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颞骨骨折

颞骨骨折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

时间 : 2009-12-01 22:49:02 来源:www.med126.com

[摘要]

颞骨骨折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颞骨骨折中医病因病机病理生理症状体征,中医诊断标准诊断治疗,西医诊断标准诊断治疗,实验室诊断影像诊断,预防康复,中医疾病诊疗

  疾病名称(英文)fractureoftemporalbone拚音NIEGUGUZHE别名中医:耳门骨伤,完骨伤,西医疾病分类代码骨折、骨损伤,耳科疾病,中医疾病分类代码西医病名定义颞骨骨折是颞骨受暴力所致骨折的总称,是较常见的颅骨骨折,常为颅底骨折的一部分。中医释名西医病因颞骨骨折多由交通事故、战伤或颞枕部击伤、坠跌伤等意外所引起。中医病因本病多因跌扑、坠堕、撞击、压扎,伤及颞骨而成,为头部外伤的一部分。每多累及耳窍而出现耳衄、耳鸣耳聋、眩晕诸症。季节地区人群强度与传播发病率发病机理由于颅中窝底约2/3为不规则的颞骨所组成,颞骨岩部含有各种孔隙、管道、切迹、气房和迷路腔,且岩部不规则边缘与周围骨连接时缺乏弹性,因此,当外力伤及头部时,由于缺乏缓冲和保护作用,易引起骨折。中医病机病理病理生理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耳门骨伤
证候:颞枕部受伤后,出现耳鸣耳聋,耳内出血或流出清水样脑脊液,眩晕,严重者有昏迷
辨析:①辨证:有明确外伤史,耳衄、耳聋为本病辨证要点。②病机:跌扑撞击,颞骨骨折,伤及耳内,脉络破裂,故有耳内出血;聪敏失司,故耳鸣耳聋,眩晕;伤及脑膜,可见清水样脑液流出;伤及神明,故有昏迷之症。西医诊断标准西医诊断依据诊断依据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X线摄片建立诊断。诊断时必须区别骨折类型,颞骨X线摄片显示骨折线的阳性率仅约50%。CT可明确显示骨折线及其走向。发病病史症状体征根据骨折线与岩部长轴的关系,颞骨骨折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①纵形骨折:约占颞骨骨折的70%~80%。骨折缝起自颞骨鳞部,经外耳道后上壁、中耳顶壁及咽鼓管顶壁,沿迷路及颈内动脉管前方达颅中窝的棘孔附近。因此,其主要损害是外耳道皮肤和鼓膜撕裂、中耳结构的损坏,而内耳则极少侵及。②横形骨折:约占颞骨骨折的10%~20%。骨折线起自颅后窝枕骨大孔,横贯岩锥,经颈静脉孔、迷路及内耳道,最终达颅中窝的棘孔和破裂孔附近。因此,其主要损害是耳蜗、前庭及面神经。③混合型骨折:少见,多见于颅骨多发性骨折,颞骨同时有横行和纵行的骨折线,使外耳、中耳及内耳均受损,兼有中耳和内耳的症状。主要有以下临床表现:
1.外耳道出血:多见于纵形骨折,量少,可持续数日。严重出血者较少,约占15%。横形骨折可发生血鼓室,鼓膜呈蓝色。血液亦可通过咽鼓管自口腔或鼻腔流出。2.听力减退:纵形骨折多发生传导性聋,横形骨折多呈现感音神经性聋。三种类型的岩部骨折均可因中耳腔粘膜撕裂出血引起传导性聋,外力所致内耳的震荡又可有感音神经性聋,因此,纵形或横形骨折均有发生混合性聋的可能。3、眩晕:横形骨折因伤及迷路或前庭神经,常引起严重的眩晕,伴自发性眼震。纵形骨折损害前庭的机会较少,一般无持续性眩晕。4.面瘫:纵形骨折中,面神经损伤约占10%~20%,最常见的损伤部位是近膝状神经节处的面神经水平段,多由于局部压迫、缺血而非神经断裂引起,因此,面瘫常是迟缓发生。横形骨折中,面神经损伤约占50%,且为立即发生,损伤部位通常是在内听道和膝状神经节之间的迷路段。5、脑脊液耳漏或耳鼻漏:多发生于横形骨折中,一般在1~2周内可自愈。6、颅神经受累症状:颞骨骨折除可伤及第Ⅶ、Ⅷ颅神经外,第Ⅱ、Ⅲ及第Ⅵ颅神经也偶可受侵犯。如伤及颈静脉孔,可出现第Ⅸ、Ⅹ及第Ⅺ颅神经受累症状。体检电诊断影像诊断颞骨X线片或CT扫描:在两种类型的骨折当中,横形骨折比纵形骨折较易显影,岩部的细微骨折不易显影。患有颞骨骨折的病人应摄冠状位(anter-posterior,APorPA)和侧位体层片,纵形骨折易在侧位断层片上观察到,而横形骨折则在冠状位的断层片上更清晰。CT扫描可同时观察到颞骨和脑内的情况,但对一些急性颅脑损伤的病人,CT扫描有时难以进行冠状位的扫描,对影像学检查未见骨折缝者,尚不能排除岩部骨折,所以诊断应以临床症状和病史为主。实验室诊断血液尿粪便脑脊液其他诊断免疫学组织学检验西医鉴别诊断中医类证鉴别疗效评定标准预后并发症西医治疗1.颅脑外伤后,应根据病人情况,给以不同处理。如果创伤严重,应与神经外科医生密切协作,抢救病人的生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止血,防止休克,观察脑组织损伤症状和生命体征变化等。如病人病情许可,应做详细检查。
2.及时应用抗生素,以防颅内及迷路感染。如有脑脊液耳漏,应密切观察,忌外耳道滴药和填塞,若长时间不愈,可手术修补。对传导性耳聋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可行鼓室探查术。根据病情采用鼓室成形术,以恢复听力。
3.周围性面瘫应根据病变程度做不同处理。如为立即出现的完全性面瘫者,尤其定位试验中流泪试验减少或增多者,只要病情允许,应尽快行膝状神经节以上段或颞骨内全段面神经探查减压、吻合或移植术。如为不完全性面瘫,或外伤后间隔一段时间才出现的面瘫,则可保守治疗观察。然后根据各种电生理诊断情况,如神经兴奋试验、神经电图、肌电图等,决定是否行面神经探查减压术。中医治疗耳门骨伤:对本病危重者,应中西医结合全力救治。耳局部处理时应严防染毒。病情较稳定后可按下述选方用药。
治法: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方药:活血止痛汤(《外科大成》)加减。当归10g,苏木末6g,落得打10g,川芎10g,红花10g,乳香10g,没药10g,三七6g,赤芍10g,陈皮10g,地鳖虫6g,紫荆藤10g。耳衄不止者可加仙鹤草、白及、栀子炭以止血。中药针灸推拿按摩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康复预防历史考证如清代吴谦《医宗金鉴》云:"玉梁骨,即耳门骨,其处上即曲颊,下即颊车,两骨之合钳也。耳门内上通脑髓亦关灵明,若垫伤击伤,而有碍于骨肉者,肿痛流血。若伤重内连脑髓及伤灵明,必昏沉不省人事,不进饮食。若再平素气血皆虚,必为不治之证。"又云:"寿台骨,即完骨,在耳后接于耳之玉楼骨者也,若跌打损伤,其耳上下俱肿起,耳内之禁骨有伤,则见血脓水……"。指出本病为危重之证。...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颞骨骨折中医治疗...”相似的文章

更多>>

颞骨骨折疾病

高分辨率CT检查:①纵形骨折:最多见,约占70%~80%,CT上骨折线与岩锥长轴平行,由于骨折多位于骨迷路前方,并不贯穿骨迷路,故常无内耳损伤,而主要损伤 中耳 结构,并可合并听小骨的脱位,骨折以及面神经管的...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