹疝时可采用颞肌下减压术;枕骨大孔疝时可采用枕肌下减压术。重度颅脑损伤致严重脑水肿而颅内压增高时可采用去骨瓣减压术但目前已较少应用。以上方法称为外减压术。在开颅手术中可能会遇到脑组织肿胀膨出此时可将部分非功能区脑叶切除以达到减压目的称为内减压术。
用药安全1.临床证实对所有脑出血患者应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并未显示任何好处但仍需应用这类药物来预防继发的脑疝和最大可能地保持意识清醒。
2.临床推荐初次剂量10mg~12mg地塞米松静注随后每6小时给4mg。渗透性利尿剂甘露醇每4小时静脉快速滴入100g预防因颅内压增高引起的急性脑疝。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在线咨询专家或尽快去医院就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