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是怎样形成的?
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原因,动脉硬化的发生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脂过高、高血压以及血流动力学异常有关。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被认为与血脂过高,特别是一种叫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物质含量过高有关。也与生活方式、营养和遗传因素有关。如吃进的食物中含脂肪(肥肉、油脂)、碳水化合物(糖、淀粉等)过多;体力活动过少;肥胖、有高血压、
糖尿病及其家族史(父母或/及兄弟姐妹有同样疾病)等。最新的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与载脂蛋白等基因突变有关,后者是一种与脂肪代谢有关的蛋白质。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的血管疾病,发生在不同的器官便产生相应的疾病。如供应心脏的冠状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就会得冠状动脉硬化性
心脏病(
冠心病)。脑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在供应脑部的大、中动脉,最容易发生狭窄的部位在颈部颈总动脉分叉处、椎动脉进入颅腔处、以及基底动脉起始和分叉处。由于血管内膜的破溃、脂质沉积形成斑块,血液中的血小板、纤维蛋白沉积在斑块上面并发生机化,造成血管壁增厚、血管腔变窄,导致脑供血不足。如果病变进一步发展,血管腔严重狭窄甚至完全闭塞,或在狭窄的基础上由于血液粘稠度高(俗称血稠),在斑块上形成血栓堵塞血管,便可发生这根血管供血区的脑细胞缺血坏死。
脑血栓形成的恢复期防治重点:两个ABCDE
脑血栓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硬化,是属于发病率高的不可逆性疾病,所以脑血栓具有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脑血栓患者的二级预防即为恢复期的防治重点,这无论对脑血栓患者或脑血栓高发危险人群都十分必要。脑血栓的可靠防治应该是从饮食,锻炼,用药,危险因素控制等综合性的进行防治,尤其对已发生的脑血栓患者而言,预防的目的就是改善症状,防止进展复发。脑血栓的防治应该包括两个ABCDE,应贯穿在脑血栓急性后期、恢复期、后遗症期的各个阶段,才能够有效的进行针对性的原发病症的治疗,有效的降低复发。
1、ABCDE
A、阿司匹林(Aspirine)
主要是抗血小板凝集和释放,改善前列腺素与血栓素A2的平衡,预防动脉硬化血栓形成,从临床上看,每天常规服用拜阿司匹林肠溶片75―150毫克,能够防止脑血栓的复发。
B、血压血脂(Bloodpressurecontrol)
高血压可加快加重动脉硬化发展的速度和程度,血压越高发生脑血栓或复发脑血栓的机会越大;高血脂一方面使得血液粘稠,血流缓慢,供应脑的血液量减少;另一方损伤血管内皮,沉积在血管壁形成粥样硬化斑块,直接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属于原发性高危因素疾病,有效治疗可预防心脑
血管病的复发;
C、中药防治(Chinesemedicine)
大复方道地取材的现代中药防治脑血栓有针对性而全面的临床效果,包括具有传统医药特色的活血化瘀芳香开窍,降脂抗凝类中药天欣泰血栓心脉宁片,它是我国首个着眼脑梗塞(脑血栓、脑栓塞、腔隙性脑梗塞、多发性脑梗塞)二级预防进行二次研发的中药品种,同进具有降血压、降血黏度、改善微循环、抗氧化、抗血栓、消除血瘀等作用,能够安全准确的防止脑血栓进展,而尚没有发生脑血栓,但已出现动脉硬化症状或脑血栓先兆症状的中老年人,天欣泰血栓心脉宁片也有较好的预防效果,从服用安全性以及治疗的针对性上都更胜一筹;
D、控制糖尿病(Diabetescontrol)
80%以上糖尿病导致脂质代谢异常,常伴动脉硬化、高血脂并发心脑血管病,而且血内葡萄糖含量增多也会使血粘度和凝固性增高,有利于脑血栓形成。糖尿病患者应采用低热量低糖饮食,适当用降糖药;
E、康复教育(Education)
通过网络宣传、免费赠阅实用读物、定期康复指导等方式,加强脑血栓、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的预防知识普及。积极干预危险因素,让患者能耐心接受长期的防治措施,主动配合药物治疗。
2、ABCDE
A、积极锻炼(Accumulatesexercise)
适当的锻炼可增加脂肪消耗、减少体内胆固醇沉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对预防肥胖、控制体重、增加循环功能、调整血脂和降
低血压、减少血栓均有益处,是防治脑血栓、脑栓塞、脑腔梗的积极措施。脑血栓患者应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选择,应进行适当适量的体育锻炼及体力活动,以不感疲劳为度。不宜做剧烈运动,如跑步、登山等,可进行散步、柔软体操、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
B、控制体重(BMIcontrol)
即保持或减轻体重,使BMI维持在18.5―24.9kg/m2,腰围<90cm,可有效预防冠心病;
C、戒烟限酒(Cigarettequitting)
香烟中含三千多种有害物质,烟中的尼古丁吸入人体内,能刺激植物神经,使血管痉挛,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中胆固醇增加,从而加速动脉硬化;戒酒或限酒。
D、合理饮食(Diet)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桃、橙、香蕉、菠菜、毛豆、甜薯、马铃薯等富含钾的食物,可降低血压,预防中风;缺钙可促使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每天摄入1克以上的钙,可使血压降低;镁与钙的作用相似,应多吃粗粮、坚果、海藻等富含镁的食物;多吃蔬菜、香蕉、薯类和纤维素多的食物;每天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皮、蹄和荤菜;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吃清淡少盐、少糖膳食,应把食盐量降至每天6克左右。
E、情绪稳定(Emotion)
乐观、稳定的情绪,舒畅、平衡的心态不仅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长寿的关键和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