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09-12-01 20:05:17 来源:drdongjun.haodf.com
逆行置放输尿管支架管治疗肾移植后尿瘘_北京301医院董隽大夫个人网站
尿瘘仍然是目前肾移植后早期最常见的外科并发症。1996年1月~2003年12月,我们采用膀胱镜下逆行置放输尿管支架管治疗9例肾移植后尿瘘患者,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9例肾移植后尿瘘患者,男6例,女3例;年龄23~52岁,平均32岁。肾移植术中供肾输尿管与膀胱行黏膜与黏膜吻合,9例术中均未放置双J管。患者主要表现为漏尿,发生在术后1~7d,引流尿量300~1400ml/24h。
1.2 治疗方法9例患者均在骶管麻醉下,于膀胱镜下逆行插入输尿管支架管。
3例在诱导丝帮助下插入F6双J管,3例插入F6输尿管导管,插入长度为10~15cm,输尿管支架管保留2~4周,6例尿瘘均治愈;余3例试用上述方法未能成功,改行手术修补瘘口。
尿瘘是肾移植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3%~6%,包括输尿管、膀胱、肾盂、肾盏瘘。引起肾移植术后尿瘘的主要原因有:摘取或修整供肾时损伤肾下极血液供应,诱发输尿管壁坏死漏尿;取肾时误伤输尿管未被发现;输尿管膀胱吻合技术欠佳;输尿管被引流物、血肿等压迫坏死;排异反应影响。大剂量应用激素等。尽管输尿管与膀胱吻合有多种方法,但不同方法之间肾移植术后早期尿瘘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对于肾移植术中应用双J管是否可以减少术后尿瘘发生率目前尚有争议。对部分肾移植后尿瘘,如膀胱裂口或输尿管与膀胱吻合口处漏尿,且漏尿量占24h总尿量的1/5以下,可先留置尿管,持续引流尿液,其余情况应尽早手术探查修补。但二次手术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又加重其经济负担。考虑到肾移植后尿瘘患者术中多未放置双J管,我们试用微创技术,在膀胱镜下置入双J管,在尿液引流充分的基础上治疗尿瘘。6例逆行置入输尿管支架管后,尿瘘全部愈合;3例因膀胱镜下未能置入支架管,改行手术探查治愈。我们认为,由于造成尿瘘的原因不同,并非所有尿瘘患者均适用于此法。我们认为,对于漏尿量少(可能原因为肾盂输尿管有小瘘口、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瘘),术中未放置双J管,可先试用本法。对于漏尿量较大(如输尿管全长坏死引起的尿瘘),则以尽早手术探查修补为上策。在置入支架管前,应仔细辨别移植输尿管开口位置,它通常位于移植肾同侧膀胱前壁。此处膀胱粘膜连续性消失,有凹陷,局部有充血,仔细观察会有尿液流出,可帮助判断移植输尿管开口位置。因该部位不利于膀胱镜下操作,故应多角度尝试插管,如多次尝试仍不能插入输尿管支架管,应考虑手术探查。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