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尿崩症

尿崩症信息

时间 : 2009-12-01 16:23:38 来源:drug.soouo.com

[摘要]

 
尿崩症

尿崩症(diabetesinsipidus)是由于下丘脑-神经垂体损害而致抗利尿激素(ADH)缺乏,于是肾脏的浓缩功能发生障碍,引起多尿、烦渴、低比重尿的疾病。本病常见原因:

1、家族性可为显性遗传,隐性遗传,伴糖尿病、视神经萎缩、神经性耳聋、膀胱张力缺乏。

2、获得性特发性、创伤性(头颅创伤、脑外科手术)、肿瘤(巨大垂体肿瘤、转移至下丘脑的肿瘤、颅咽管瘤、松果体瘤)、肉芽肿(结节病、组织细胞病、嗜酸性肉芽肿)、感染(脑膜炎、脑炎)、血管性(动脉硬化引起下丘脑神经损害、希恩综合征、动脉瘤)、全身性疾病(白血病、淋巴瘤)、自身免疫性等原因引起。

1、烦渴多饮,喜饮凉水,如限制饮水,则迅速发生脱水,患者不能耐受。

2、多尿,昼夜排尿量达5-10L或更多。逐日尿量较稳定,尿色清,比重低于1.005,渗透压低于2000mosm/kg.H2O,不含蛋白质及糖。在脱水时比重可达1.010。

3、轻度失水的表现,如皮肤干燥,汗及唾液减少,口干,便秘。血钠升高,血液高渗。

4、日久可出现精神症状,失眠、头痛、虚弱。

1、上述临床表现。

2、禁饮试验和高渗盐水试验不能兴奋抗利尿激素的释放,尿量不显著减少,比重不明显升高,尿渗透压小于300mosm/kg.H2O,血浆抗利尿激素不能测得;注射加压素后尿渗透压和比重显著提高,可分别达750mosm/kg.H2O和1.012。

3、对长效加压素的反应给予患者肌注鞣酸加压素油剂5μ,逐次观察尿量及尿比重。尿崩症患者在数小时内尿量减少,尿比重升高,尿渗透压增加,口渴缓解。

4、继发性尿崩症患者,除多饮、多尿外,还有原发疾病如颅内肿瘤的症状。

尿崩症大多为终身性的,如自动减轻者,要考虑垂体前叶也发生功能减退。

5、高渗综合征如患者因某种原因得不到饮水,或是手术、麻醉、创伤后神志不清,或是下丘脑病变同时累及口渴中枢,使患者不知口渴,大量排尿得不到饮水补充,患者迅速发展到严重脱水、高渗状态、血钠增高。根据高渗状态的严重程度临床上可出现各种症状。轻度:头痛、肌痛、心率加速;中度:性格改变、烦躁、神志模糊;重度:谵妄昏迷、低温或高热。

6、病因诊断下丘脑部位的CT扫描可发现下丘脑的肿瘤和浸润,体检和X线检查可提示下丘脑转移性肿瘤的原发部位;脑液的细胞学和蛋白分析有助于进一步确定病因。暂不能确定病因的尿崩症患者,应每年进行病因检查,连续4年以上,找不到病因者方可诊断为“特发性”。

本病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1、精神性多饮症①往往有精神不正常史,每日饮水及尿量变化较大,无脱水表现,多见于绝经期妇女;②血钠、血浆渗透压低,低渗尿;③禁饮试验:根据多尿对肾髓质的逆流倍增系统的影响程度可出现不同反应;禁饮后尿比重及渗透压可呈中度升高,分别在1.010-1.020和300-75Ommol/L之间,或与正常人一样分别达到1.020以上和750mmol/L以上。注射加压素后尿渗透压和比重不变或升高不到10%;禁饮后血浆抗利尿激素浓度升高,尿液渗透压相应提高,两者相符;高渗盐水试验,精神性多饮症患者的血浆抗利尿激素对血浆渗透压的反应正常,必要时可应用,有助于和部分性尿崩症相鉴别;④肌注长效加压素后,尿量虽可减少,但口渴多饮仍不缓解,患者可因继续饮水发生水中毒,腹胀、恶心、精神迟钝,较注射前更不适。

2、肾性尿崩症①典型病例有遗传性,属性联隐性遗传,出生不久发病,常有智力障碍;获得性者有引起肾小管损害的病史,如慢性肾盂肾炎、梗阻性尿路疾病、淀粉样变等或使用某些药物的证据如两性霉素B、脱甲金霉素、秋水仙碱等;②高血钠,血浆渗透压升高,低渗尿;③血浆抗利尿激素正常或升高;④肾功能正常;⑤禁饮试验:该症由于肾小管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禁饮后尿渗透压不能提高,小于300mosm/kg.H2O,尿比重不到1.010,注射加压素后尿比重和渗透压仍不能提高;禁饮后血浆抗利尿激素升高十分明显,而尿液渗透压不能相应提高,抗利尿激素升高的程度与尿渗透压提高的程度不一致,此点与精神性烦渴症有别;⑤高渗盐水试验:血浆抗利尿激素对血浆渗透压的反应正常。

1、补充水分渴感正常的患者,应通过饮水补充水分,同时结合适当的激素替代和药物治疗,减轻多饮多尿症状,使患者能正常地工作和生活。对伴有渴感减退的尿崩症患者,应通过临床反复摸索,根据病情每日给予固定的水量并给予适当的激素替代,以维持正常的血钠水平。

2、激素替代治疗

(1)去氨加压素(DDAVP)为首选药物,为加压素类似物,保留抗利尿效用,作用较持久,不具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作用。成人皮下注射,5-20ug/d,每天1-2次鼻腔吸入,1h后发挥作用,或肌注0.5-4ug/d。需告知患者在用药奏效尿量减少后,即应减少饮水,否则可引起水中毒。

(2)加压素水剂皮下注射,每次5或10u,约6h一次。作用快速,但持续时间过短,需反复注射。

(3)鞣酸加压素油剂只可肌注,用前摇匀,天冷时需稍加温。每毫升含5个单位者,开始每次注射0.5ml;每毫升含20mg干粉者,开始每次注射0.1-0.2ml。根据效果调整剂量,每注射1次,疗效可维持2-3d或更久。如一次用量过大,或是上一次作用还未消失又用药,可发生水中毒。

(4)垂体后叶粉剂每次涂抹少量(20-50mg)在鼻粘膜上,作用可维持数小时,需注意粉剂可因过敏而引起支气管痉挛,长期用粉剂可引起萎缩性鼻炎

3、口服药物治疗

(1)噻嗪类利尿剂对中枢性和肾性尿崩症均有效,奏效时尿量可减少约一半,尿渗透压可增加。可用氯噻嗪(克尿塞),每次0.5g,每日2-3次,口服;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每次25-50mg,每日3次,口服。为避免低钾,宜补充氯化钾1g,每日3次,口服。

(2)氯磺丙脲加强加压素对肾脏的作用,对某些部分性尿崩症患者有效,每日口服125或250mg,最多500mg,4日后呈现最大作用。效果维持7日,用药过程中,需注意本药可能引起低血糖;如用量过大、进水过多,可引起水中毒。

(3)氯贝丁酯(安妥明)促进抗利尿激素释放,对于抗利尿激素分泌功能未完全丧失的患者可奏效。每次0.25-0.5g,每日4次,口服。需注意该药可能会引起肝脏损害和胃肠道反应。

1、尿崩症必须与其它类型多尿相鉴别,但与原发性多饮或不自主性中枢性尿崩症很难区别,有些病人两种情况兼而有之。

2、血管加压素口服对尿崩症治疗无效。

3、继发性尿崩症应先考虑病因治疗,然后给药物治疗。



本搜索引擎只做信息搜索使用,仅供医生和患者参考,处方用药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尿崩症信息”相似的文章

更多>>

尿崩症疾病

1.血浆渗透压和尿渗透压 关系的估价 血奖学金和尿渗透压的正常关系,如果一个多尿病人数次同时测定血和尿的渗透压均落在阴影的右岕,则这个病人患有中枢性尿崩症或肾性尿崩症,如果对注射血管加压素的反应低于正常(...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