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脑血栓形成

考点4:脑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

时间 : 2009-12-01 23:41:48 来源:www.mededu.cn

[摘要]

1.一般特点 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者以中、老年人多见,由动脉炎所致者以中青年多见。常在安静或休息状态下发病,部分病例有TIA病

考点4:脑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时间:2008-03-0416:21来源:www.mededu.cn作者:mededu点击:次

1.一般特点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者以中、老年人多见,由动脉炎所致者以中青年多见。常在安静或休息状态下发病,部分病例有TIA病史。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多在发病后10余小时或1~2天内达到高峰。除脑干梗死和大面积梗死外,大多数病人意识清楚或仅有轻度意识障碍。2.临床类型依据症状和体征的演进过程可分为:(1)完全性卒中:指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较重、较完全,常于数小时内(≤6小时)达到高峰。(2)进展性卒中:指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在48小时内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3)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RIND):指发病后神经缺失症状较轻,持续24小时以上,但于3周内恢复。3.脑梗死的临床综合征(大脑中动脉、椎-基底动脉闭塞)(1)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征①主干闭塞:三偏症状,病灶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及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或象限盲;上下肢瘫痪程度基本相等;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主侧半球受累可出现失语症,非主侧半球受累可见体象障碍。②皮层支闭塞:上分支包括至眶额部、额部、中央回、中央前回及顶前部的分支,闭塞时可出现病灶对侧偏瘫和感觉缺失,面部及上肢重于下肢,Broca失语(主侧半球)和体象障碍(非主侧半球);下分支包括至颞极及颞枕部,颞叶前、中、后部的分支,闭塞时常出现Wernicke失语、命名性失语和行为障碍等,而无偏瘫。③深穿支闭塞:对侧中枢性上下肢均等性偏瘫,可伴有面舌瘫;对侧偏身感觉障碍,有时可伴有对侧同向性偏盲;主侧半球病变可出现皮质下失语。(2)椎-基底动脉闭塞综合征①主干闭塞:常引起脑干广泛梗死,出现脑神经、锥体束及小脑症状,如眩晕、呕吐、共济失调、瞳孔缩小、四肢瘫痪、肺水肿、消化道出血、昏迷、高热等,常因病情危重死亡。②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即小脑上动脉和大脑后动脉供血区(中脑、丘脑、小脑上部、颞叶内侧及枕叶)受损。多因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栓形成、心源性或动脉源性栓塞引起。临床表现以中脑病损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眼球运动及瞳孔异常:一侧或双侧动眼神经部分或完全麻痹、眼球上视不能(上丘受累)及一个半综合征,瞳孔光反应迟钝而调节反应存在;意识障碍为一过性或持续数天,或反复发作;对侧偏盲或皮质盲;严重记忆障碍(颞叶内侧受累)。③中脑支闭塞:出现Weber综合征、Benedit综合征;脑桥支闭塞出现MillardGubler综合征(外展、面神经麻痹,对侧肢体瘫痪)、Foville综合征(同侧凝视麻痹、周围性面瘫,对侧偏瘫)。④小脑后下动脉闭塞综合征:即延髓背外侧(Wallenberg)综合征,是脑干梗死中最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眩晕、呕吐、眼球震颤(前庭神经核);交叉性感觉障碍(三叉神经脊柬核及对侧交叉的脊髓丘脑束受损);同侧Homer征(交感神经下行纤维受损);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舌咽、迷走神经受损);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纹状体或小脑受损)。⑤双侧脑桥基底部梗死:表现为闭锁综合征,病人意识清楚,四肢瘫痪,不能讲话和吞咽,仅能以目示意。⑥小脑梗死:常有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站立不稳和肌张力降低等,可有脑干受压及颅内压增高症状。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考点4:脑血栓形成...”相似的文章

更多>>

脑血栓形成疾病

实验室检查 1.脑脊液检查:腰穿只在不能做CT检查 ,临床又难以区别脑梗死与脑出血时进行,通常脑压及CSF常规正常。 2.血尿便常规 及生化检查:主要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 ,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动脉...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